平贝母怎么治灰霉病 平贝母病害
平贝母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痈肿疮疡等症状。平贝母也容易受到灰霉病的侵袭,从而影响其药用价值。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疗平贝母的灰霉病呢?
一、了解灰霉病的症状和危害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由灰霉菌引起。当平贝母受到灰霉病的侵袭时,叶片和茎部会出现灰白色霉斑,逐渐扩大并呈现水渍状。受害部位还会出现软腐、腐烂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平贝母的死亡。
二、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平贝母的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清除病残体
在平贝母种植区域和周围环境中,清除病残体和腐烂的植株,减少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2.加强通风
平贝母种植区域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为病菌的生长提供条件。
3.喷洒杀菌剂
可以选用有效的杀菌剂,如硫酸铜、多菌灵等,喷洒于平贝母植株表面,有效地防治病害。
4.调整土壤酸碱度
平贝母的生长环境要保持适宜的酸碱度,避免过酸或过碱,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三、选用抗病品种在平贝母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选用抗灰霉病的品种,如“丰平1号”、“丰平2号”等,提高平贝母的抗病能力。
四、总结平贝母的灰霉病会对其生长和药用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喷洒杀菌剂、调整土壤酸碱度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及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平贝母的灰霉病,保证其药用价值。
五、相关问题1.平贝母灰霉病如何预防?
可以通过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喷洒杀菌剂、调整土壤酸碱度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及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进行预防。
2.平贝母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平贝母灰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和茎部出现灰白色霉斑,逐渐扩大并呈现水渍状,受害部位还会出现软腐、腐烂的现象。
3.平贝母灰霉病如何治疗?
可以采取清除病残体、加强通风、喷洒杀菌剂、调整土壤酸碱度等综合防治措施,以及选用抗病品种等方式进行治疗。
4.平贝母种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平贝母种植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土壤酸碱度、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等条件,避免病害的发生。
5.平贝母的药用价值有哪些?
平贝母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痈肿疮疡等症状。
问答拓展:伊犁贝母育苗田有何病害?怎样防治?
伊犁贝母育苗田主要病害有灰霉病和锈病。
(1)灰霉病
由真菌引起的地上部病害,为害伊犁贝母茎、叶。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发生,当气温达到18℃以上,阴雨连绵,高温多湿情况下发病较重,侵染传播迅速,严重时3~5天全田植株毁灭;发病植株先在叶片上淡褐色斑点,逐步扩大,形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边缘有明显的水渍状环,不断扩大成灰色斑,后期产生灰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
伊犁贝母植株枯萎后及进清理田园,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在盯李伊犁凯衡迟贝母展叶后喷洒50%~70%速克灵3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每隔7天一次,连续3~4次,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锈病
防治拦判方法参照平贝母进行。
问答拓展:平贝母的病虫害防治
黑腐病(别名菌核病、黑豆病)病源于地壤、贝种、肥料中携带黑腐病菌。夏悄没岩季载种后即开始地下发病,伴随整个平贝生长期。发病鳞茎产生黑斑,病斑下组织变灰色,与健康组织界限分明。翌年春,畦面出现无苗无草之"天窗"。染病株苗叶片边缘变紫呈黄,渐致整株成黄紫,卷曲***,萎枯死亡。严重时,整畦、整片贝地无苗。地下鳞茎全部变黑,皱缩干腐,组织破坏。表皮下面形成大量小米粒大小的黑菌核,俗称"黑色绝癌"。贝母黑腐病又称菌核病,是危害贝母鳞茎最严重的病害。贝母属多年生草植物,喜冷凉湿润的察返环境条件,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种植为好。病原菌极似真菌子囊亚门,镰孢菌属,病源于地壤、贝种、病株残体、未腐熟肥料中携带黑腐病菌,通过风力、雨水、昆虫、人为等途径传播。
①夏季倒载时将畦床地壤翻晒二三天,阳光紫外线灭菌。
②倒茬轮作或撂荒,彻底腐熟肥料,防止种栽带菌,选育抗菌种栽。
③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挖出"天窗"病土。紫外线照射并药济消菌。
预防方案:1、种茎消毒: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50倍液进行种茎消毒。
2、畦面消毒:定植时使用青枯立克喷施畦面、沟消毒。3、病害高发期(高温多湿季节是各种病害的高发季节):使用青枯立克5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每个时期连喷3-4次,间隔7-10天。
治疗方案:1、发病初期:发现病株后用青枯立克100—150ml+大蒜油30ml+沃丰素25m兑水30斤喷雾,3天1次,连喷2-3次;同时进行病健区进行隔离,对病区及病区周围5米内的植株,按喷启御雾配方进行灌根2-3次,间隔3-5天。
2.发病中后期:用青枯立克150ml-250ml+大蒜油3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3天1次,连喷2-3次;同时进行病健区进行隔离,对病区及病区周围5米内的植株,按喷雾配方进行灌根2-3次,间隔3-5天。
问答拓展:平贝母的病虫害防治
(1)平贝母菌核病:又名黑腐病。是危害平贝母鳞茎最严重的病害。病发区有零星无苗斑块区。感染本病的鳞茎全部变黑腐烂。并顺水流向方向传播感染,造成大面积缺苗,造成减产绝产。染病植株早期叶片边缘变紫色或***,整个叶片逐渐变雹答信黄变紫,叶缘向下卷曲,下部叶片卷曲严重、顶部叶片、叶卷须及时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预防方法:一是通过有性繁殖建立无病种子田生产无病种裁。二是引种时要严格检疫,绝不引种有病源的种子。三是发现发病植株要把病株和源轮土壤一并挖出用石灰粉消毒换上新土补种新的种茎。四是平贝出齐苗后要结合叶面喷施丰贝、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7~10天喷一次进行预防,并结合喷施叶面肥增强免疫力。对已发病的植株可结合叶面喷施杀菌剂和灌根处理。
(2)平贝母锈病:又名“黄疸”,是危害平母较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茎叶,首先在叶片背面和基部呈黄锈色病班,孢子成熟后呈黄锈色粉末,随风飘扬,传播迅速。茎叶病斑部位出现组织穿孔,逐渐枯黄,造成死苗。
防治方法:发病前7~10天喷施杀菌剂防病。发病时用萎锈灵或粉锈宁叶面喷施,每5~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3)主要虫害:平贝母主要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主要是因用未腐熟好的粪肥而引起。
防治方法:一是毒饵诱杀。用敌百虫粉0.5千克,麦麸子或豆饼25千克,加水拌匀,黄昏时撒于田间、特别是雨后撒放效果更好。二是用敌百虫和辛硫磷喷拌举兄腐熟肥料,闷24小时后再施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