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桃树蚧壳虫特效药

2024-03-2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31 次

  本篇知识会给朋友们剖析一下“桃树蚧壳虫特效药”的内容进行剖析,期望对农友们有点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防治桃树介壳虫的特效药物有多种,如噻嗪嗪、噻虫嗪、啶虫脒、毒死蜱、藜芦碱等。早春可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花期可用25%吡虫啉粉剂5000倍液,冬季可用23%松脂酸铜加40%毒死蜱。

  桃树介壳虫是一种常见害虫,对其防治有很多特效。例如有噻嗪酮、噻虫嗪、40%啶虫脒(追)、40%毒死蜱、藜芦碱、见碱防等。

  只需喷洒介壳虫即可杀死介壳虫。

  桃树早春,桃芽刚转绿时,为防止桃树发生介壳虫,可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于桃枝上,涂施。

  桃树进入花期时,可用25%吡虫啉粉剂5000倍液喷雾,也可用氧化乐果或噻嗪类农药防治。

  每隔一个月喷施一次,直至桃树坐果期。

  在寒冷的冬季,可喷一次0.8-1.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用23%松脂酸铜加40%毒死蜱喷洒枝条。

  桃树休眠期死亡后,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6080倍油乳剂,杀死越冬介壳虫。


精选问答:


  1、桃树蚧壳虫怎样形成的原因?

  桃树上的介壳虫主要是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主要危害桃、李、樱桃及一些绿化树,以雌成虫、若虫固着在枝干上吸食树体汁液危害。由于有群集的特性,常在某棵树或枝条上密集发生,轻则造成树体衰弱,叶薄而小、枝条弱,不结果或果实小;重则造成整个枝条或树死亡。从 2 龄若虫以后,背上覆盖较厚的蜡质,防治比较困难,是桃树上的重要防治对象。该虫在砀山一般一年发生 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第二年桃萌芽后雌成虫开始吸食树体汁液,虫体迅速膨大,然后开始产卵,卵产在蚧壳下面,一个雌成虫可产卵 50 粒以上,卵期 10 天左右。在砀山一般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为卵孵化期,若虫孵化后,从蚧壳下爬出,分散到 2~5 年生枝条上危害,5 天后开始分泌白色蜡质覆盖于体上,2 龄雌虫蜕皮后成为雌成虫,雄若虫脱皮后变为前蛹,再经蜕皮为蛹,最后羽化成雄成虫,雄成虫寿命仅 1 天,交尾后不久即死亡。该虫一般 4—7 月为第一代,8 月初至 9月底为第二代,第二代一龄若虫大约出现在 8 月中下旬,10 月上旬开始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桑白蚧危害程度与树龄、树势强弱、降雨等有一定关系,幼树发生量小,盛果末期以后发生量大;树势强的发生量小,弱树发生量大;在 1龄若虫发生期降大雨能冲掉若虫致其死亡。

  2、李子树蚧壳虫如何防治?

  介壳虫是果树上的一种害虫,在桃树、李子树、苹果树尤其常见。它的繁殖能力很强,通过吸取植物茎叶的养分生存,因此为了果树的健康成长必须想方设法阻止其族群的快速扩张。

  1. 加强养护管理

  定期施肥, 增强树势及树木的抗性;结合养护管理, 秋季人工刷除枝、干上的越冬若虫;对死株进行集中烧毁,彻底消灭虫源,以免传播;加强修剪, 通风透光, 减少虫害发生率。

  2. 化学防治

  针对蚧壳虫的形态特点, 对该类害虫的防治首选具有超强的内吸和

  蚧壳虫

渗透作用的药剂, 如“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树体吸收后, 蚧壳虫**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用药建议在温度较高(要求在28℃~32℃, 因此温度药液传导快, 蚧壳虫易中毒,且该温度下蜡质层变软, 利于药液渗透虫体)的下午使用, 连喷两次, 间隔期为5~7d。对高大、药液很难喷到的树木, 可采用在树干中上部打孔注射“树体杀虫剂”, 药液通过木质部导管输送传导到顶部, 对虫龄大、蜡质层厚及难防治的蚧壳虫效果明显, 操作简单, 防治彻底。

  3. 生物防治

  针对不同蚧壳虫, 利用天敌进行防治。

  俗话都有说:有因必有果。那么蚧壳虫肯定也是由天敌的存在的。在大自然界中,瓢虫是非常喜欢捕食蚧壳虫的,所以当在关注农事的时候发现有蚧壳虫的虫害时,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在自己的果树里投放一些瓢虫,这也是一种防止蚧壳虫的好办法。而蚧壳虫还有一种寄生类的天敌就是跳小蜂,在发现虫害后也可以引入蚧壳虫的寄生天敌从而达到灭杀蚧壳虫的目的。

  4.一般果园在秋收以后,懒惰的人会不管不顾,其实这个时期也是灭除介壳虫最为关键的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果树都落叶进行冬眠了,那害虫自然也要冬眠,他们如何冬眠呢?主要还是寄生在枝叶中,探后掉落以后钻入地里,所以把一些死枝捡拾起来,进行集中处理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一般都是用火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