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2023年高抗锈病玉米品种

2024-03-1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5 次
2023年高抗锈病玉米品种

  这一篇农资知识会给农资从业者们介绍一下“2023年高抗锈病玉米品种”的内容进行概括性诠释,但愿对各位有点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隆创310、汉单777、嘉禧100、陕科6号、祺华703、连玉16等高抗锈病玉米品种。1、

  隆创310:隆创310是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东华北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审批。2、

  汉单777:汉单777是湖北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品种。2023年通过西南、安徽、山东引进备案审批。

   1、龙创3101、龙创310是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定的玉米新品种,2023年通过东华北、黄淮海两大玉米主产区审批。2、

  黄淮海地区夏播平均株高264cm,穗位高96cm,叶片数为19-20片。3、

  果穗呈筒形,穗长17.6-19.7cm,穗行数为14-16行,穗粗为4.9cm,穗轴为红色,籽粒为**,半马齿,百粒重36.9克。4、

  根据接种鉴定,该品种抗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夏播平均亩产1349斤,最高亩产2023斤,是稳产高产的新玉米品种。2、汉单771、汉单777是湖北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选择的玉米新品种。

  2023年,它通过了西南地区、安徽省和山东省的审批。2、

  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53cm,穗位高97cm。3、

  果穗筒型,穗长17.6cm,穗数16-18行,穗轴为红色,籽粒为**,半马齿型,每亩适宜种植密度约4000株。4、

  该品种低秸秆抗倒、耐高温、不秃尖、抗锈、抗大小斑、青枯病,夏播平均亩产1600斤。三、嘉禧1001、嘉禧100是河南嘉禧种业有限公司挑选的新玉米品种,黄淮海夏播全生育期为102.0天,是中国早熟玉米品种。

  2、夏播平均株高270cm,穗位高97cm,大约20片成株叶片。

  3、果穗呈筒形,平均穗长18.4cm、穗粗4.7cm,穗数14-16行,穗轴红,籽粒黄,半马齿,百粒重34.2克。

  4、接种鉴定、抗小斑病、南方锈病、抗茎腐病、穗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弯孢叶斑病、粗缩病。

  5、该品种是高产大穗玉米的新品种,平均亩产1500斤,最高亩产2000斤。

  四、陕科6号1、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新玉米品种,夏播全生育期为96-101天。2、

  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40-258cm,穗位高87-92cm,成株叶片数19-20片3,果穗呈圆柱形,穗长16.8-18.9cm,穗粗4.9-5.1cm,穗数16-18行,穗轴为白色,籽粒为**,马齿型,千粒重341克。4、

  经人工接种鉴定,具有抗茎腐病、瘤黑粉病、穗腐病、锈病、中小斑病等多种**,具有抗病、抗倒、抗逆等抗逆性强、耐密性好、出籽率高、容重高、质量高、产量高、适度广等优点。5、

  平均亩产1600斤,最高亩产1800斤。5.2023年,齐华7031、齐华703经国家黄淮海批准,株型紧凑,株高279cm,穗位高109cm,成株叶片数约20片,高抗倒伏。

  2、果穗呈筒形,平均穗长20.5cm,最长可达30cm,穗粗4.7-5.2cm,穗行数14-16行。

  3、经人工接种鉴定,抗茎腐病、穗腐病、南方锈病等**平均亩产1358斤,最高亩产1880斤。

  六、连玉161、连玉16幼苗叶鞘呈浅紫色,穗下叶宽而上冲,穗上叶窄而上冲。2、株高为310cm左右,穗位144cm雄穗分枝约19-21个,花药呈黄绿色,花丝呈黄绿色。

  3、果穗呈筒形,穗长21.5cm,穗行数约16行,**度2.4cm。

  4、穗轴为白色,籽粒为**,半马齿型,千粒重341g出籽率约80.4%。


好文探索: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3年修订)2023-12-06 21:19:48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作者: 评论:0 点击: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西北春玉米类型区: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类型区、热带**带玉米类型区:纹枯病、茎腐病、大斑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类型区:灰斑病、大斑病、穗腐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东南春玉米类型区:纹枯病、茎腐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及人工接种鉴定未同时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玉米区品种还应对以下抗病性进行鉴定。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灰斑病。

  西北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丝黑穗病。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

  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类型区:小斑病、南方锈病。

  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类型区:纹枯病、丝黑穗病。

  热带**带玉米类型区:小斑病、南方锈病。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西北春玉米类型区:大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其它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小斑病、茎腐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其它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带玉米类型区、东南玉米类型区: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均未达到高感。其它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不同玉米区品种还应对以下抗病性进行鉴定。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灰斑病。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瘤黑粉病。

  西南春玉米类型区、热带**带玉米类型区、东南春玉米类型区:灰斑病、南方锈病。

  1.1、3鲜食甜玉米品种、糯玉米品种。

  北方鲜食玉米类型区: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小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西南鲜食玉米类型区:丝黑穗病、小斑病、纹枯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东南鲜食玉米类型区:小斑病、南方锈病、纹枯病田间自然发病未达到高感。

  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感。

  除达到上述要求外,还应对以下抗逆性状进行鉴定:丝黑穗病、瘤黑粉病。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1.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

  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类型区、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北方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西北春玉米类型区:每年区域试验生育期平均比对照品种不长于2.0天,或收获时的水分不高于对照。

  当国家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更换时,由玉米专业委员会对相应生育期指标作出调整。

  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分别≤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比例不超过20%。

  普通玉米品种籽粒容重≥720克/升,粗淀粉含量(干基)≥69.0%,粗蛋白质含量(干基)≥8.0%,粗脂肪含量(干基)≥3.0%。

  1.5真实性和差异性(SSR分子标记检测)。

  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年份、不同试验组别、不同试验渠道中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应当<2个。

  申请审定品种应当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3个的,需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证明有重要农艺性状差异。

  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0%,且每年增产≥3.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的试验点比例≥60%。

  2.2、1抗病品种: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所在区域鉴定病害均达到中抗及以上。

  2.2、2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品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品种。

  2.2、2.1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西北春玉米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3%,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60%。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70%。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增产≥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产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

  2.2、2.2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

  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30%,西北春玉米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增产≥3.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

  2.2、2.3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5.0%,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增产试验点比例≥50%。

  东北中熟组和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30%,西北春玉米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50%。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70%。

  2.2、2.4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5.0%,且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倒性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

  东北中熟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5%。黄淮海夏播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8%,西北春玉米组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3%,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籽粒含水量达标的试验点占全部试验点比例≥90%。

  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增产≥2.0%。

  1糯玉米(干籽粒)、高油、优质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品种。

  产量:比同类型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0%。

  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品质:糯玉米(干籽粒):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2.00%。高油玉米:粗脂肪(干基)含量≥7.5%。

  优质蛋白玉米:蛋白质(干基)含量≥8.00%,赖氨酸(干基)含量≥0.40%。高淀粉玉米:粗淀粉(干基)≥75.0%。

  2.3、2青贮玉米(不包括粮饲兼用)品种。

  生物产量:收获时参试品种生物产量(干重)比青贮玉米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0%,每年区域试验增产试验点率≥50%。

  生育期:以同一生态类型区大面积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或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的普通玉米对照品种为对照,参试品种生育期应与对照品种相当或不晚于对照。或普通玉米对照品种黑层出现时,参试品种的乳线位置应≥1/2、

  品质(两年平均):整株粗蛋白含量≥7.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0%,淀粉含量≥30%。

  持绿性:收获时全株保持绿色的叶片所占比例(%)。

  抗倒性:每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8.0%,且倒伏倒折率之和大于等于10.0%的试验点比例≤20%。或每年倒伏倒折率之和平均不高于对照。

  2.3、3鲜食甜玉米、鲜食糯玉米品种。

  产量:鲜果穗产量比同类型同品质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0%,品质优于对照的减产≤3.0%。

  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评分不低于对照(85.0分)。鲜食甜玉米:鲜样品可溶性总糖含量。

  鲜食糯玉米: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甜加糯型(同一果穗上同时存在甜和糯两种类型籽粒,属糯玉米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直链淀粉(干基)占粗淀粉总量比率。

  抗倒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产量:比同类型同品质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0%,品质优于对照的减产≤3.0%。

  品质:膨化倍数,爆花率,籽粒颜色。

  抗倒性:每年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10.0%。


精选问答:


  1、太玉339玉米品种抗锈病吗?

  抗锈病。

  太玉339,高抗锈病,大斑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矮花叶病、纹枯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太玉339玉米品种穗匀、出籽率高、大马齿型粒、气生根发达抗倒、抗病性强、活杆成熟、增产潜力大。其株形半紧凑,株高260cm,穗位105cm,花丝紫色,花药肉色,穗长19.5cm,穗行18行,行粒数40粒,粒色**,马齿型,百粒重41.2g,出籽率87%。

  2、九衡517抗南方锈病吗?

  是的

  九衡517株高243厘米,穗位高78厘米,茎秆粗壮弹性好,根系发达,气生根多,抓地牢固,不需要喷施玉米控旺剂,也不会发生倒伏,大大降低了倒伏风险。尤其是今年表现出非常好的抗倒伏能力。:

  九衡517果穗圆筒形,穗长16-18厘米,穗粗4.8cm,穗行数14-18行,籽粒长马齿形。轴细籽长,千粒重高,棒大不秃尖,出籽率可达90%以上,增产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