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鱼鱼苗养殖技术

2024-01-0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81 次
草鱼鱼苗养殖技术

  此篇经验汇总会给网友们阐述一下“草鱼鱼苗养殖技术”的内容进行分享,期望对大家有几许帮助,欢迎收藏本站!

  1、选择池塘:选择水量充足、水质新鲜的水库或池塘。2、投放鱼苗:合理控制密度,每亩投放800-1000条鱼。

  3、科学投喂:每天早、下午各喂一次豆浆,然后在池水中施有机肥,培养天然饵料。4、注意事项:夏季应重点防止缺氧泛滥,及时增氧。

  养草鱼苗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新鲜、溶氧高、无污染的江河、溪流或水库。好的。

  放养草鱼苗时要合理控制密度,一般亩养800-1000尾,规格在3-4厘米左右。注意一次不要放太多,否则会导致草鱼鱼苗自相残杀。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适量投喂人工豆浆等饲料,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一次,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增加饲料量。饵。

  投喂草鱼苗,一定要选择温度适宜的天气,一般是晴天的早上,夏季要注意防止缺氧泛滥。一旦发现鱼有上浮倾向,立即开启增氧机,以免草鱼苗死亡。


好文探索:草鱼苗的养殖技术


  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现在养殖草鱼的农户较多。但是草鱼鱼苗的人工繁殖比较麻烦,很多养殖户一般从大规模的繁育场引进,引进草鱼苗后,要对草鱼苗进行养殖管理。

  养殖户想要提高草鱼的养殖效益,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草鱼苗的养殖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溶氧高,无污染的江河、溪流或水为好,同时配套设施齐全,池塘面积一般以1~3亩为宜,形状以长方形东西走向为好。池塘所处位置应是比较开阔平坦,通风透气,光照时间长,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宜。

  2、药物首选以块状生为好,以150千克/亩生石灰带水消毒法,以杀灭细菌、病毒和敌害生物。

  1、最可靠的途径是直接检验水花质量,从孵化环道移出暂养在网箱中的水花,在网箱下风处取出一盆仔细观察,质量好的水花体色正常,平游活动迅速,活动自如,无畸形。

  2、通常在消毒后13天左右,是投放水花的最佳时期。另外,池塘水温与装苗水温不得超过3℃,否则,将装苗器具放入池塘,待二者温度基本相同时,方可放心投放。

  1、在池塘四周可随处观察到鱼苗的吃食及活动情况,及时准确掌握池塘的全部情况。

  2、投苗1周内要想方设法营造一个适宜水活的环境。

  如果水色已退,浮游生物很少,应及时多投豆浆或粪肥。

  3、要适量投喂人工豆浆等,一般每天分上、下午各1次,并随着鱼苗的长大逐渐增加投饵量。

  除此之外,培育肥水繁殖大量的天然饵料。经过10天左右培育,已经有部分开始改变食性,此时要适量投喂些萍莎和小浮萍进行诱食,青饲料注意洁净新鲜,严防病从口入。

  同时密切观察池塘的溶氧情况。池内缺氧浮头严重时,应及时加注新水。

  遇到闷热天气又突然下雷阵雨,池内上下层水对流,大量的残渣从池底涌上水面,鱼苗减食或基本停食,这种情况很容易诱发泛塘,遇到此种情况立即注入新水或打开增氧机。

  4、鱼苗经1个月左右的培育,食性早已经转变完成,规格均在3~4厘米,此时是夏花鱼苗了,除了部分出售外,就必须分塘管理,只留每亩约1万尾的夏花继续培育至冬春鱼种。

  在分塘的前2天,要进行拉网适应性锻炼,操作要轻快敏捷,减少人为造成刨伤。

  5、在防病方面,一般按常规消毒法进行。

  秋后投饵按上、下午各投饵1次。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养殖后至冬季,鱼苗基本达到10~20厘米,进入冬季,气温很低,如暂不投放,把鱼种并在较深的池塘越冬,等待春天投放。

  一旦发现鱼浮头的倾向,要立即打开增氧机,避免草鱼苗的死亡。


精选问答:


  1、投放草鱼苗的时候有哪些技巧吗?

  草鱼苗种由于鳞片较松,长途运输的成活率较低。另外,长途运输的草鱼苗种由于体质较差,注射疫苗后成活率也较低。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有条件的养殖户可自己进行草鱼苗种的培育。在草鱼苗种培育过程中要采取生态培育模式,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易形成抗药性的药物。

  1.主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同鲤鱼苗种的培育模式相似,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草鱼夏花苗种在投放前要用草鱼夏花浸泡疫苗浸泡。(2)给草鱼投喂饲料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三段式投喂模式。鱼苗下塘后,加强投喂配合饲料,待草鱼苗种体长长到6厘米时停止投喂配合饲料,这是第一个“精喂”阶段。从第一个“精喂”阶段结束开始一直到农历白露,这一阶段为草鱼**的高发期,该阶段草鱼的死亡率最高,俗称“白露关”。在这一阶段要严格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饲料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为主,必要时可搭配投喂适量的陆生嫩草,以控制草鱼暴食暴长,达到控长防病的目的。从白露结束开始一直持续到冬季停食前,这一阶段草鱼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大大降低,为了提高草鱼的越冬规格和越冬体质,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草鱼越冬前的强化培育。(3)加强生态防病措施。可通过内服“克虫王”和池中悬挂楝树枝等生态防病办法来预防草鱼车轮虫病的暴发。平时池水消毒要以生石灰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抗药性的商品渔药。

  2.套养模式 这种培育模式是在成鱼养殖池中投放草鱼夏花苗种,利用成鱼池中的浮游生物和饲料碎屑来培育草鱼苗种,不需要再另外投喂饲料。(1)夏花鱼苗投放前后7天内禁用杀虫药,以防鱼苗畸形。(2)不必投喂苗种专用饲料,可在一般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麦麸等成本较低的饲料原料。(3)冬季起捕成鱼时尽量使用密眼网,以防草鱼受到损伤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所以难养。鱼苗培育即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

  草鱼苗弱小,适应性差,敌害多,需要精心培育。鱼苗培育指从鱼苗下塘养至3厘米左右,这个过程需要15~20天。整个培育过程的要点如下:

  1、鱼苗培育池

  草鱼培育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底平坦,淤泥少(5厘米左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堤牢固,水不渗漏。以上是鱼苗培育池的基本条件。鱼苗池在冬季鱼闲季节应力争排干水,通过干、晒、冻,杀死病原体和水生敌害。开春后,整塘除草,待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注水,按通常方法(生石灰法、漂白粉法等)进行鱼塘消毒。

  2、鱼苗放养

  当鱼苗池经过清整消毒后,即可放养鱼苗进行培育。

  (1)放养方式

  草鱼苗放养方式分单养和混养两种。根据生产需要,以草鱼苗和鲢鱼苗、鳙鱼苗2~3种同池混养,这是由于它们生活在不同水层,加之在鱼苗培育阶段,特别是早期,它们的食性基本相同,同池培育互相影响不大。到培育后期,各自的食性开始分化,本培育阶段也即将结束,经20天左右培育规格达到2~3厘米,需分池进行下阶段的鱼种培育。单养品种分池比较简单。而混养方式人工分开比较麻烦,所以生产上鱼苗培育多采用单养方式。

  (2)放养密度

  无论采用哪种放养方式,鱼苗放养密度为每公顷225~300万尾。当将鱼苗培育阶段缩短至10~15天时,每公顷可放到600~700万尾,规格达到1.5厘米左右可分塘。

  (3)放养注意事项

  由于鱼苗适应性差,加之孵化器与池塘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在鱼苗放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下塘标准:腰点(膘)基本出齐,卵黄基本消失,体色正常,活动性强(能顶水游动)。此时的鱼苗正好下塘,培养成活率高;如果不及时下塘培育,推迟1~2天,体质下降,鱼体发黑,鱼苗老化,培育成活率受到影响,如果过早下塘,鱼苗太嫩同样会降低成活率。

  ②鱼苗池水质:当鱼苗池驶入有机肥后(绿肥或粪肥),大约4~5天,鱼苗的开**饵料轮虫即大量生长出来,水色变成淡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这种水质适合鱼苗下池。

  ③下塘时间:一般晴天上午9~10时鱼苗下塘最好。这时,水中氧气不断增加,温差不大,鱼苗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④调节水温变化:鱼苗下塘时往往两地水温不一样,从盛鱼苗的容器中倒鱼苗进水塘之前,可以先拨开鱼池表层高温水,并将池水先部分缓缓加入盛鱼苗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倒入池中,使鱼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⑤掌握天气变化:如果气压低,当天发生雷暴雨,则暴雨前后鱼苗都不宜下池。长时间阴雨天气,水温较低,溶氧不足,鱼苗下塘,也会降低成活率。

  ⑥鱼苗入池地点:鱼苗游泳能力较差,应选择在上风头处下池,以便鱼苗顺风游开,不费力气地游向较为安全和摄食的地点,以免逆风难抗,在池边互相碰撞受伤死亡。

  2、草鱼苗可以用鸡蛋喂养吗?

  草鱼苗喂黄豆浆,鸡蛋,一寸以上喂油糠,花生饼,发酵的豆渣等。一般鱼苗都是吃浮游动物的, 这个需要提前培养水,你也可以给它们吃鸡蛋黄,找少许鸡蛋黄,放进去,草鱼就可以吃的!在养殖草鱼之前要挑选鱼苗,选择表面无伤、活泼乱跳、重达100克的草鱼为宜。不要挑选太小的草鱼,以免影响草鱼的成活率,还要根据池塘的大小来考虑养殖多少尾草鱼。鱼苗放入池塘之前,池塘必须经过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