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蘑菇大棚种植技术蘑菇怎么栽培

2024-03-1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2 次

蘑菇大棚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农业种植技术,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大量生产蘑菇。想要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蘑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蘑菇品种。当前市场上主要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品种,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2.确保土壤和环境的适宜性。蘑菇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同时土壤的pH值也需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3.严格控制生产环节。包括种菇、菇棚消毒、菇棚温湿度调节、通风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蘑菇的生长质量。

4.合理施肥。蘑菇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有机肥料,但过量的施肥会导致蘑菇品质下降。

通过以上几点的控制,可以获得高产量和高品质的蘑菇。同时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实际环境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整。

相关百科拓展:

平菇(pínggū):是一种珍贵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

香菇(xiānggū):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的食用菌,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金针菇(jīnzhēng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

相关问答拓展:

承包农田建种植平菇大棚要办什么证?

如果是属于自己的承包大棚,一般情况下是无需申请批准的, 如果是规模很大,超过了几亩地,而且还需要扩展土地的,则需要办理流转手续。并签订流转协议。

较小规模的承包地建食用菌大棚,一般没有相关的**扶持资金,但是如果有几亩地,则可以向当地的农林局申请项目扶持资金,一般只要申请,就会立项的。

大棚芋头的栽培方法?

选重30 g以上的子芋,剔除已发芽、腐烂、畸形无顶芽的子芋,于晴天晒2~3 d后于播种前10 d进行催芽。五莲县一般在火炕上铺5 cm厚湿沙,然后1层芋头1层沙。温度控制在20~25 ℃,10 d左右即可发芽。2月10日播种时按行距70 cm开深15 cm的南北向条沟,浇足水后按株距25 cm进行播种

蘑菇种植大鹏里倒一瓶醋会怎么样?

在蘑菇大棚中倒入一瓶醋是不会有对于子实体产生危害的,因为酸醋的ph值基本上为四左右,即使蘑菇子实体有酸醋泼到子实体上面,也不会对于子实体产生明显的影响。蘑菇菌丝体的ph值就接近ph4左右。酸醋导入蘑菇大棚,顶多是大棚内有酸醋味而已。

玉米芯种植平菇出菇后的管理技术?用玉米芯种平菇生产技术在我国已大面积推广有十几年了,大多以发酵料栽培模式为主,原料来源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收益明显,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产品下脚料的转化,现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培养基配方

玉米芯100斤、麸子20斤、石灰粉4斤、石膏粉2斤、磷肥1.5斤、含量50%多菌灵1克、克霉灵1克,水适量。

二、培养料发酵

首先将玉米芯和石灰粉、石膏粉2斤,磷肥1.5斤,加水拌匀后堆在铺有薄膜的地面上预湿(多菌灵和克霉灵和麸子单独加水预湿堆放)。将其他辅料全部加入(抑菌剂暂时不用)并一次性补足水分,以后不再加水,料堆高1米、宽1.8—2米,长度不限,每堆干料不少于1500公斤。每隔30厘米打一个直径10厘米的通气孔,当料温达到65—70℃时保持24小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注意将外面和底层物料翻至堆中。首次翻堆后,物料温度会迅速升高,最高可达75℃,稳定在65℃左右,此时物料中的微生物繁殖达到高峰,物料的颜色、气味及其他性状加剧改变,必要时可在料堆上重复打孔,以增强物料内的供氧量。当物料颜色变为红褐色,料堆表面布满白色菌丝,物料散发出的氨味逐渐减少时,即可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次数2次。

三、装袋接种

发酵好的培养基为红褐色,气味芳香,无氨味,培养基中布满有益的放线菌,不粘手,手感柔软,富有弹性,此时,加入抑菌剂即可装袋播种,用玉米芯种平菇,选择专用驯化玉米芯,平菇菌种新选1号。

四、管理技术

1.发菌管理:将接好种的菌袋在培养室成批平放摆好,一般3-5层高,每行间距离50-60厘米。在码好的菌袋中间放一支温度计供检测温度。发菌室保持黑暗,每天通风一次,约40分钟,室温以15-20℃为宜,超过28℃立即开窗降温,培养7天左右要翻堆互换位置。7天左右要消毒一次。

2.出菇管理:菌丝长满袋,用手触摸菌袋,硬挺、结实、有弹性,菌袋表面**有**小水珠,表明已达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将菌袋码4—6个高,袋口解开,行距不少于70厘米,每天向空间**3-4次,保持湿度85%,结合每次**通风30—40分钟。室内光线不宜太暗,以免出现长柄畸形菇。随着菇体的长大,应适当增加**量和通风次数。头潮菇采收后清除袋口残留菇根,喷洒石灰上清液,室外喷杀虫剂驱杀害虫,再按常规管理7—10天可出第二潮菇,二潮菇应多**分,如此管理直至出菇结束。大棚种植,怎么做到花粉传播?授粉是植物开花结实的一项必要的过程,在大田或者露地栽培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自然授粉的方式利用风、雨、鸟、虫等方式进行授粉,可是在温室大棚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这些媒介都相对较少,所以在除了自然授粉的条件下,就需要别的方式进行授粉。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大棚种植,花粉是如何传播的!

第一种方法:人工辅助授粉

所谓人工辅助授粉就是将雄蕊上的花粉通过毛笔或者棉签蘸到雌蕊上,这种雌蕊上就会沾染花粉完成授粉过程。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够保证精准授粉,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费时费力,不适合大面积使用。

第二种方法:花粉振荡器

利用花粉振荡器(或者电动牙刷等可快速小幅震荡的物件)在雄蕊下部震荡花朵,让雄蕊中的花粉散落下来落在雌蕊之上,增大授粉的概率。花粉振荡器虽然较人工授粉快一些,而且不容易对植株产生伤害,但是一株一株的震荡同样也比较费力。

第三种方法:激素授粉

这种方式是目前大棚种植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利用2,4-D药液**植株达到授粉作用,主要的操作方式有:喷花、蘸花、点花等三种,其中在大面积种植中比较常用的为喷花。这种授粉的方式虽然速度快,授粉效率也不错,但是对药剂的浓度和操作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一旦浓度过高或者操作方式不当,不仅导致作物结实率下降,还容易出现畸形果、畸形叶的情况。

第四种方法:熊蜂授粉

熊蜂授粉其实就是自然授粉方式中的虫媒授粉,只不过是人工将媒介释放到温室之中。熊蜂是授粉虫媒中的一种效率极好的昆虫,熊蜂授粉操作非常简单,只需将熊蜂放入温室即可,无需其他的劳动力。而且研究表明熊蜂授粉的效率**增产35.9%,比用激素增产51.3%。

不过熊蜂授粉虽然效率高,但是却成本比较高,这也是该方式不被大棚种植户广泛使用的原因。

以上就是大棚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一些花粉传播的方式,希望能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