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不耐连作的原因
本篇文章会给农友们说明一下“农作物不耐连作的原因”的内容进行讲解,期待对各位农友们有少许帮助,赶紧收藏吧!
作物之所以不耐连作,是因为连作会导致土壤恶化,降低施肥效果。同时,连作还会片面消耗土壤中的一些营养物质,使土壤中积累连作产生的有毒物质。而且很容易滋生细菌、害虫、伴生杂草。
好文探索:为什么不提倡农作物连作?5种危害,不得不预防
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年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不但施肥数量偏少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品质也能得到保证,很少发生病虫害,土壤肥力也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连作的地块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症状,主要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证明,农作物连作,会留下大量的残留根系、茎秆和叶片,特别是带病的植株和害虫,有的在土壤中越夏越冬,有的继续危害,连作时间越长,这个地块的病虫害越严重。
土传病害主要包括:辣椒、茄子、黄瓜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瓜类枯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果树根腐病。柑橘根结线虫。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线虫病。水稻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烂秧病等。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马铃薯疮痂病、黑痣病、黑胫病、枯萎病、干腐病等。红薯线虫病、黑斑病、根腐病、枯萎病、褐纹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大豆根腐病等。
虫害主要是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有的作物也会增加蚜虫、蓟马等虫害的发生率。
补救措施:根据不同的病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尽可能清理带病叶片和植株,减少根系残留,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和种子药剂处理,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质地变差,部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缺失,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每一种农作物需要的氮肥、磷肥、钾肥和钙肥、镁肥、硫肥、锌肥、铁肥、锰肥等微量元素的比例不一样,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必然会导致某一种或者多种元素大量减少,本来不缺少这种元素的地块也会出现缺肥症状,也就是生理**害的发生。
补救措施: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缺素症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确认以后,及时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也会同时排出毒素,土壤的有毒物质也会积累在耕作层,长期连作,病虫草害严重,就会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不耐连坐的农作物的土壤积累的毒素会损害下一茬农作物的发芽和生根,影响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导致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
补救措施:和其他农作物套种或者轮作,减少农药使用量,交替用药。
4、土壤有益微生物减少、有害微生物增加。
长期连作会导致根瘤菌、氨化细菌、固氮菌、硝化菌、光合菌、放线菌、菌根等有益微生物群体数量减少,生长繁殖环境变差,同时会滋生大量有害微生物,土壤质地变差,土壤酸化严重,病虫害加剧。
长期种植同一种农作物,某一种化肥使用数量增加,浇水次数增加,土壤表层肥料浓度高,深层盐分上升到土壤表层,严重危害植物的根系,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精选问答:
1、玉米地能重复种玉米吗?
不可以
玉米不仅可以重茬种植,而且还比较耐连作,即一块地连续种植玉米。这主要是玉米的生长发育特性所决定的。
1、玉米对微量元素需求不严格,大量元素易于补充。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时,每生产100公斤籽粒需氮2.9公斤、磷1.2公斤、钾2.4公斤,这与一些经济作物比较是较少的。而且大量元素只要补充施肥,玉米产量影响不大。玉米对微量元素需求不大,不像一些经济作物对钙、硅等微量元素表现明显,在施用有机肥的情况下基本可满足生长发育需求。生产实践证明,玉米除大量元素外,微量元素只是锌元素反映较为明显,只要采取锌肥拌种或播种同时施用,即可满足。
2、土传病害少,便于连作。经济作物一般都有其土壤传播的病害,如茄子黄萎病、西瓜枯萎病、葵花菌核病、棉花立枯病、黄瓜根腐病等,如果连作必将因土传病害的加重而造成重大减产降质;而玉米种植这样的土传病害则较少。
2、菜椒不坐果是怎么回事?
1、施肥不合理
由于使用的肥料大都含氮量较高,导致氮肥过量,磷钾元素相对较低,加上磷元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少,造成磷钾元素相对不足,土壤微量元素在消耗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植株过旺而徒长,花器发育不正常而引起落花。
2、浇水过大、过勤
有些菜农误认为只要多浇水多施肥植株就会生长快,产量就一定能提高,因此耕种帮建议加大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土壤积水严重,根系所需水分不协调,养分优先供应了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生长弱,花芽分化不良造成落花。因此耕种帮建议要根据墒情浇水,切不可大水漫灌。浇水要看天、看地、看蔬菜长势。即浇水要选择晴天上午,不要选在寒流前和阴天、连阴天浇水。看土壤的湿度,只要土壤湿度在70%以上就暂时不浇水。看菜的长势、长相,在大量开花前后暂时不浇水,待花谢后已坐稳幼果后再浇水,浇水后要及时通风,减少棚内湿度,预防病害发生。
3、夜温高、昼夜温差小
辣椒喜温,但不耐低温和不耐高温。开花结果期,适宜生长的白天温度为20~27℃,夜温为13~18℃。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花器发育不正常或难以授粉受精。白天温度高于35℃则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授粉受精而造成落花;夜温过高则会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抑制生殖生长。
4、光照不足
植株荫闭或不揭盖棚膜或使用旧膜覆盖,当遇到冷暖气流交替、阴天多、光照不足、风大尘土飞扬,再加上有些菜农晚揭早盖草帘,使棚内光照不足导致光合效率降低,产物积累少引起落花。
5、中毒
在气温升高时,点花所用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应适当降低,不应再按照低温时的浓度使用,否则会出现中毒使花器不能正常发育和授粉而引起落花。
6、病害、药害、肥害
棚内湿度较大,会给灰霉病等许多病害创造有利条件,引起落花落果;混用农药或药液浓度过大使植株出现药害,也会引起落花一次性施肥浓度过大,土壤溶液升高,渗透压增加,使根系受伤,植株衰弱也会引起落花。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