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区别
本篇经验汇总会给农资人分解一下“月季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区别”的内容进行讲解,期待对各位农友们有一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病因不同:灰霉病由葡萄孢菌引起,发生温度为20-25℃,霜霉病由霜霉病引起,温度为10-30℃。
不同的**:灰霉病感染花、叶、茎,感染部位会出现浅棕色水渍,病斑扩大后开始腐烂,霜霉病感染叶和新枝,感染部位会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
由葡萄孢菌引起的低温、高湿度真菌病害发生在20-25温度下℃、湿度超过90%。
是一种高温、高湿度真菌**害,由霜霉菌引起,发生在10-30温度下℃、湿度超过90%。
(1)主要发病部位为花、叶、茎,首先感染叶尖和叶缘,感染部位会出现浅棕色水渍,病斑扩大后开始腐烂。
(2)当花瓣受到细菌的侵害时,一些花瓣会出现棕色的皱缩和**。
(1)主要发病部位为叶片和新发枝条,发病后期全株感染,感染范围较大,感染期间可诱发其他**。
(2)在发病初期,植物下叶背面出现不规则的褪绿斑,然后覆盖霜状霉菌层,霉菌层逐渐变成深紫色水浸,最终变成棕色。
(3)发病后期,病斑呈多角形灼烧状,随后枯萎脱落,后续新生长的嫩叶、枝条仍会被感染,如此反复循环。
在风雨的帮助下,分生孢子侵入伤口或表皮,然后感染整株植物。
病原菌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次年气温升高后,通过气流、雨水、微生物活动等方式传播。
精选问答:
1、西红柿霜霉病和灰霉病的区别?
1、灰霉病症状特点
发生在果实主要引起果实顶部变软、腐烂,后期腐烂、出现灰色霉层;
在叶部主要是有掉落的花瓣、卷须等腐烂引起发病,后期灰色霉层;
幼茎多在叶柄基部初生不规则水浸斑,很快变软腐烂,缢缩或折倒,最后病苗腐烂枯萎病死。
一句话:在果实顶部和叶片有**的落花卷须处
2、霜霉病症状特点
主要在中下部叶片发生,在叶片背部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呈现不规则状病斑(受叶脉影响,即病斑不能跨越叶脉),后期如水浸泡般,出现黑色霉层。天气潮湿时,白菜,葡萄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菠菜,莴苣,花椰菜背面产生紫黑色的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焦,早期脱落。
一句话:中下部叶片,背面。
2、灰霉病和霜霉病有什么区别?
病菌不同。
灰霉病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霜霉病是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侵染所致。
传播途径不同
霜霉病是经过气流、浇水、农事及昆虫传播。灰霉病主要通过空气、水流传播。主要差在昆虫方面。
症状不同
霜霉病主要以危害叶片为主,受害叶一开始会呈现半透明油渍状病斑,然后会发展成黄褐色,叶子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后期严重的会让叶片失水焦枯脱落。
灰霉病花,果实,茎干,叶子都可以发病。特征是在叶片边缘形成“v”字形病斑或者不规则云状斑,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色霉层,瓜果感染后着灰色霉层。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
防止方法不同
灰霉病可以通过冬季提前清洁田园,保持温室的清洁,减少传染源;要适当的变温通风,温度在31℃以上可以减缓萌发速度和数量。用药主要是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异菌脲等。
霜霉病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不要密集种植,采用起高垄的高畦栽培。温室大棚可以应用粉尘剂或烟雾剂防治。用药主要是百菌清,烯酰锰锌,HILOT凯霜等。被霜霉病侵染的要快速整颗拔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然后撒施生石灰处理,防止扩散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