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苗应如何操作,是什么意思?
这一篇技术知识阐述“间苗应如何操作,是什么意思?”的内容进行分享,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点帮助,别忘了收藏哦!
时间:植物幼苗长出真叶后即可开始。密度:间苗,株形收敛品种,每公顷6万-9万株。株形繁茂品种,每公顷5-5万株。
5万株。定苗,株形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6-8万株。株形繁茂,每公顷保苗4万株。
5-5.0万株。间苗操作:晴天下午进行,去弱苗、病苗、留大苗、壮苗,按计划密度调整幼苗。
1、时间:一般来说,这项工作可以在作物幼苗的真叶生长后进行。
具体时间和次数取决于作物的种类。例如,当幼苗生长1-2片真叶时,第一次间苗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幼苗生长4-5片真叶时进行,第三次间苗与幼苗结合,一般在生长8-10片真叶时进行。
2、密度:不同作物的种植密度不同。
间苗时,株形收敛品种一般每公顷保苗6-9万株。对于株形繁茂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保苗5-5.5万株。定苗时,对于株形收敛品种,一般每公顷保苗6-8万株。对于株形繁茂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保苗4万株。
操作方法:晴天下午,根据计划的种植密度调整幼苗,去除生长较弱、病害较大的幼苗,保留生长较好的幼苗。如果某一地区有更多的病苗和弱苗,从幼苗的许多地方选择幼苗并移植到该地区,以确保株距均匀。
4、原则:早苗、密留苗、晚定苗。去弱留强,间密存稀,留匀留壮。
1、播种时,播种量往往大于幼苗数量。
此时,有必要及时清除作物田中多余的幼苗,保留生长趋势良好的幼苗,确保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营养和水分,确保作物后续生长良好。这就是间苗。
间苗可能需要多次进行。
拔除多余幼苗后,如果保留的幼苗数量符合要求,达到适当密度,不再需要继续去除多余幼苗,则称为固定幼苗。
拔除多余幼苗后,如果种植密度过稀疏,需要在空缺处及时补充幼苗,则称为补充幼苗。
间苗、补苗和定苗工作相同,但间苗是拔掉多余的幼苗,补苗是补充空缺的幼苗,定苗是指间苗完成后达到适当密度和数量的幼苗。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