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荷兰是第几大农业出口国

2024-02-19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78 次
荷兰是第几大农业出口国

  此篇知识总结会给农资人分析一下“荷兰是第几大农业出口国”的内容进行周密介绍,期望对广大农友有几分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荷兰是第二大农业出口国。荷兰农业高度集约化,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

  荷兰人利用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在沙质地上种植土豆,发展土豆加工,在温室里种植鲜花和蔬菜,常年居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好文探索:城读 │荷兰如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荷兰如何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

  荷兰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1/275,但却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荷兰是怎么做到的通过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

  FrankViviano,2023。ThisTinyCountryFe**stheWorld,NationalGeographic。

  Source:://**。

  nationalgeographic。/magazine/2023/09/holland-agriculture-sustainable-farming/。

  Picturesource:photograph**yLucaLocatelli。

  荷兰是个地少人多的国家,人口密度超过1300人/平方英里,缺乏大规模农业所需的各种资源。

  但是荷兰却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按价值计算),仅次于美国。荷兰的土地面积只有美国的1/270,中国的1/275,荷兰是怎么做到的通过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

  从空中鸟瞰,荷兰丝毫不像其他主要粮食生产国——小而分散的密集耕作的田地,见缝插针般分布于城市和郊区之外。在荷兰的主要耕作区,没有哪块土豆菜地、温室、畜棚看不到摩天大楼、工厂或城市蔓延的景象。

  荷兰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用于农业和园艺。

  荷兰实行精准农业(precisionfarming),无人机提供土壤化学成分、水成分、营养成分和生长情况,测量每株植物的生长状况。

  从平均产量可以看出精准农业的威力:全球平均土豆产量为9吨/公顷,荷兰平均土豆产量为20吨/公顷。

  如果对比产出所需的投入,荷兰的产出显得更为突出。

  大约二十年前,荷兰大力发展可持续发展农业,制定“减少一半的资源消耗,产量提高一倍”的目标。如今荷兰关键作物对水的依存度减少了90%。

  温室里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2023年以来,荷兰畜禽养殖减少了60%的抗生素。

  荷兰农村密布着看上去像巨大的镜子、无论白天黑夜都闪烁光芒的温室复合体(greenhouseplexes),覆盖面积可达175公顷。

  韦斯特兰:温室海洋环绕着农民住宅。

  荷兰成为世界农业创新领导者,开拓战胜饥荒新办法。

  韦斯特兰的农民无须担忧天气,80%的可耕地都在温室玻璃覆盖之下。

  韦斯特兰园艺生产总量占荷兰全国产量将近一半。

  尽管荷兰距离北极圈只有几千英里,但是这种控制气候的农场使得荷兰成为温和气候作物西红柿的最大出口国。

  荷兰还是土豆和洋葱的最大出口国。按价值计算,荷兰是世界第二大蔬菜出口国。

  超过1/3的全球蔬菜种子贸易源于荷兰。

  荷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未来正在形成,并且不是在大公司的会议室,而是在千家万户普通家庭农场中产生。

  如下以T**Duijvestijn的家庭农场为例,他们在人类天才与自然潜力之间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点,创建了一个自给自足的食物系统。

  这个占地36公顷的温室复合**于代尔夫特老城附近,游客漫步于高达20英尺的深绿色的西红柿藤蔓之间。

  西红柿不是扎根于土壤,而是从玄武岩和白堊岩中长出,植株密布不同品种西红柿,多达15种,适合不同口味需求。

  位于海牙市中心一家旧工厂改造而成的屋顶温室,西红柿植株用鱼废料堆肥,长得比人还高。

  2023年,Duijvestijn兄弟重建改造70年历史的农场,在资源使用上做到自给自足。农场生产自身所需的能源和肥料,甚至包括运输和**农产品所需的包装材料。

  由贯穿大半个荷兰的地热含水层供热,使农场的生长环境常年维持在最佳温度。雨水是唯一的灌溉水源。

  农场平均每公斤西红柿耗水量不足开放农田同样产量耗水量的1/4、每年西红柿植株会从种子重新长出,旧的西红柿植株则被加工为包装包装篓。

  对付害虫则有智利小植绥螨,用来捕食各种生物害虫。

  荷兰农业发展的这一惊人的成就与位于阿姆斯特丹东南50英里的瓦赫宁恩大学暨研究中心(WageningenUniversity&Research,WUR)密不可分。

  WUR不仅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研究机构,还是“粮食谷(FoodValley)”的核心枢纽,粮食谷指围绕农业技术初创企业和实验性农场的扩张地带。其得名源自美国加州的硅谷,WUR扮演类似斯坦福大学在硅谷中的角色,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西红柿在怎样照射L**灯光情况下长得最好,从上方,侧面还是两者的组合科学家们在寻找答案。

  几十年后,WUR建设成为“为世界而不仅是为荷兰的大学”。WUR相当高比例的学术研究活动集中于贫困国家。

  45%的研究生,其中博士生超过2/3,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亚洲学生(以中国和印尼为主)人数超过了非荷兰欧洲学生总和。

  WUR校友遍及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农业部门。

  预计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从今天的75亿增长到100亿。

  如果无法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加上水和化石燃料使用的大幅降少,超过10亿的人面临饥荒危险未来四十年,地球必须生产出相当于过去8000年所有农民收获的粮食总量。饥饿可能成为21世纪最紧迫的问题,粮食谷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创新的解决办法。

  消灭饥荒的手段咫尺可得,WUR在世界140多个国家进行1000多个项目,与地方**和大学共享技术进步,共同实践最新方法。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农业集约化,即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减少种植粮食使用的土地和水,驱动着荷兰农民与研究者共同努力,帮助养活全世界。


精选问答:


  1、荷兰的经济如何发展?

  荷兰的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具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荷兰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以下几个领域:

  1. 农业:荷兰的农业技术非常先进,尤其是园艺业和畜牧业。荷兰的温室栽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使其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2. 制造业:荷兰制造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化学、电子、食品、造船等领域。荷兰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如飞利浦、壳牌等。

  3. 贸易和服务业:荷兰是世界著名的贸易中心之一,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港口。荷兰的服务业也十分发达,包括金融、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是欧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之一。

  4. 创新和科研:荷兰非常重视创新和科研投入,拥有许多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荷兰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

  5. 可持续发展:荷兰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荷兰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并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荷兰**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包括减税、扶持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荷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居世界前列。 荷兰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人口老龄化、技能短缺和国际贸易不确定性等。荷兰**正努力应对这些挑战,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荷兰,曾被誉为什么?

  海上马车夫

    荷兰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以海上贸易为主要手段的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制度保障。

  1602 年,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授权其以印度尼西亚为主要据点,对周边亚洲与地区进行渗透和殖民统治。与此同时,荷兰还与西班牙在美洲进行了势力范围的争夺。荷兰又仿照东印度公司的模式,于 1621 年在美洲建立了西印度公司,开始向北美扩张势力。在此基础上,荷兰人通过海上优势和海外殖民地继续发展其海上贸易,足迹遍及各地——东印度群岛、地中海、非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

    最盛之时,荷兰曾经一度控制了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主要航运贸易,并垄断东方的所有产品,成为汇集各国商品的货栈,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马车夫、贸易中间商、欧洲的代理人和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