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返青肥的正确使用
本篇知识总结会给全国农资人分享“水稻返青肥的正确使用”的内容进行剖析,希望对各位网友们有点帮助,赶紧收藏吧!
水稻返青肥应在移栽后5-7天进行追肥,氮肥**素可用于追肥,安全性好,但肥效相对较慢。应及时及早施用分蘖肥。
通常,幼苗有新的根开始生长,活树后应及时施用分蘖肥,一般每亩施用10-20公斤**素。
精选问答:
1、水稻三黄三绿规律?
水稻三黄三绿的规律是指水稻在成熟前的一个生育周期中出现三次黄、三次绿的情况。
第一次发黄:水稻在返青前由于插秧时其根系受到机械损伤而出现变黄现象,可通过追返青肥使其变绿。
第二次发黄:一般在分蘖末期出现,可通过追孕穗肥使其变绿。
第三次发黄:一般在抽穗前3-5天变黄,可通过施用穗肥使其变绿,所以稻瑞是绿的,成熟稻谷是黄的。
2、中稻的下肥流程?
水稻下肥最佳方法:①、前轻~中重~后补法:足适量施用基肥和分蘖肥,合理施用穗肥,酌施粒肥,达到早生稳长,前期不疯,中期促花,后期不早衰。该法在保证足够穗数基础上,兼攻大穗和粒重。南方单季晚稻和迟熟中稻多采用这种施肥方法。
②、前稳~攻中法:此法省肥稳产高产。主要是提高有效分蘖率、攻大穗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争高产。特点:壮株大蘖小群体,前期控蘖;仕秆强根,中攻大穗,中后攻结实率和穗重。
③、前促~中控~后补法:此法与“V”字型施肥法类似,重施基肥(占总量80%以上)并重施分蘖肥,酌施粒肥,达到“前期轰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的要求。东北稻区、南方早稻大部分、华北地区麦茬稻等大都采用这种施肥法。其弊端是前期生长过旺,易造成田间郁蔽,病虫害较重。
④、前促施肥法:在施足底肥基础上,早施、重施分蘖肥,特别是氮肥,以促进分蘖的早生快发,确保增蘖多穗。底肥占总肥量的70%(氮肥占总氮量的60%~80%),其余30%肥料在移栽返青后全部施下。此法适用于水稻生长期间降雨集中,肥料易流失,常出现低温少照的稻区。底肥以农家肥为主。
⑤、底肥一道清施肥法:整田时将全部肥料一次施下,使土肥充分混合,适用于黏土、重壤土等保肥力较强的稻田,且肥源充足。采用此法,比底肥加蘖肥和底肥加穗肥的稻株吸氮率增加,分蘖快,成穗多,行间透光率高,增产3.6%~17.9%。
⑥、测土配方施肥法:测土配方施肥是为了协调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土壤肥力与作物环境的相互关系,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使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必需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适当配比以及采用相应肥料施用方法的一套施肥技术体系。本法可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作物一生所需各种养分的多少,科学搭配各种养分比例及施用量,合理供应,满足作物一生所需养分,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施肥,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土壤板结及病虫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