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发源于哪里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被广泛使用。那么,大豆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豆的起源大豆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种植大豆。大豆的种植和使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山海经》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种植大豆。在中国古代,大豆被广泛用作食品、医药和农业工具。
大豆的种植和使用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大豆是中国的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大豆的种植和使用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豆的全球分布大豆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它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目前,大豆已经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包括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家包括美国、中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加拿大、乌克兰、俄罗斯等。
在中国,大豆的主要种植区域包括东北、华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等。中国的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大豆的作用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可以作为食品,还可以用于制作豆腐、豆浆、豆腐皮等食品。大豆还可以用于制作油脂、饲料、医药和化妆品等产品。
大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等疾病。
拓展百科知识大豆(dàdòu),又称黄豆,是豆科植物的一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之一。大豆是中国传统农作物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种植大豆。目前,大豆已经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之一,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大豆在中国的农业生产和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饲料、工业等领域。
大豆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等疾病。
参考文献:1.《中国农业史》
2.《大豆生产与加工》
3.《大豆的营养与保健》
相关问答拓展:
世界三大珍稀寒地?
世界上共有三大片黑土,其一分布在乌克兰,在乌克兰大平原。乌克兰大平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其二分布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其三就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北起黑龙江省的嫩江、克东县,经海伦、绥化、哈尔滨等县市,向南沿京哈铁路断续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边界,辽宁北部也有一部分面积。
寒地黑土,是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原始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均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母质多为黄土状粘质沉积物,通体无石灰反应。黑土土层深厚,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100cm,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3-6%,高者10%以上,屑粒至团粒状结构。剖面中无钙积层,但可见小铁锰结核与灰白色硅粉。土壤交换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是一种高肥力土壤,现大多已垦为农地。
黑土土类划分4个亚类,本区分布有3个亚类。黑土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草甸黑土亚类为向草甸土过渡类型,心土层以下有明显锈色斑纹;白浆化黑土亚类为向白浆土过渡类型,剖面中上部出现白浆化土层。深度80CM--150CM,纬度更高地区,会出现永冻土底冰,无霜期更短。
世界寒地黑土分布概况:世界上共有三大片寒地黑土。
1、乌克兰大平原
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大平原,寒地黑土的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这里素有“欧洲粮仓”的美称。第聂伯河是欧洲的第三大河,源出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经白俄罗斯东部及乌克兰中部,注入黑海第聂伯湾。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黑土地分布在森林草原地带和草原地带。森林草原地带总面积2024万公顷,占乌克兰国土总面积34%,占全国已耕地面积37%以上。其中,黑灰色森林土壤占该地带的21%、典型的黑土占51%。草原地带总面积2300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38%。这一地带基本为黑土,其中,处于北方气候条件下的一般黑土占该地带耕地面积的64%,处于南方气候条件下的黑土占23%。
1928年,“黑风暴”几乎席卷了乌克兰整个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了5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
2、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面积约为120万平方公里,它们和东北黑土地一样,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重要的粮食基地。
美国农业分布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迤迤千里,曲折蜿蜒,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公里。
密西西比河大部分是平原,俄亥俄河口宽25公里,顺流而下谷地逐渐加宽,一直可宽达100多公里.谷底大部分已经沼泽化了,河身异常弯曲,有许多旧河床和河曲.这里土壤肥沃,是美国玉米最大产地。
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有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菲斯.是美国农畜产品的一个大的集散地,尤以生产棉花、棉籽油和硬木等著名.现已形成了农机制造、汽车装配、制药、木材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3、东北平原
黑土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北起黑龙江省的嫩江、克东县,经海伦、绥化、哈尔滨等县市,向南沿京哈铁路断续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边界,辽宁北部也有一部分面积。区域主要分布于松辽流域和三江草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被誉为“北大仓”,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玉米、水稻和黄豆的产量在全国领先,这些作物不仅是关乎民生的商品粮,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粮。黑土适种性广,尤适黄豆、玉米、水稻、谷子、小麦等生长,寒地黑土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多在10~20米以下,并不影响土壤形成过程。
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9月的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耕地面积约2130万公顷,也是我国石油、化工、钢铁、汽车、木材加工和生产等产业基地。黑土资源垦殖指数高,耕地比重大,自然肥力高,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东北黑土区的开垦历史已有100-300年之久。黑土开垦后,黑土的肥力性状发生了变化,有部分土壤向着不断培肥熟化的方向发展,但大量的、比较普遍的则是土壤的自然肥力呈不断下降趋势。黑土退化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严重,有机质含量下降,作物养分减少并失去平衡,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动植物区系减少等。
黑土的形成
黑土的土壤表面被丰茂的草甸植物覆盖,土壤上层含水量丰富,这种状态被称为“上层滞水”。到了漫长、寒冷的冬季,土壤的含水层形成季节性冻土,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枯草、落叶等有机残体的分解变得缓慢,从而转化成腐殖质。经过成千上万年,最终累积出了黑土表面那层深厚的腐殖质层,土壤里储存了大量养分的腐殖质,这也正是黑土肥沃的秘密所在。
一斤黄豆可以出多少酱豆?一般是1:2(1斤黄豆酿造两斤酱油),生产水百平高的能达到1:3。我国传统高盐稀态酿造工艺,即采用天然日晒夜露的发酵法度酿造酱油又俗称晒制酱油。因晒制酱油发源于广东,且该地区的问日照气候较其它地区更有利于酱油发酵,故又常称为广式酱油。
晒足180天是指以大豆和面答粉为原料,经蒸煮、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投入版巨型晒罐发酵180天后制成酱油。巨型晒罐安置于露天晒场,在天然日晒夜权露条件下,靠微生物自然发酵。
一斤黄豆能出几斤酿造酱油?2斤。
一般是1:2(1斤黄豆酿造两斤酱油),生产水平高的能达到1:3。
我国传统高盐稀态酿造工艺,即采用天然日晒夜露的发酵法酿造酱油又俗称晒制酱油。因晒制酱油发源于广东,且该地区的日照气候较其它地区更有利于酱油发酵,故又常称为广式酱油。晒足180天是指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经蒸煮、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投入巨型晒罐发酵180天后制成酱油。巨型晒罐安置于露天晒场,在天然日晒夜露条件下,靠微生物自然发酵。
世界最早的农业纪录?据考古发现,人类最早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在亚洲西部,今天中东所在的两河流域之间,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新月沃土(FertileCrescent)地带。
在农业发明之前,人类实际上是靠采集和渔猎吃饭的。打到什么吃什么,採到什么吃什么。食物的来源是不可控的。真正获得稳定食物供应的是“驯化植物”,即农业。人们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逐渐学会了驯养这些植物,这个时候,农业就诞生了。
公元前-8000年,新月沃地的欧贝德人的祖先最先学会了驯化植物和动物,他们也是人类最早踏入文明的人,人类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也才有可能发育出文明,这也是两河文明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两河文明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布达美亚平原上发育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
新月沃地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詹姆士·布雷斯特德命名的,他认为人类农业产生的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看很像一弯新月,所以取名叫新月沃地。这个地区就是今天以色列、约旦河西岸,黎巴嫩、叙利亚,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西南部。在古代它就是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广义上的古代农业摇篮地区比这还要大一些,包括从尼罗河向东北延伸到底格里斯河,向东南伸展至波斯湾。新月沃地上共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是约旦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它们的流域面积约40至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
人类最早的农业发源于此地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原因。这里的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干燥。在这种环境下,禾本植物只能生长一年,所以这里的植物所有的效率都集中在种子上,因而方便人类采集、储存、运输。这种气候在人类学中也被称之为地中海气候。
2024全球粮食产量排行榜?NO.1中国
产量:6.57亿吨
排名第一,当然是我们中国了。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而且农业生产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四大粮食作物中,有两个都是发源于中国,它们分别是大豆和稻谷。
就拿我们的水稻来说,目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达900~1000公斤,这是其他国家可望不可及的产量。
早在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高达6.1亿吨以上,其中,多个粮食品种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玉米总产量为2.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
稻谷总产量为2.08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小麦总产量为1.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而在我国粮食生产最多的省份分别是黑龙江(6019万吨)、河南(5973万吨)、山东(4723万吨)。
NO.2美国
产量:5.98亿吨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水平最高的国家,生产大量使用机械,美国农业人口只有350万,算上大豆美国农民一年生产的粮食5.98亿吨,美国的人均粮食产量为1708千克。
美国的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中国,目前美国的国土面积是937万平方公里,但是目前美国所拥有的耕地面积却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目前美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67万平方公里,而中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耕地面积比中国多出17万平方公里左右。实际上美国粮食总产量之所以比中国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美国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并不多;第二、美国耕地利用率较低。
正因为土地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所以美国的粮食总产量相对比中国少,但从单产量来看,美国的粮食单产量总体要比中国更高一些。
NO.3印度
产量:3.62亿吨
据数据统计,印度农耕面积接近2亿公顷,要知道目前全球总耕地面积才刚刚达到17.4公顷,可以说印度一个国家就占比11%,可是印度年产粮食量却和耕地面积不成正比。
这主要是由于其落后的农耕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导致的。目前,印度的农耕技术还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状态,换句话说,种植粮食属于老天赏饭,没有任何技术可言。我国能仅用1.22亿公顷的农耕面积就超出印度年产量一倍。
除了耕种技术之外,印度还属于土地集中制,和我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特别相似,这就大大打击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
曾经有专家分析过,如果印度农耕技术跟上来的话,印度年产粮食量最少可以达到8亿吨,可以为54亿人口提供保障。
NO.4巴西
产量:2.21亿吨
巴西人均粮食产量为568千克,是一个很容易被低估的农业大国。其主要农作物是大米、大麦、大豆、玉米和小麦,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占世界产量的7.8%。
尽管巴西是世界第四大粮食生产国,但它是世界第二大粮食出口国,占国际市场的19%。在过去20年里,出口超过11亿吨,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6%。
从2000年到2024年,巴西是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自去年以来,巴西以1.26亿吨的产量和8400万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一。
不过对巴西而言,水稻产量仍然是一个挑战,因为自2000年以来,产量几乎保持不变,没有显著增加。
不仅如此,现在巴西遭遇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NO.5印尼
产量:1.15亿吨
印尼位于热带,土地多为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全国半数土地集中分布在爪哇岛上。水稻是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粮食作物。印尼,种植我们的杂交水稻,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隆平稻”。
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水稻种植面积在持续增加,产量不断提升。印度尼西亚人口持续增加、气候变化、土地流转、高素质人才的出现,给印尼水稻发展带来新机遇。
NO.6俄罗斯
产量:1.11亿吨
俄罗斯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的平原上,耕地面积超过1.2亿公顷,位居世界前列。制约其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气温,俄罗斯大部分国土位于寒带,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不过,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俄罗斯的农业潜力有望被释放。
目前,俄罗斯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1.3亿吨的水平,人均近1吨粮食,是世界第一小麦出口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