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阿米西达注意事项(阿米西达农药介绍)
(1)结构相同:嘧菌酯和吡唑嘧菌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他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只是一些基团不同,同类的杀菌剂还有肟菌酯、啶氧菌酯、氟嘧菌酯、醚菌酯、醚菌胺、肟醚菌胺、苯氧菌胺、烯肟菌酯、烯肟菌胺、唑菌酯等十多个杀菌剂。
(2)作用机理相同: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由于结构相同,作用作用方式也相同,作用位点相同,都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bc1间的电子传递,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使真菌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3)防治病害范围相同:由于他们两个的结构相同,他们防治的病害范围也基本相同。目前,嘧菌酯在我国25种农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33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在我国23种作物上取得登记,用于防治25种病害。
(4)混配性都很好: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具有很好的混配性,从登记证看,他们都可以与20多种杀虫、杀菌剂混配。(5)具有交互抗性:由于这两种杀菌剂作用于病菌的位点和杀菌方式都相同,他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一旦病菌对一个杀菌剂产生了抗性,对另一个杀菌剂也会产生相同的抗性
(6)都具有调节生长作用: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在抑制病菌呼吸作用的同时,都可以增加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增加叶片叶绿素的含量,促进植株对氮肥的吸收,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7)对病菌都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由于都是高活性的呼吸抑制剂,施药后,在病菌侵入前后都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对作物提供全方位的防护作用。2二种杀菌剂的不同点
(1)上市时间不同:嘧菌酯是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杀菌剂,上市时间较早,病菌的抗药性相对较强;吡唑醚菌酯是2024年上市的一种新型杀菌剂,上市时间相对较晚,病菌抗药性较弱,单剂防治病害的效果相对较好。
(2)吸收方式不同:嘧菌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内吸性,药剂能从叶面正面快速渗透到叶片背面,并能在植株体内传导,具有正打反死的效果;吡唑醚菌酯只能在局部渗透,扩散性较好,喷药时必须均匀周到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3)使用方法不同:嘧菌酯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被根茎叶吸收,然后传递到植株的各个部位,进行杀灭病菌。不但能用于茎叶喷雾,还能用于拌种,灌根;吡唑醚菌酯没有内吸传导性,不能通过根系吸收传导,吡唑醚菌酯只能用于茎叶喷雾。
(4)混配农药剂型不同:嘧菌酯由于渗透性太强,在混配时不能与乳油、有机硅和有机磷等渗透性强的药剂混用,容易发生药害;吡唑醚菌酯能与所有剂型的药剂混配。
(5)安全性不同:嘧菌酯由于渗透性很强,在作物的敏感时期很容易产生药害;吡唑醚菌酯相对安全性较高。只有个别作物在敏感时期容易产生轻度药害。3使用方法
(1)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由于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位点单一,都容易产生抗药性,在使用时,尽量避免单剂长时间的多次使用。
(2)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都是很好的保护剂,在生产上尽量与治疗效果较好的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更突出,而且,病菌还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3)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由于都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杀菌剂,尽量都在发病初期使用。
(4)由于吡唑醚菌酯上市时间较晚,为确保安全和效果,在作物苗期、开花期和幼果膨大期等敏感时期,病害发生严重时尽量选择吡唑醚菌酯的混配药剂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