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菌酯在葡萄上的药效
嘧菌酯杀菌谱广,除了乳油外,可溶于甲醇、乙腈等各种溶剂,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嘧菌酯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高效、广谱杀菌剂,以其为有效成分的制剂不仅可以一药治多病,而且可以增加植株的抗病性、提高抗逆能力,特别是其较长的特效期,可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成本,延缓作物衰老,拉长收获期,增加总产量。
据了解,嘧菌酯几乎对所有的真菌界病原菌都有着很好的活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企业以嘧菌酯为主要有效成分,针对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等真菌病引发的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病害。
对四大类病真菌所引起的霜霉病、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脐橙炭疽病、脐橙溃疡病、叶斑病、黑星病等大部分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效。
在我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了348个农药制剂,包括茎叶喷雾、种子和土壤处理等作用方式,可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和草坪等作物。
嘧菌酯的复配
1、苯甲·嘧菌酯
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的混配,是一种具有广谱预防和治疗性的低毒复合杀菌剂,防病的范围更广,对作物的预防、治疗效果比较好,并且,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
(比如西瓜、甜瓜上的炭疽病、蔓枯病等,豆类蔬菜的炭疽病、锈病、白粉病等,番茄的早疫病,辣椒炭疽病,大葱及洋葱的紫斑病,苹果的轮纹病、炭疽病等等。)
2、嘧菌·百菌清
嘧菌酯和百菌清的混配,是以保护作用为主,伴随有一定的内吸、渗透和诱导抗性作用,不容易让病害产生抗药性,使用比较安全,特别是同一种作物上发生多种病害,或者病害已经发生抗药性,使用嘧菌·百菌清,效果相对比较好。
(比如番茄的早疫病、叶霉病、叶斑病,辣椒炭疽病,茄子褐纹病、叶斑病,西瓜和甜瓜的炭疽病、蔓枯病,黄瓜的黑星病、炭疽病、蔓枯病等等。)
3、精甲·咯·嘧菌
精甲霜灵与咯菌腈、嘧菌酯的混配,对种子传播和土壤传播的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使用比较安全、方便。
4、嘧菌酯+白立健非农药杀菌剂
嘧菌酯与白立健混配对白粉病、锈病效果显著,针对白粉病治疗效果突出,退粉快,持效期长。
嘧菌酯的注意事项
嘧菌酯除了不能与乳油混用外,嘧菌酯还有一个必须控制的问题便是药害。黏稠度、溶解度和渗透性是嘧菌酯重要的指标,而且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和跨层传导性,所以在没有助剂的缓和下,非常容易产生药害。
在这种情况下,植保界才产生了一个常识性的认识,就是嘧菌酯类的农药不能与有机硅类的增效剂混用。因为它本来就需要控制了,再加剧是适得其反。
从这方面说,这些性能越突出就越危险,所以在生产工艺中,一般的厂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强调用药安全性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的助剂来实现其性能“刹车”的功能,防止其产生药害。
嘧菌酯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切实的病害防控效益,但也时不时地听到各地传来药害的声音。比如保护地番茄或果园内,都曾发生过因嘧菌酯不合理使用而产生的药害。
所以,在产品推广中,过分强调嘧菌酯的性能指标,夸大其中某一点,而不注重科学安全用药,都可能会造成因使用不当而产生药害的危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