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农药药效评价(农药药效评价的步骤有哪些)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921 次
农药药效评价(农药药效评价的步骤有哪些)

中国农药经过70多年的发展,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满足了人民丰衣足食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四五”将是我国由农药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的关键五年,确保粮食安全生产需求,顺应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农药产业必须选择持续创新,才能从农药大国迈向农药强国的发展道路。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

保供保绿为行业有效赋能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的根本,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农业绿色发展,都离不开“藏粮于技”,科技是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要素。

我国农药发展的根本出路也在于科技创新,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化技术,种肥药械等各类农业投入品所加载的物化技术能有效促进农业降低成本、高质高效绿色发展;二是应用技术,农业中的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资减量增效、生产生态协调发展能促进集成应用、降本增效、品质提升;三是数字技术,能够广泛且融合地加载在农业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数字科技能够向农业生产、畅通产销、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进行全面、丰富和有效赋能。

绿色升级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一方面,促进农药产业向绿色发展方向升级。第一,推动产业链融合。协会举办第二十一届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积极推动农药制造业产业链和农业服务业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第二,普及科学用药理念。协会持续举办安全科学用药公益培训和作物解决方案公益培训活动,促进化学农药减量施用;举办农药废弃物回收专题会议,促进环境良性可持续发展。第三,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协会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促进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同良性发展,帮助国内农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协会针对国家三季度以来“两限”政策对农药生产、秋冬种植、春耕生产投入品保供的不利影响作了积极研判和协调努力。第四,推动农药产业标准化能力提升。协会充分利用产业针对性强、立项推进高效等优势,2024年起草了涉及生产制造、安全用药、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的近百项团体标准。第五,开展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评价能力建设。协会与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推进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生产和应用试点工作。第六,促进企业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协会积极与工业、科技、环境和安全主管部门对接,全面推行循环经济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处理好产业发展和环境、社会公众的关系。

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孙叔宝分析认为,尽管我国农药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我国农药产业虽大但不强的局面只是渐进改善,还没有得到根本逆转。我国在新农药创制方面与跨国植保巨头差距仍然很大,通过持续的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农药由中国仿制到中国创制,中国企业在农化行业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在生产环节,这些年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安全环保的压力以及环境容量所限,迫使一些企业向中西部转移,产品同质化严重,以及产能扩大,这会为我们行业发展带来一些隐患。同时能耗双控以及“双碳”政策的严厉实施,会导致更多的停电停产现象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情况会波及更多农药企业。

在出口环节,原药出口额仍占据主体地位,我国农药原药生产能力转变为海外的制剂产品的品牌化能力,以更好地占据农药产业“微笑曲线”有利位置的发展仍任重道远。

农药行业只有通过持续性创新才能跃升到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去年以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参与配合了《全国农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调研和初稿起草工作。“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由农药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转变的关键五年,确保粮食安全生产需求,顺应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向,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粮食安全,这将为我国的农业健康发展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促进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创新是实现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农药行业的创新要更加重视面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可以归纳为“三个结合”:

第一,农药创新要与农药的减量增效和重大病虫害防治相结合。新化合物的创制、剂型优化、工艺优化、植保技术应用、作物全程解决方案、生物源农药开发等都应以减量控害为创新的方向。高毒品种及抗性老品种的退出,草地贪夜蛾、沙漠蝗虫、柑橘溃疡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都要求农药行业尽早创新产品技术和应用策略方案。

第二,农药创新要与“双碳政策”相结合。“双碳政策”是我国的长期国策,会给一些行业带来极大阵痛。这要求我们从设计化合物、改造生产工艺开始就要遵循“双碳”的相应原则,同时我们要运用智能技术制造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变革,推动农药制造领域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第三,农药创新要同国家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相结合。通过农药的使用,在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还要保障农民增收,通过使用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中国农资传媒出品

主管|魏萌

监制|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