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井冈霉素水剂用量(井冈霉素用法与用量)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591 次
井冈霉素水剂用量(井冈霉素用法与用量)

在稻田养鱼用药时,必须处理好稻田用药和鱼类生长的矛盾,既要确保水稻生长,又要保证鱼类安全。

对于水稻及鱼类的病害防治,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施药防病技术:

一、正确选择农药

对于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来说,稻田施用农药适宜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在目前的水稻种植中使用的农药品种较多。

但不可使用毒性较重的农药,如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哺丹、杀虫脒、双杀脒、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等杜绝使用。

治虫时可选用杀虫双、敌百虫、亚铵硫磷等;治病宜使用多菌灵、稻瘟净、叶蝉散、井冈霉素等高效低毒农药,既可保证水稻有害药物残留少,又能保证鱼类不受农药污染或毒害。

渔中愉-水产养殖

二、做好施药准备

稻田施用农药时,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施药安全。一般来说,稻田施药前,应适当加深田水至7~10厘米。

或保持稻田边进水边排水的微流水状态。以降低施药时稻田水中的药物浓度。

如果水稻病害十分严重必须施用高毒农药或治疗水稻根部害虫的需要,可在施药前降低田中水位。

将鱼赶到鱼沟、鱼凼中,并不断冲水对流,保持鱼沟、鱼凼中有充足的溶氧。

若鱼类数量较多或较大,鱼沟、鱼凼中无法容纳,可将鱼转入其他水体或网箱中暂养,待水稻病虫得到控制时,重新注人新水,再将鱼放回原稻田中养殖。

渔中愉-水产养殖

三、讲究施药方法

1)选准施药时机

稻田施药时要注意把握时机,一般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4点效果较好。

粉剂农药宜在早晨稻禾有露水时施用;水剂、乳剂农药则宜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傍晚喷药。施药时尽量把药喷在稻禾上,不可直接施入水体中。

2)注意施药技巧

水稻病虫害防治应以生态防治为主,确需施用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忌用剧毒农药。

稻田中除草剂应少用,要以手工拔除为主。在用药时要采用喷雾方式,粉剂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洒,水剂在露水干后喷雾。

喷药时喷嘴向上喷洒,尽量将药洒在叶面上,减少落人水中的药量。施药前将田间水灌满,施药后及时换水,切忌雨前喷药,以免影响鱼类安全。

同时,注意合理把握用药量,如杀虫双、叶蝉散每亩用量150~220克,90%晶体敌百虫每亩用量为6~10克,多菌灵每亩用量为150~200克。

井冈霉素每亩用量为250克。施药后,要勤观察、勤巡田,发现稻田的鱼类出现昏迷、活动迟钝等现象。

要立即加注新水或将已昏迷的鱼及时捕捞上来,集中放人活水中,等其恢复正常后再放人稻田中。

3)灵活分片用药

稻田施药时,可采用分片施药的方法保证鱼类安全。将一块田分成2~4块,喷施半块田或一部分田块后,隔天再施另一块田或其他田块。

如此轮流施药,让鱼类在田间有个回避的场所,这样既可进行稻田施药防病,又可减少对鱼类的伤害。

(4)搞好鱼病防治

在稻田养鱼生产中,除了要搞好稻田病害防治外,也应加强鱼病综合防治,保证鱼稻在无病无害的环境下共生共长,从而获得鱼稻双丰收。

渔中愉-水产养殖

鱼病防治主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稻田清整工作

稻田养鱼前要按标准建好稻田工程,认真清整田块。抓好消毒防病工作。鱼种下田前,排干田水。暴晒几天后,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进行消毒。

2)加强鱼种消毒

鱼种入田前要严格清毒,避免将寄生虫和病菌带人稻田。

3)定期药物挂袋防病

每亩每次用生石灰2~3千克或漂白粉200~400克,分3~4个点挂袋。以上药物每隔10~15天换1次,几种药物轮流使用效果更佳。挂袋处应选择在水流上方,但不可直接对着进水口。

4)采用药饵投喂

稻田养鱼时使用药饵投喂更方便,效果更好。一般每50千克鱼用大蒜1千克拌人饲料中。

5)对症下药

稻田养鱼由于水浅、温差大,一旦发病治疗比较闲难,所以鱼病应注重预防,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养鱼稻田中如发生鱼病,应请专业人员正确诊断,对症治疗,可以采用沟凼施药浸洗法治疗鱼病。

将鱼引人沟内中,堵住沟凼的通道,在沟凼中泼洒药物直接防治鱼病。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水温,浸洗一定时间后,可打开进水口,使新水注人沟凼中。

也可采用药物遍洒治疗鱼病。如每立方米水体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0.7克遍洒,可治疗多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隐鞭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等。

同时,要预防鱼类敌害,对于水鸟、水老鼠、水蛇及凶猛鱼类等,应采取围拦、驱逐的方法进行防治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