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韭菜灰霉病 大棚韭菜灰霉病介绍
大棚韭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对韭菜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如何预防和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一、大棚韭菜灰霉病的症状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韭菜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霉斑,叶片逐渐变黄、变脆,最终死亡。病菌还会侵染韭菜的根部和茎部,导致根腐、莖腐等症状。
二、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原因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病菌等。高温潮湿的环境是病菌生长扩散的最佳条件,而土壤过于潮湿或缺氧也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缺乏养分、过度施肥等也会导致韭菜生长不良,从而易受病菌侵染。
三、预防和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的方法
为了预防和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通风透气:增加大棚通风口的数量和大小,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
2.合理施肥:根据韭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避免过度施肥。
3.控制灌溉量:避免土壤过于潮湿或缺氧,保持适度湿润。
4.使用生物制剂:如三唑酮、茶多酚等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病菌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四、如何选择优质韭菜
选择优质韭菜,不仅要看外观,还要看品质。一般来说,优质韭菜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颜色鲜绿:韭菜应该是非常新鲜的,颜色鲜绿。
2.叶片挺直:韭菜的叶片应该是挺拔、挺直的,没有弯曲或折叠。
3.叶片肥厚:韭菜的叶片应该是肥厚而有弹性的,不应该出现软弱无力的情况。
五、大棚韭菜灰霉病相关问题解答
1.大棚韭菜灰霉病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大棚韭菜灰霉病主要对韭菜的生长和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影响。
2.如何判断大棚韭菜是否感染了灰霉病?
可以通过观察韭菜叶片上是否出现灰白色的霉斑,叶片逐渐变黄、变脆等症状来判断。
3.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菌等因素有关。
4.如何预防和治疗大棚韭菜灰霉病?
可以采取增加通风口、合理施肥、控制灌溉量、使用生物制剂等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5.如何选择优质的韭菜?
可以从颜色、叶片挺直、叶片肥厚等方面进行选择。
问答拓展:早上好,请老师们看看韭菜上面有白点是咋回事
图片清晰度不够好,一,蓟马危害。二散裂,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俗称“白点”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冬春低温、多雨年份危害严重。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枯死、腐烂,不能食用,直接影响产量。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农药之一进行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举碧液,50%速克灵,50%农利灵10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正掘举性粉剂400倍液。以上药剂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问答拓展:大棚韭菜上面出现小白点什么情况
是灰霉病。
发病初期,如果叶片正反面出现白色或者淡灰色的白色小斑点,则是白点型灰霉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白点叶片尖端会向下扩展成梭形或椭圆形。遇到潮湿环境,会长出灰褐色霉层。
干尖型灰霉病通常在韭菜的收割处开始腐烂。病叶的尖端最初呈现水浸状,然后转变成淡绿色和灰褐色。后期也会长出灰色霉层。
湿腐症状大多发生在采收后的作物粗漏竖上,环境湿度高的时候易发搜凯病。叶子是呈现水浸状,逐渐变成深绿色。枯叶表面长出灰色或者灰绿色的霉层,散发出腐烂气味。
种植地要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的的田块,合理密植。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晒茬培土可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另外,在韭菜收获后,都要把田块中残留的病残体彻底彻底清除,岩大然后集中深埋。
扩展资料
韭菜种植的注意事项
1、在韭菜的生长过程中,控制好温度和湿度都非常重要,夏季要注意降温和排水、浇水,大棚种植可以通过修建遮阳网进行降温。冬季大棚可以铺盖草苫保温。
2、菜收割次数不宜过于频繁,春季建议控制次数在三次左右,夏季停止,目的就是养根。秋季收割次数可以两次左右。注意种植四到五年的韭菜要考虑倒茬。
问答拓展:韭菜种植以后叶片有好多白点,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
韭菜叶片上有好多白点是因因为韭菜得了灰霉病。
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温度15℃~21℃、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发病重,相对湿度低于60%发病轻或不发病。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且湿度大,发病重。早春或秋末冬初遇连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该病易流行。
治疗措施: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湿度过大,是防治该病的关键。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在中午前后通风降湿。对已发生病害的大棚,可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已经发生病害可用哈茨木霉菌(真菌清)连喷两次可以治愈。在韭菜没有得病时每7天熏1次药,可预防发病。
扩展资料:
韭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
韭菜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的病害类型,具有容易爆发流行的病害特征。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韭菜从零星出现灰霉病点到蔓延全地只需2-9天的时间,如果防治不返山及时,会在短期内迅速造毁早成韭菜大面积的腐烂死亡。
从韭菜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上来说,病害菌可以寄生在地表下15-20公分的土壤中、田间的病枝残体以及鳞茎表面进行越冬,到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病纤世雀菌孢子会大量繁殖,主要侵害韭菜的新生组织(如幼嫩的叶片和根系)而发病,它主要通过气流、雨水、浇水、农机具以及田间农事劳动进行传播蔓延,而且对于发生灰霉病的地块,田间的病害菌可以长期累积、反复发病危害。
从韭菜灰霉病的温湿度环境上来说,病菌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它喜欢生活在高湿、冷凉的环境中,最适合的繁殖环境是15-21度,最有利的发病温湿度是15-30度的温度和85%以上的湿度,当温度达到15度以上、湿度达到75%左右即可发病,但当温度达到22-28度、湿度达到90-95%以上时,便会大面积的爆发流行,但当温度低于15度或者湿度低于60%以下时,灰霉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减少、病害情况会大幅减轻。
从韭菜灰霉病的发病时间上来说,对于露地种植的韭菜来说,在温凉多雨的春季和秋季最容易感染病害;而棚室和保护地种植的韭菜,在低温高湿的11月-次年5月最容易发生病害,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开始发病危害,到次年1-2月达到病发高峰期,发病危害期高达5-6月之久。
韭菜长期重茬种植,会导致田间土壤中的病害菌持续增加、病情逐年加重。一般来说,同一块地连种韭菜2-3年,就应当及时进行轮茬种植,轮茬作物可以选择十字花科、葫芦科作物,但一定要避免与韭菜、洋葱、大蒜、大葱等作物连种,以防导致交互感染病害、加重病害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韭菜灰霉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