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云杉梢锈病防治方法 云杉梢锈病防治方法是什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98 次
云杉梢锈病防治方法 云杉梢锈病防治方法是什么

云杉梢锈病是一种常见的云杉病害,会对云杉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治云杉梢锈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以及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

云杉梢锈病的预防和控制

一、加强病害监测

及时发现云杉梢锈病的病害状况,对病害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

二、加强病害预防

采用药剂喷洒、修剪、清理病株、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预防措施,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

三、加强病害治疗

及时采用药剂喷洒、修剪、清理病株等方法,对云杉梢锈病进行治疗。

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

一、选择耐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云杉品种,提高其抗病能力。

二、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增加云杉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病能力。

三、加强管理

加强云杉的管理,定期修剪、清理病株、除草、松土等,提高云杉的生长环境,增强其抗病能力。

四、提高栽培技术

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如避免过度密植、合理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

云杉梢锈病防治常见问题


问题一:云杉梢锈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云杉梢锈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叶针变黄、针尖变红、针叶脱落、枝梢枯死等。

问题二:云杉梢锈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云杉梢锈病的病原体是云杉梢锈菌。

问题三:云杉梢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云杉梢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病害监测、加强病害预防、加强病害治疗和提高云杉的抗病能力等。

问题四:云杉梢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云杉梢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水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问题五:云杉梢锈病的发病季节是什么时候?

云杉梢锈病的发病季节一般为春季和秋季。

相关拓展:

问:花卉苗木锈病的防治方法

花卉苗木锈病是花卉和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病。
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卉苗木。
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死苗,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特点
病株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在叶、茎等部位先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扩大成锈褐色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黄褐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
有的呈橘红色到黑色小粉堆,为冬孢子堆。
有的呈蜜***到暗褐色点或粒状,为性孢子器。
综合防治
(一)严格检疫。
许多树木枝干锈病是检疫对象,应从无病区引进苗木,从无病母株上采集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
(二)选育抗病品种。
花卉苗木种类和品种抗锈病能力有明显差异。
选育抗锈病花卉苗木品种是防治锈病经济有效的途径。
(三)减少菌源。
防治转主寄生的锈病,可将观赏植物与转主寄主植物严格隔离,如海棠、苹果、梨等与转主寄主柏树要相隔5公里,杜鹃与云杉、铁杉、紫菀等不能混植。
防治单主寄生的锈病,在秋末到翌年早春或植物休眠期,彻底清扫园内落叶、落果和枯枝等有病虫潜伏的植物残体,生长季要经常除去病枝叶集中处理,可减少菌源。
在孢子堆将飞散时施药预防。
(四)加强养护管理。
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抗病能力,做好土壤改良,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地肥力,整理好园地灌排系统。
选用健壮、无病虫枝作插条、接穗等无性繁殖材料,严格除去病菌。
控制种植密度,不宜过密。
及时排除积水,科学施肥,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不偏施氮肥。
经常修剪整枝,除去病虫枝和弱枝,使园内通风透光良好;设施栽培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室内湿度。
(五)药剂防治。
秋末到翌年萌芽前,在清扫田园、剪病枝后再施药防治,可喷2-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五氯酚钠加石硫合剂混合液。
防治转主寄主柏树上的锈病,应在早春3月上中旬喷药1-2次,杀死越冬菌源冬孢子。
在花卉苗木发病初期喷必菌鲨800-1000倍液,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2.25%的仙生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1500倍液。
防治锈病较新的药剂有喷克菌2000-3000倍液,12.5%的烯唑醇3000-4000倍液、43%的好力克4000-5000倍液、25%的富力库1000-1500倍液、25%的敌力脱1000-4000倍液。

问:云杉树叶发黄是怎么回事?

从辽宁桓仁和兴苗木专业合作社这些年的种植和移植红皮云杉的过程中也发现过这种现象。我认为你提到的边枝发白黄很可能是红皮云杉叶锈病。你看看是否符合下面的症状:一般6月下旬红皮云杉当年生嫩叶上出现淡***的段斑,其上成行排列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小点顶部有淡***密滴珠。数日后在性孢子器之间或对面,产生桔***微隆起椭圆形,或长条状锈孢子器。病叶逐渐变为淡***,密生桔***锈孢子器,发病严重的林分远望整个树冠呈现一片枯***。锈孢子器成熟后,包被膜陆续破裂,飞散出***粉状的锈孢子,9~10月份病叶干枯脱落。
  云杉叶锈病分布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四川、河北、山西、山东、台湾、青海等省(区),天然幼壮云杉林、人工云杉幼林,以及苗圃1~4年生的云杉幼苗都容易患此病。幼林重病株次年延迟发芽或不发芽,枝梢长度逐年缩短,生长衰退。
  如果符合我上面描述的症状,那么主要的病原有:杜鹃金锈菌(ChrysomyxarhododendriDeBary)是长循环型生活史转主寄生锈菌。在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寄生在红皮云杉当年新叶上,偶尔也生在鱼鳞云杉上。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阶段寄生在兴安杜鹃叶上。
  性孢子器生于嫩叶皮层下,黄褐色丘形小点,直径0.15~0.24mm,高0.1~0.13mm,内含受精丝和性孢子,其顶部分泌蜜汁。性孢子为长椭圆形。无色,大小为5.1~8.3μm×3.1~4.6μm。
  锈孢子器桔***,扁长柱形,长0.5~1.1mm,宽0.3~0.5mm,高0.8~1.2mm,锈孢子卵圆形,桔***,串生,大小为20.3~27.5μm×16.8~22.4μm。表面具有疣,电镜下可见表面分为疣区和光滑区,疣呈塔形,平顶刺疣,光滑区似“U”胡纯字型,占孢子表面积约1/4~1/3左右。
  夏孢子堆散生或密集生于叶背表皮下,后外露,尖塔形,有似包被。基部直径0.3~1.5mm,高1.2~2.0mm。夏孢子广卵形,桔***,串生,具疣,大小为21.2~28.7μm×17.0~21.5μm。
  冬孢子堆扁圆形,初生于叶表皮下后外露,棕红色,直径0.3~0.5mm,有的相连汇合成大冬孢子堆。冬孢子单细胞,无色、光滑,短圆柱形,串生,大小为10~20μm×10~16μm。冬孢子串链长达40~80μm,松散地连合成堆。
  担孢子鲜***,不规则圆形,表面具有短平顶疣,疏密不均,大小为22.0~24.7μm×16~21μm。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病原菌以夏孢子阶段的菌丝在常绿灌木兴安杜鹃叶上越冬,病部叶表面呈暗棕红色病斑,第二年春逐渐发育。5月下旬~6月上旬,形成微隆起暗棕红色冬孢子堆。6月中、下旬冬孢子成熟,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传播,侵染云杉当年生嫩叶。云杉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发病显症状。7月中旬至8月下旬,锈孢子器陆续成熟破裂,释放锈孢子。锈孢子随风传播,侵染兴安杜鹃。在叶背产生桔***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飞散重复侵染杜鹃。秋末,以夏孢子阶段菌丝过冬。
  2.流行条件:此病原菌在我国是1928年在辽宁省凤凰山首次发现,现分布全国10个省份,但都未引起云杉叶锈病流行成灾。由于阔叶红松林大量采伐,寄主红皮云杉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的比例大量增加,中间寄主兴安杜鹃大量繁殖遍山分布。病原菌经过几十年,也大量积累,因此具备了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终于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云杉叶锈病进一步发展蔓延流行成灾。
  3.病害与光照的关系:天然红皮云杉幼、壮林,尤其是分布在公路两侧平坦、河谷地上,受光照时间较长的云杉林分病重,可能是云杉属阴性树种不宜长日照,致使抗病力减弱。
  4.病害与林分类型的关系:云杉纯林比各种云杉混交林发病重,一般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幼林比壮龄林重。
  鱼鳞云杉比红皮云杉有较强的抗病性,天然鱼鳞云杉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1.清除中间寄主减少侵染源:在兴安杜鹃开花后,及时连根铲除,特别是苗圃附近。
  2.营造云杉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
  3.苗床上用塑料薄膜做拱棚,直接阻隔病原菌的侵染裤塌咐,侵染期过后撤除拱棚,可以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4.苗圃和人工幼林在侵染期内,及时喷药剂防治,可用97%敌锈钠0.25%的药液,加上0.2%洗衫缺衣粉或20%的粉锈宁200倍,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云杉春天移植的很好秋天怎么树叶发黄干枝

从辽宁桓仁和兴苗木专业合作社这些年的种植和移植红皮云杉的过程中也发现过这种现象。你的问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树假活,另一种是树得病了。第一种情况,可能是春天树木移植时根部密封性不好,或者根部下面有空洞,导致树慢慢死亡。第二种情况,我认为你提到的边枝发白黄很可能是红皮云杉叶锈病。你看看是否符合下面的症状:一般6月下旬红皮云杉当年生嫩叶上出现淡***的段斑,其上成行排列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即病原菌的性孢子器,小点顶部有淡***密滴珠。数日后在性孢子器之间或对面,产生桔***微隆起椭圆形,或长条状锈孢子器。病叶逐渐变为淡***,密生桔***锈孢子器,发病严重的林分远望整个树冠呈现一片枯***。锈孢子器成熟后,包被膜陆续破裂,飞散出***粉状的锈孢子,9~10月份病叶干枯脱落。
  云杉叶锈病分布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四川、河北、山西、山东、台湾、青海等省(区),天然幼壮云杉林、人工云杉幼林,以及苗圃1~4年生的云杉幼苗都容易患此病。幼林重病株次年延迟发芽或不发芽,枝梢长度逐年缩短,生长衰退。
  如果符合我上面描述的症状,那么主要的病原有:杜鹃金锈菌(ChrysomyxarhododendriDeBary)是长循环型生活史转主寄生锈菌。在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阶段寄生在红皮云杉当年新叶上,偶尔也生在鱼鳞云杉上。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阶段寄生在兴安杜鹃叶上。
  性孢子器生于嫩叶皮层下,黄褐色丘形小点,直径0.15~0.24mm,高0.1~0.13mm,内含受精丝和性孢子,其顶部分泌蜜汁。性孢子为长椭圆形。无色,大小为5.1~8.3μm×3.1~4.6μm。
  锈孢子器桔***,扁长柱形,长0.5~1.1mm,宽0.3~0.5mm,高0.8~1.2mm,锈孢子卵圆形,桔***,串生,大小为20.3~27.5μm×16.8~22.4μm。表面具有疣,电镜下可见表面分为疣区和光滑区,疣呈塔形,平顶刺疣,光滑区似“U”字型,占孢子表面积约1/4~1/3左右。
  夏孢子堆散生或密集生于叶背表皮下,后外露,尖塔形,有似包被。基部直径0.3~1.5mm,高1.2~2.0mm。夏孢子广卵形,桔***,串生,具疣,大小为21.2~28.7μm×17.0~21.5μm。
  冬孢子堆扁圆形,初生于叶表皮下后外露,棕红色,直径0.3~0.5mm,有的相连汇合成大冬孢子堆。冬孢子单细胞,无色、光滑,短圆柱形,串生,大小为10~20μm×10~16μm。冬孢子串链长达40~80μm,松散地连合成堆。
  担孢子鲜***,不规则圆形,表面具有短平顶疣,疏密不均,大小为22.0~24.7μm×16~21μm。
  发生规律
  1.侵染循环:病原菌以夏孢子阶段的菌丝在常绿灌木兴安杜鹃叶上越冬,病部叶表面呈暗棕红色病斑,第二年春逐渐发育。5月下旬~6月上旬,形成微隆起暗棕红色冬孢子堆。6月中、下旬冬孢子成熟,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传播,侵染云杉当年生嫩叶。云杉在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发病显症状。7月中旬至8月下旬,锈孢子器陆续成熟破裂,释放锈孢子。锈孢子随风传播,侵染兴安杜鹃。在叶背产生桔***夏孢子堆,夏孢子成熟飞散重复侵染杜鹃。秋末,以夏孢子阶段菌丝过冬。
  2.流行条件:此病原菌在我国是1928年在辽宁省凤凰山首次发现,现分布全国10个省份,但都未引起云杉叶锈病流行成灾。由于阔叶红松林大量采伐,寄主红皮云杉天然更新和人工更新的比例大量增加,中间寄主兴安杜鹃大量繁殖遍山分布。病原菌经过几十年,也大量积累,因此具备了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终于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云杉叶锈病进一步发展蔓延流行成灾。
  3.病害与光照的关系:天然红皮云杉幼、壮林,尤其是分布在公路两侧平坦、河谷地上,受光照时间较长的云杉林分病重,可能是云杉属阴性树种不宜长日照,致使抗病力减弱。
  4.病害与林分类型的关系:云杉纯林比各种云杉混交林发病重,一般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幼林比壮龄林重。
  鱼鳞云杉比红皮云杉有较强的抗病性,天然鱼鳞云杉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1.清除中间寄主减少侵染源:在兴安杜鹃开花后,及时连根铲除,特别是苗圃附近。
  2.营造云杉与其他树种的混交林。
  3.苗床上用塑料薄膜做拱棚,直接阻隔病原菌的侵染,侵染期过后撤除拱棚,可以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4.苗圃和人工幼林在侵染期内,及时喷药剂防治,可用97%敌锈钠0.25%的药液,加上0.2%洗衣粉或20%的粉锈宁200倍,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山楂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锈病,主要侵染叶片,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

一般在发生初期,可用戊唑醇2000倍,氟硅唑2500倍,氟环唑2000倍,丙环唑2000倍,苯醚甲环唑2000倍等加嘧菌质或者吡唑醚菌酯等加磷酸二氢钾喷雾。

问:苹果的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锈病又称赤星病,羊胡子,羊皮疔,苹桧锈病防治方法:①铲除转主寄主彻底砍除5千米内桧柏,龙柏等树②铲除越冬病菌如不能铲除桧柏,冬季除去桧柏树上的菌瘿,集中烧毁③喷药保护在苹果树芽萌动至幼果拇指大时,在桧柏上喷1~2癇e石硫合剂1~2次苹果树上喷药1~2次杀菌剂可选用1∶2∶200波尔多液;20%萎锈灵乳剂200~400倍液;40%福美砷500~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