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的主要作用是封地 乙草胺的用途
乙草胺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可用于田间作物的防除,其主要作用是封地。乙草胺能在作物生长期内,通过叶面和根系吸收,阻断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一、乙草胺的化学特性
乙草胺的化学名称为N-(2-甲基-4-氯苯基)-N-(2,2,2-三氟乙基)-3-(甲基硫基)-丙胺,化学式为C13H16ClF3N2S。乙草胺是一种淡***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溶于水的特性。
二、乙草胺的使用方法
乙草胺的使用方法通常是通过喷洒或浇灌的方式,将其溶于水中,然后均匀地喷洒或浇灌在杂草生长的地方。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作物产生伤害,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三、乙草胺的优点
乙草胺具有广谱、高效、快速、持久的特点,能有效地控制各种杂草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乙草胺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土壤微生物和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四、乙草胺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对作物产生伤害;
2.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避免与人体接触,如误食或皮肤接触应及时清洗;
4.存放时应密封、防潮、防晒,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五、乙草胺的主要作用是封地,那么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呢?
1、乙草胺的封地作用是什么?
乙草胺的主要作用是封地,其通过阻断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杂草无法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2、乙草胺对作物有影响吗?
乙草胺可以通过叶面和根系吸收,但在正确使用下,不会对作物产生伤害。
3、乙草胺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乙草胺的使用方法通常是通过喷洒或浇灌的方式,将其溶于水中,然后均匀地喷洒或浇灌在杂草生长的地方。
4、乙草胺的优点有哪些?
乙草胺具有广谱、高效、快速、持久的特点,能有效地控制各种杂草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乙草胺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土壤微生物和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5、乙草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避免对作物产生伤害,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与人体接触,存放时应密封、防潮、防晒,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相关拓展:
问:乙草胺的正确使用方法
乙草胺需要等到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齐苗后再使用,结合间苗留苗浅锄一遍,通常一亩的用药量为150ml,需要兑水90斤,在使用时要注意严格按照说明,不能随意增大用量,同时在药剂喷洒的前后,要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确保药效。
乙草胺怎么正确使用
等到玉米、棉花、大豆、则数花生、白菜等作物齐苗后,结合间苗留苗浅锄一遍,然后使用乙草胺,通常一亩的用药量为150ml,需要兑水90斤,搅拌均匀后进行喷洒。
乙草胺适用的作物
乙草胺适合用于大豆、甘蔗、马铃薯、玉米、油菜等作物,可以用来防治千金子、牛筋草、马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多年生杂草没有效果,并且不适合用于水稻、黄瓜、菠菜、高粱等作物。
乙草胺的作用
乙草胺是除草剂,通过阻碍蛋白孙派首质的合成来抑制细胞的生长,从而让杂草的幼芽或幼根停止生长,最后死亡,此药剂具有使用简单、价格便宜、应用范围广、效果好等特点。
乙草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乙草胺有很高的活性,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药剂,不能随意增大用量,同时在药剂喷洒的前后,要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的状态,确保药效,此外乙草胺具有可燃性,不能保存羡贺在高温的环境中。
问:请问各位专家乙草胺有什么作用
乙草胺可被植物的幼芽吸收,如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后向上传导。种子和根也吸收传导,但吸收量较少,传导速度慢。出苗后主要靠根吸收向上传导。乙草胺进入植物体内可抑制蛋白酶的生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如果田间水分适宜,幼芽未出土即***死;如果土壤水分少,杂草出土后随土壤湿度增大,杂草吸收药剂后而起作用。禾本科杂草受害后表现为心叶卷曲萎缩,其他叶皱缩,整株枯死。阔叶杂草叶皱缩变黄,整株枯死。乙草胺橡镇在土壤有机质6%以下时,用量主要受土中梁壤黏粒的影响,在土壤有机质6%以上时,有机质吸附量增加,明显影响药效,用量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加梁培粗大。来源于农医生
问:扑草净乙草胺能用在小豆,饭豆地封地吗?
扑草净乙草胺,不能用在小豆、饭豆地封地。扑草净,一般指扑乙悬浮剂。
扑乙悬浮剂,本品应是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
扑乙悬浮剂是由扑草净和乙草胺加工而成的复配除草剂,生物活性较高,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除草剂,通过在植物体内干扰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停止生长。扑草净是选择性内吸传导性除草剂,可从根部或茎叶传导至绿色叶片,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发挥药剂效应,对花生田马唐、牛筋草、马齿苋等各种杂草防治效果显著。
扑草净是三嗪类除草剂之一,是在三嗪环上用硫甲基将第三个氯原子取代,这使它不仅保留了三嗪除草剂除草谱广,药效长等优点,而且克服了对农作物的药害,使用范围增加,除玉米、高粱外,也可使用于小麦、棉花、大豆、花生、薯类、甘蔗、蔬菜和水果等。
扑草净内吸选择性除草剂。可经根和叶吸收并传导。对刚萌发的杂草防效最好,除草谱广,可防除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扑草净属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从根部吸收,也可从茎叶渗入体内,运输至绿色叶片内抑制光合作用,杂草失绿逐渐死掉,其选择性与植物生态和生化反应的差异有关,对刚萌发的杂草防效最好。扑草净水溶性较低,施药后可被土壤黏粒吸附在0至5cm表土中,形成药层,使杂草萌发出土时接触药剂。持效期20至70d,旱地较水田长,黏土中更长。应用作物较广。主要作用于大豆,花生,棉花,甘蔗等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扑草净使用方法:
扑草净是一种土壤处理剂,只有在杂草种子萌发期使用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扑草净用药量高低与气候、土壤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最佳使用量请向当地农科技术部门或公司咨询,在施药后半月不要任意松土等农事活动,一面破坏药层影响药效。
扑草净一定要掌握施药量和施药时间,否则易引起药害,在有机质含量低的沙质土壤上容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喷雾器具使用后一定要清洗干净,以防以后使用有残留混合降低以后使用的农药药效或产生药害。
大蒜田用扑草净化除能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一般每亩用50%扑草净悬浮剂100至125克加水30至40千克喷雾,要求用药时土壤墒情好,喷雾均匀,不可随意增加用药量,沙土地使用应适当减少用药量。
扑草净在气温超过30°C时使用容易产生药害,但大蒜喜冷凉,播种期温度相对较低,正常使用该药一般不会出现药害。
其他作物使用方法
1、棉花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至150克或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毫升与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混用,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于地表,或混细土20公斤均匀撒施,然后混土3cm深,可有效防除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
2、花生、大豆、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至15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土表。
3、谷子播后出苗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30公斤,土表喷雾。
4、麦田于麦苗2至3叶期,杂草1至2叶期,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至100克,对水30至50公斤,作茎叶喷雾处理,可防除繁缕、看麦娘等杂草。
5、胡萝卜、芹菜、洋葱、茴香等在播种时或播种后出苗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公斤土表均匀喷雾,或每亩用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克与25%除草醚乳油200毫升混用,效果更好。
6、果树、茶园、桑园使用
在1年生杂草大量萌发初期,土壤湿润条件下,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250至300克,单用或减半量与拉索,丁草胺等混用,对水均匀喷布土表层。
7、水稻,施药时田间保持3至5cm浅水层,施药后保水7至10天。水稻移栽后20至25天,眼子菜叶片由红变绿时,北方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65至100克,南方用25至50克,拌湿润细土20至30公斤撒施。水层保持同前。
问:玉米苗后除草剂有封地作用嘛?
玉米苗后除草剂没有封闭作用。一、苗前除草
所谓苗前除草,指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洒的除草剂,即农民常说的“封地除草剂”。
这个阶段可以使用除草剂:乙草胺+莠去津。
用法:每亩地使用38%莠去津300毫升+90%乙草胺100毫升,兑水50升进行喷洒。
需要注意的是:除草前,适当浇水以让土壤湿度增大,因为如果土壤不够湿润,则不利于杂草萌发,喷洒除草剂后效果就不佳。同时,由于除草剂具有药效期,且苗期除草用药时间较早,一旦药效过去,杂草便会迅速长出,需重复多次补喷,有点费时费力。同时,苗前除草容易引发药害,造成玉米幼苗叶片发黄和伤根。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将面前除草作为防治杂草的重点,而是逐渐被苗后除草代替。
二、苗后除草
玉米苗后除草最佳时间,一般在出苗后2-5叶期前进行,一方面除草效果好,可以有效消灭幼苗期的杂草,同时安全性也较高。一般来说,杂草在喷施后5-7天变黄,18-20天内枯萎死亡。
这个阶段可以使用的除草剂:烟嘧磺隆+莠去津。
用法:在玉米幼苗1-3叶期(此时杂草1-2叶期)、玉米幼苗3-5叶期(杂草2-5叶期),喷施4%烟嘧磺隆100-120毫升+53%烟嘧莠去津悬浮剂90-150克,可以有效防除常见的禾木科、阔叶型杂草。
需要注意:(1)苗后除草时机要恰当,2-5叶期前效果最好,若到了6-9叶期才进行,则引发药害的风险较高。(2)喷施除草剂7-10天内,不宜喷施有机磷的农药,以免影响除草效果。(3)如果在玉米中后期除草,不宜使用草甘膦类除草剂。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