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小麦麦锈病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048 次
小小麦麦锈病防治方法

小小麦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小麦麦锈病的防治方法,并探讨它们的有效性。

一、加强土壤管理

小麦麦锈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因此加强土壤管理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手段。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将土壤中的病菌消灭。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缺水等情况,因为干旱会导致小麦叶片干燥,从而容易受到麦锈病的侵袭。还应该注意控制土壤中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PH值,这样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二、选择抗病品种

小麦麦锈病的发生与小麦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措施。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抗麦锈病的小麦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麦锈病的发生。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并结合当地的防病措施进行种植。

三、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和控制小麦麦锈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等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在施肥时应该注意合理搭配各种营养元素,避免单一施肥或者过量施肥。同时,还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四、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小麦麦锈病的重要手段。要注意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避免病虫害对小麦的侵袭。还应该注意田间通风,避免湿度过大,从而减少麦锈病的发生。

五、加强监测和预警

加强监测和预警是预防和控制小麦麦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定期对小麦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变化。同时,还要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出现的病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影响。

通过加强土壤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加强监测和预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小麦麦锈病的发生。麦锈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防治水平。

相关问题:


1、小麦麦锈病是什么?

小麦麦锈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小麦麦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麦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或橙色的条纹,叶子逐渐变黄,叶尖逐渐枯死。

3、小麦麦锈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麦锈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加强土壤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加强监测和预警等措施。

4、如何选择抗病品种?

在选择抗病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并结合当地的防病措施进行种植。

5、为什么要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可以避免杂草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影响,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湿度过大对小麦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麦类的锈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小麦锈病俗称“瞎并黄疸病”,包括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和小麦秆锈病,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广为害最重的一类病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②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③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①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60克拌种50千克;或每亩50千克种子,用15%羟锈宁粉剂50~100克或25%羟锈磨神迹宁粉剂30~6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千克种子用药60克拌种注意:务必干拌,并充分搅拌均匀同时要严格控制药量,否则浓度稍大就会影响出苗②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进行局部喷药控瞎喊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亩或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亩;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5~30克/亩,兑水50~75千克喷雾,或兑水10~15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份,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

问: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

化控:种衣剂可采用三唑酮、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种量0.2%,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种量0.06%。发病初期可喷施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三唑酮1000倍液。
农业防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田间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适时适量追肥等。
1.化学控制。拌种处理:播种前用粉锈宁拌种,控制秋苗发病率,减少越冬菌源数量,推迟春季小麦叶锈病流行。也可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种子量0.2%,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种子量0.06%。
2.早发:每10-20天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共1-2次。也可以用三唑酮1000倍液防治,每隔10-2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较好。
2.农业控制。因地制宜选育和推广抗病(耐病)良种(1)多品种合理搭配、轮换种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大面积种植,以延缓和防止病原菌新生理小种的出现导致品种抗病性下降。(2)近年新育成的抗叶锈病冬小麦品种有京东1号和8号、京河3号、京411、北农白、皖麦26号、27号和28号等。春小麦品种有垦九5号、龙脉23号、龙辐麦7号、蒙麦30号、静音1号、龙春8139和丁奉3号
2.加强栽培防病措施(1)田间精耕细作,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冬菌源。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除当地越冬菌源。(2)在秋苗容易发生小麦叶锈病的地区,应晚播,可有效降低秋苗发病率,减少越冬菌源。
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方法(3)合理密植,提高根系活力,适当适时追肥,避免氮肥过量和迟施。(4)小麦叶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应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溉,可以补充大量锈病破坏叶片蒸发的水分,减少产量损失。

问: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最佳时间

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最佳时间在2月份,从发芽期开始选好农药品种使用。

在梨树萌芽期的时候开始喷第1次药,然后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药,连续喷3次,如果当年雨水比较多就应该适当增加喷药次数。药剂选用20%粉锈宁乳油1500倍液加上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上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次,但要注意交替用药,就基本可以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梨树锈病的原因:

春季梨树萌芽展叶时,如有降雨,温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就会有大量的孢子飞散传播,孢子与梨树的接触,对发病轻重有很大关系。梨的不同种和品种对锈病的抵抗力差异较大,一般中国梨最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最抗病。

梨树锈病的防治方法:

梨树落花后的喷药预防,这是防治梨锈病的关键。梨树落花后的喷药预防是防治梨锈病的关键。梨患上锈病会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危害性大,应注意防治。在防治中及时清除转主寄主,并铲除越冬病菌,在梨树萌芽期喷施三唑酮乳油或三唑酮乳油、硫黄胶悬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还应注意:

尽量选择距离梨园五公里处,没有桧柏、龙柏树的地方种植。在梨树发芽之前,在桧柏和龙柏树上喷洒药剂。5—6月若是连续干旱天气,需要及时浇水增加湿度。秋季梨树落叶之后,需及时修剪梨树的病枝和僵果,然后集中烧毁。梨树发芽后有降雨,需及时喷洒对应药物,控制孢子的产生。

问:谷子锈病防治方法有哪些?


防治方法:(1)选用抗锈品种。抗镑品种如朝425、豫谷11、复1等能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2)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剂包衣,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性按种子重量的2%拌种,能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植株抗锈病能力。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800~1000倍液稀释液,或喷洒40%氟硅唑乳油9000倍液。当病叶率达1%~5%时,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喷药,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喷药,也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