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993 次
小麦条锈病发生原因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到一些逆境环境的影响,例如干旱、高温、低温等,同时也与小麦种植方式、品种、土壤、施肥等方面有关。

一、逆境环境的影响

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环境的影响,会导致小麦免疫力下降,易受到条锈菌的侵染,从而引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例如,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免疫力会降低,同时条锈菌也会更容易侵入小麦体内,引起病害发生。高温和低温也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小麦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加剧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二、种植方式、品种、土壤、施肥等方面的影响

小麦种植方式、品种、土壤、施肥等方面也会影响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例如,种植密度过大、连作年限过长、品种抗病能力差、土壤缺乏养分等都会使小麦的免疫力下降,易受到条锈菌的侵染,引发病害发生。

三、拓展问题


1、小麦条锈病如何预防和控制?

预防和控制小麦条锈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及时喷药等。例如,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可以减少小麦遭受逆境环境的影响,提高其抗病能力;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及时喷药可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小麦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会导致小麦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例如,小麦叶片受到条锈菌侵染会变黄、干枯,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同时,小麦受到条锈菌侵染后,其蛋白质含量和品质也会降低。

3、小麦条锈病在不同地区发生的原因有何不同?

小麦条锈病在不同地区发生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是由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种植方式、品种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一些干旱地区,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较为严重,易受到条锈菌的侵染,从而引发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而在一些土壤养分丰富的地区,小麦生长过程中养分供应过多,易导致小麦免疫力下降,加剧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4、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有哪些?

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包括条锈菌、叶锈菌和黑穗菌等。其中,条锈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侵染小麦叶片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干枯,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5、如何识别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小麦叶片出现***或橙***条状斑点,随着病情加重,这些斑点会扩大、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同时,小麦条锈病的病叶表面会出现橙***的粉状物质,这是条锈菌的孢子。

6、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频率和范围如何?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与气候、土壤、种植方式、品种等因素有关,不同地区发生的频率和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麦条锈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在南方地区发生的频率较低。

7、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对环境有何影响?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喷药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过度施肥可能会导致土壤养分过量,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在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相关拓展:

问: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防治时间:小麦条锈病的哪汪乱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手段包括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合理施肥、培育壮苗等。化学防治手段包括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以及大田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陵颂宁乳油喷洒。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时间和方法

1、防治时间

小麦条锈病自小麦出苗至成熟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佳防治时期在播种前和春季返青后3月底以前,各地区稍有差异,发病率达到5%时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佳时间。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品种;合理选择播种时间,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与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高峰期避开;合理施肥,培育壮苗,避免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的发生;严密监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掌握有关种植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技术等。

(2)化学防治:对种子进行药剂包衣或拌种处理,常用于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醇和戊唑醇等。大田则采用喷药防治,当小麦条锈病的病叶率为1-2%时,可用丙环唑乳油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乳油喷洒。若病情严重,可在10天后进行第2次喷药,做到“发现一片、控制全田”。注意选用高效、低毒、低风险药剂,以降低环境污染。

二、小麦条锈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小麦条锈病由条形柄锈菌引起,李档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结露、下雨和降雾等。

2、条形柄锈菌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温度较低,其中菌丝生长和夏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15℃;夏孢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2-3℃,最高温度20-26℃,最适宜温度7-10℃;侵入适宜温度9-12℃。

问:小麦扬花期喷什么药治条锈病,小麦条锈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0度-25度,相对湿度毕缺大于90%,遇连阴雨天气条件下易流行颤消。)小麦返青拔节期防治,使用苯醚甲环唑,或戊唑醇,或烯唑醇,或戊唑.咪鲜胺,或氟硅.多菌灵,或苯甲.丙环唑,或氟硅唑,或腈菌唑,或苯甲.嘧菌酯,或56%嘧菌酯.百菌手洞辩清等+氨基酸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交替进行防治。小麦锈病造成春季流行的条件为:①大面积感病品种的存在;②一定数量的越冬菌源;③3—5月的雨量,特别是3、4月的雨量过大;④早春气温回升较早。

问:小麦锈病该怎么防治?

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症状与诊断:

(1)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三种锈病症状可根据其夏孢子堆和各孢子堆的形状、大小、颜色着生部位和排列来区分。群众形象的区分3种锈病说:“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2.药剂防治

(1)对秋苗常年发病较重的地块,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50公斤种子用要60克拌种。务必干拌,充分搅拌均匀,严格控制药量,浓度稍大影响出苗。

(2)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如果病叶率达到5%,严重度在10%以下,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40毫升,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15~3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或对水10~15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25%以上,严重度超过10%,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2-4倍浓度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