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腐病有哪些
此篇知识总结会给全国农友们说明“玉米茎腐病有哪些”的内容进行详尽讲授,希望对农资人们有所收获,快快收藏起来吧!
茎基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主要由腐霉菌和镰刀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植株上表现的症状就有所不同。其中腐霉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25℃,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26℃,在土壤中腐霉菌生长要求湿度条件较镰刀菌高。
症状:在玉米灌浆期开始根系发病,乳熟后期至蜡熟期为发病高峰期。从始见青枯病叶到全株枯萎,一般5~7天。
发病快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玉米。
茎腐病在乳熟后期,常突然成片萎蔫死亡,因枯死植株呈青绿色,故称青枯病。
先从根部受害,最初病菌在毛根上产生水渍状淡褐色病变,逐渐扩大至次生根,直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最后粗细根变成空心。根的皮层易剥离,松脱,须根和根毛减少,整个根部易拔出。
逐渐向茎基部扩展蔓延,茎基部1~2节处开始出现水渍状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随后很快变软下陷,内部空松,一掐即瘪,手感明显。节间变淡褐色,果穗苞叶青干,穗柄柔韧,果穗**,不易掰离,穗轴柔软,子粒干瘪,脱粒困难。
症状:主要危害中部叶茎和叶鞘,玉米10片叶时,叶梢上出现水渍状腐烂,病组织开始软化,散发出臭味。叶鞘上病斑呈不规则形,边缘浅红褐色,病健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为明显。
湿度大时,病斑向上下迅速扩展,严重时植株常在发病后3-4天后病部以上倒折,溢出黄褐色腐臭菌液。病菌存于土壤中病残体上,自植株的气孔或伤口侵入。
高温高湿,害虫为害造成伤口时发病严重。
以上两种病常混合发生,区分关键是看病组织是否有腐臭的菌液,如有,则为细菌型茎腐病。否则,为青枯型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规律:本病系真菌性土传病害,病原由几种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而致,如禾生腐霉菌、禾谷镰刀菌等。自然条件下病菌腐生能力均较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卵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
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致根茎腐烂并向地上茎基部发展而表现出多种症状。
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暴发成灾。
连作重茬、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虫害雹伤等都易加重病情。品种间抗病性上也有明显差异。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颈部腐烂,应该有恶臭。
发现拔掉处理深埋,可以用链霉素,叶枯唑,辛菌胺,中生菌素,噻菌铜,噻森铜,喹啉铜,氯溴异氰**酸,多粘类芽孢杆菌交替或者混合使用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间隔5天在连续喷施2到3次。
精选问答:
1、高抗茎腐病的玉米种有哪些?
级玉米品种:高抗2种以上茎腐病,=等于抗病能力90%以上,如“十星三号”,“安保丰九号”等。
上等玉米品种:对其中一种属于“高抗”,对另外一种“抗”或者“中抗”,=抗病能力3/4,如“洪雨7号”,“洪雨9号”。
中等玉米品种:只能对一种茎腐病“高抗”,对另外一种属于“感病”,=等于发病概率50%。
下等玉米品种:对2种茎腐病都属于低级抗性,=等于容易早衰,减产20%以上。
抗病等级分5等,只有“高抗”属于高抗>抗>中抗>感>高感。请注意,“抗”或“中抗”基本上等同于“容易发病
2、蔬菜茎腐病用什么药?
1、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酮乳油3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发病中期可用98%恶霉灵2000~3000倍灌根。
3、玉米茎腐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对制种玉米在抽雄时及时将发病雌雄株拔除。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发病株,集中烧毁或结合深翻土地而深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