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乙草胺在辣椒地上的应用 乙草胺喷到辣椒多久才恢复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577 次
乙草胺在辣椒地上的应用 乙草胺喷到辣椒多久才恢复

乙草胺是一种有效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中。在辣椒地上,乙草胺也拥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乙草胺的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一种烟碱类除草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干扰植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它主要通过抑制植物的脯氨酸合成途径,干扰植物的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二、乙草胺在辣椒地上的应用

乙草胺在辣椒地上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难以控制的草本杂草,比如狗尾草、一年生禾本科草本等。在辣椒生长的早期,适量喷洒乙草胺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杂草的生长,避免其对辣椒的影响。

三、乙草胺的使用注意事项

1.乙草胺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在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防护措施,穿戴好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具。

3.使用乙草胺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避免过度使用。

四、乙草胺在辣椒生产中的优势

1.乙草胺的作用范围广,能够有效地控制一些难以控制的草本杂草。

2.乙草胺的使用方法简单,喷洒即可,不需要耕作。

3.乙草胺对辣椒的影响较小,不会对辣椒的生长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五、乙草胺在辣椒生产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1.乙草胺对环境的影响如何?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在使用乙草胺时应当严格遵守使用说明,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2.乙草胺的使用量和浓度如何控制?

乙草胺的使用量和浓度是影响其除草效果的重要因素,过度使用可能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使用乙草胺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过度使用。

3.乙草胺的使用对辣椒品质是否有影响?

乙草胺的使用对辣椒的生长和品质影响较小,不会对辣椒的口感、色泽等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辣椒的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4.乙草胺的使用时机如何掌握?

乙草胺的使用时机应该在辣椒生长的早期,当草本杂草开始生长时就应该进行喷洒。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其对辣椒的影响。

5.乙草胺的副作用如何预防?

乙草胺是一种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时应当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在使用乙草胺时应当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避免过度使用,从而减少其副作用。

相关拓展:

问:乙草胺可以用于辣椒地苗床除草吗?

辣椒幼苗期侍兆颤抗逆性很差的,乙草胺有效药猜答层老败为1--3厘米,苗床由于经常浇水很容易使有效层扩大,容易产生药害的,建议用盖草能。

问:打了乙草胺可以种辣椒吗?

打了乙草胺可以种辣椒。

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中活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并可兼除凳雀搜部分鳄叶草。乙草胺单剂主要用于旱地,其复配制剂则大量而无影响地在水田应用。乙草胺是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的高效早田选择性芽前封闭除草剂,适合在大豆、玉米、花生、马铃薯、向日葵、油菜、芝麻、萝卜、甘蔗等农作物上使用,也可以在果园及其他豆科、茄科、菊科和伞形科作物上使用,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

防治对象

可防除稗、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苋、藜、繁缕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但对成株期杂草无效。

作用机理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掉。

使用方法

大豆田:大豆播前或播后芽前,每亩用90%乙草胺乳油0.05至0.07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至0.15升(南方地区);90%乙草胺乳油0.083至0.09升或50%乙草胺乳油0.15至0.2升(东北、华北、西北有机质含量6%以下地区);90%乙草胺乳油0.11至0.15升或50%乙草胺0.2至0.27升(有机质含量6%以上的东北区),每亩对水30至50千克,干旱可适当加大水量浅混土2至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碑草等效果显著。由于乙草胺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乙草胺可与嗪草酮或豆磺隆等现场桶混或用43%乙·氯乳油每亩186至248克或20%乙·氯可湿性粉剂20至40克。大豆播后枣历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对大豆无影响。

花生田: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岁汪油华北、华中地区170至200毫升,华南100至125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75至10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花生无影响。

玉米田:玉米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胶乳油东北地区每亩120至250毫升,其他地区100至150毫升,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至100毫升,喷液量30至50千克。土湿度适宜对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好。对防除阔叶杂草效果略低,可选用乙草胺与阿特拉津或嗪草酮混用,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

油菜田:油菜移载前或移栽活棵后做土壤处理。每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75至100毫升水30千克,对牛繁缕、碎米芥、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对油菜无影响。

水稻田:插秧田(30天以上大田秧)插后3至5天,稗草出土前至1.5叶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至15毫升,拌细沙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至5厘米,保持5至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神草及某些阔叶草。通常采用乙草胺与磺酰脲类的苄嘧磺隆混剂如苄·乙混剂或苄·乙·甲混剂,除草谱宽,一次性除草。

问:戊氧乙草胺能用于洋葱苗移栽后除草吗

小辣椒移栽前能用除草剂戊,氧,乙草胺,间隔一个星期左右。
  植物播后或移栽后用喷雾器施药,一般不超过3天,或在整地结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药。需要排水的地块,要预先开沟并将沟泥摊开摊平后再喷药。施药前土表宜充分整细整平,有大块土坷垃妨碍除草效果。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考虑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24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

问:打了乙草胺可以种植下年可以种植香瓜吗

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禾本科杂草通过幼芽吸收,阔叶草由根、幼芽吸收,干扰脂肪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长,杂草死亡。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2个月左右。乙草胺施药后10-20天开始发挥作用,施药后30-60天除草效果达到高峰,持效期约70-80天,90天后防效显著下降,这一药效期既保证杂草和作物主要竞争时期田间无杂草,又不致于对后茬产生不良影响。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小,主要保持在0-3cm的土层中。适用作物乙草胺可以广泛用于多种作物田。花生、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芝麻、萝卜、水稻、蔬菜、烟草、果树、豇豆、甘蓝、辣椒、茄子、番茄、冬瓜、西瓜、大白菜、蚕豆、薯类、大蒜。试验表明,对乙草胺耐性较强的作物有大豆、花生、玉米、烟草、菜豆、豌豆、芸豆、向日葵、蓖麻等,即使超过常用量的二倍量也无药害发生。对乙草胺中等耐药性的有棉花、小豆、芝麻及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伞形花科蔬菜。对乙草胺耐药性差的有水稻、高粱、黄瓜、菠菜等。试验表明,乙草胺以有效成分25-75g/亩,对十字花科(白菜、萝卜、花椰菜、甘蓝)、豆科(大豆、豇豆、菜豆)、茄科(番茄、辣椒、茄子)和烟草、菠菜是安全的;葱的田间用量以有效成分50g/亩为宜;胡萝卜、芹菜、洋葱以有效成分25g/亩为宜;葫芦科(西瓜、甜瓜、黄瓜、籽瓜)、高粱、水稻、菠菜对药剂敏感,出苗后生长受到抑制,大部分逐渐枯死,不宜施用。
防治对象
乙草胺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在常用剂量下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对多年生杂草无效。在推荐剂量下对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看麦娘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效果达90%以上;对藜科、苋科、蓼科、鸭跖草、菟丝子等阔叶杂草效果明显;且对马齿苋、铁苋、牛繁缕等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应用方法一般作物,播前土壤处理,用50%乳油100-160ml/亩,加水35-50kg/亩喷雾土表,干旱时可浅混土2-3cm,或加大喷药液量。玉米田,在玉米地使用乙草胺以防治单子叶杂草为主时,以50%乙草胺乳油75-100ml/亩为宜,于玉米播后第三天进行土壤喷雾处理,对水50kg/亩;对玉米幼苗安全,并表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如果是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亩用量应适当增加。剂量太高对玉米前期生长有药害,表现为叶片老化,植株矮小,生长缓慢,从而影响产量。大豆田,播前土壤处理、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50%乳油100-150ml/亩,对水50kg/亩喷施。一般施药应在大豆播后1-2天内进行,不宜将药液喷到发芽的大豆种子上。花生田,50%乙草胺防治花生地杂草以100ml/亩效果最佳,75ml/亩次之,125ml/亩除草效果也很好,但对花生前期有药害,影响花生的正常生长。亩用75-100ml,对花生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除草效果突出。棉田,可以在直播棉田播后苗前,或在棉花移栽前,也可以在棉花移栽后,雨季到来前、杂草萌发前的一段时期内施药。可以用有效成分40-60g/亩。施药时要均匀施药,施药方法宜采用定向喷雾,保证足够的水量(一般用水35-40kg/亩)。据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试验,地膜覆盖棉田内用50%乙草胺乳油50-60ml/亩,在棉籽播种后对水喷洒药剂,而后覆膜,在推荐剂量下对棉花生长安全,除草效果好。在棉花育苗床播后苗前用药,出苗率不受影响,施药不当棉苗生长速度缓慢,到移栽后才能逐步恢复。小麦田,50%乙草胺乳油防治麦田硬草等禾本科杂草的亩适宜用量为100-125ml/亩。于小麦播后芽前、立针期、一叶一心期喷施对硬草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播后6天喷药对小麦安全。乙草胺为芽前除草剂,用药最佳适期在小麦播种后杂草出苗前即对未出土杂草有效。据试验结果表明,播后1-7天用药,对硬草、看麦娘除草效果均在93%以上,播后9天用药,效果降为88.1%,播后13天用药仅有73%的防效。药后15天调查,50%乙草胺乳油30-200ml/亩对小麦出苗未有任何影响。土壤墒情对乙草胺除草效果影响较小,但特别干旱年份,适当增加用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油菜田,在油菜播前、播后苗前和苗期均可施药,用50%乙草胺乳油50-70ml/亩,对水均匀喷雾土表。在推荐剂量下对油菜生长安全。移栽田宜在栽前或栽后3天内喷雾处理。覆膜烟地,移栽烟苗浇透水后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边喷药边盖膜。蒜田,用50%乙草胺乳油100ml/亩,对水50kg/亩,春季一次性喷雾施药,可达到控制全生育期杂草危害、安全、增产的目的。番茄田,在移栽前,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对水喷土表。直播小白菜田,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亩,对水喷土表。以播种前3天施药,而后撒播种子并轻轻覆土为好,对白菜安全;也可以在播后芽前施药,但一般于播种后24-72h间施药易产生严重的药害。稻田,在水稻移栽本田,水稻移栽后4-7天,用50%乙草胺乳油15-20ml/亩,配成药土撒施,施药期田间水层3-4cm,保水5-7天。可以有效防治稗草、鸭舌草、节节菜、异型莎草、牛毛毡,对矮慈姑也有一点防效。乙草胺在水田施用除草效果优于旱田,但对水稻易产生药害,只适宜于在移栽田使用,而弱苗、小苗不宜施用,不能在秧田、直播田施用。在施药时期方面,宜在秧苗返青期和稗草1.5叶期前施用,提前施药易发生药害;推后施用,降低对杂草的除草效果。乙草胺对水稻造成药害的特征是稻苗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少分蘖、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抽穗迟而不整齐,成熟期推迟1-5天,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在生产上可以考虑乙草胺与农得时、稻无草等混用。
注意事项
1.杂草对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对已出土杂草无效,以50%乙草胺乳油60ml/亩防治看麦娘在播后苗前处理防治效果为98.2%,一叶一心期处理效果下降至81.6%,二叶一心期处理效果下降至59.4%,乙草胺必须掌握在杂草一叶期之前施药。
2.土壤湿度对乙草胺药效的影响较大,随着土壤湿度的提高,药剂活性大大增强。乙草胺在地膜栽培条件下,只需乙草胺有效成分15-30g/亩,而在露地则需50-100g/亩。在土壤湿度适宜的地膜栽培田及夏季作物,使用乙草胺30g/亩,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当剂量提高到常用量1-2倍时对作物仍很安全。乙草胺在东北露地中应用则需75-100ml/亩。
3.乙草胺的使用剂量还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砂质土壤上使用,应用低剂量。在大豆田使用时,如遇雨水多、持续低温、且为砂壤土时易产生药害,生产上不宜使用。
4.黄瓜、菠菜、韭菜、谷子、高粱、西瓜、甜瓜对乙草胺敏感,不宜应用;水稻秧田绝对不能用,移栽稻田单独的用量为50%乳油10-20ml/亩。
5.高温、高湿下使用或在药后遇雨水种子接触药剂易产生药害,出苗后叶片会出现皱缩、发黄,但一般会在10-15天后恢复正常生长。
6.乙草胺对移栽油菜高度安全,以移栽前用药为好。有时对叶色略有影响,但几天后马上恢复;直播油菜田苗后施药,易对油菜秧苗造成伤害,如推迟使用,则效果不佳,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