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喷药温度要求 丙环唑喷药温度要求多少度
丙环唑喷药是一种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杀菌剂,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病菌的生长繁殖,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丙环唑喷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要求,否则会影响其杀菌效果。
丙环唑喷药的温度要求
丙环唑喷药在使用前需要将其稀释,一般来说,稀释后的丙环唑喷药需要在15℃-25℃的温度下使用。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杀菌效果。
如果温度过低,丙环唑喷药中的成分会凝固,导致无法喷洒。而如果温度过高,丙环唑喷药中的成分会发生分解,降低其杀菌效果。在使用丙环唑喷药时,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如何控制丙环唑喷药的温度
为了保证丙环唑喷药的杀菌效果,需要在使用前将其稀释,并将稀释后的药液放置在15℃-25℃的环境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到合适的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可以将药液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让其逐渐升温;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将药液放置在阴凉的地方,等待其温度降低。
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药液的温度。如果发现温度过低或过高,应该暂停使用,等待药液温度恢复到合适的范围后再继续使用。
总结
丙环唑喷药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稀释后的药液需要放置在15℃-25℃的环境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到合适的温度。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药液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其杀菌效果。
相关拓展:
问:丙环唑有控旺作用吗
有。
丙环唑是经济作物类专用杀菌剂,可被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且能很快的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信运知菌等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和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约为1个月左右。
扩展资料:
丙环唑使用注意事项:
1、在农作物派冲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2、可以滑羡梁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3、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4、对敏感作物生长点有抑制作用。
5、对眼睛和286有轻微刺激作用,使用时应做好防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环唑
问:丙环唑用啥浓度控旺?
丙环唑不能控旺。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唯厅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野森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应用技术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用于防治麦类病害、水稻恶苗病、葡萄白粉病及炭某病、花生叶斑病、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等。具体防治如下:
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1000至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至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防治葡萄炭某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喷雾;
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某病(发病中期):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至3次。
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防治番茄炭某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颂山亩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至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除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至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至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至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至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至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至20天,共喷3至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炭某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至3天,直接催芽播种。
问:如何防治灰霉病
(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栽种前进行土壤消毒,同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将种苗浸泡10~12分钟然后再栽种。栽植时不宜过密,生长期间不要偏施氮肥。盆栽宜每年换一次新的培养土。(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枝、芽和带病的花蕾,然后喷洒50%代森铵800~1000倍液。喷药重点除患部外,还有土壤表面。每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即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问:丙环唑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吗
不是。1、溶解,disolve,是放热反应,exothermicreaction。2、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溶剂solvent溶解溶质solute的能力。3、影响溶解度的首先是温度,一般而言,温度越高,溶解度越高;4、其次是压强,压强对固体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影...问:丙环唑的产品概述
“丙环唑”——经济作物类专用杀菌剂丙环唑(propiconazole)是一种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新型广谱性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苗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病害具有特效,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杀菌谱广泛、活性高、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杀菌剂代表品种。
丙环唑属于低毒杀菌剂,在试验条件下,未见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制剂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外观为浅***液体,比重0.98~1.00,闪点55~63℃,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配,贮存稳定期为3年。①广谱:杀菌活性高,对多种作物上由高等真菌引发的病害疗效好;
②特腔拍效:对香蕉叶斑病、葡萄炭疽病、西瓜蔓枯病、草莓白粉病有特效;
③速效:内吸性强,能偶迅速的向上传导,施药2小时即可将入侵的病原体杀死,1—2天控制病情扩展,阻止病害的流行发生,渗透力及附着力极强,特别适合在雨季使用;
④省钱:持效期长达15—35天,比常规药剂节省2—3次用药;
⑤省工:独有的“汽相活性”,即使喷药不均匀,伍链羡药液也会在作物的叶片组织中均匀分布,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⑥耐贮运:采收后,保鲜作用明显,卖相靓,果品货价期长。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使用。
1、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1000~1500倍液喷雾效果最好,间隔21~28天。根据病情的发展,可考虑连续喷施第2次。
2、防治葡萄炭疽病:如果在发病初期前,用于保护性防治,可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喷雾;
3、如果用于治疗性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病中期):丙环唑(20%EC)3000倍喷雾,间隔期可达30天。
4、防治花生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间隔14天连续喷药2~3次。
5.防治西瓜蔓枯病:在西瓜膨大期,用丙环唑(20%EC)5000倍喷雾。
6.防治番茄炭疽病、辣椒叶斑病:用丙环唑(20%EC)2500倍稀释,在发病初期喷雾。
7.防治草莓白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丙环唑(20%EC)4000倍喷雾
8、防治小麦纹枯病:用丙环唑(20%EC)初发病时1500倍喷雾;发病中期用1000倍进行喷雾。每亩喷水量人工不少于60升,拖拉机不少于10升,飞机不少于1~2升。在小麦茎基节间均匀喷药。
为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除卵菌外,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均有抑制活性,持效期长达一个月左右,防治对象有麦类根腐病,白粉病,水稻恶苗病,香蕉叶斑病等。制剂为敌力脱唤链25%乳油。
防治小麦白粉病、条锈病、大麦叶锈病、燕麦冠锈病,于孕穗期亩用25%乳油32~36毫升,对水喷雾;防治小麦根腐病,种子处理,按种子重量0.12%~0.16%拌药,田间施药于小麦抽穗扬花期,亩用35~40毫升,对水喷雾,必要时隔7~10天再施药一次;防治花生、香蕉叶斑病,亩用30~40毫升,于发病初期对水喷雾,间隔期15~20天,共喷3~4次;防治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作保护性防治,则对水稀释倍喷雾,间隔期为半个月左右;作治疗性防治,则对水稀释5000倍喷雾,间隔期一个半月;防治水稻恶苗病,用1000倍液浸种2~3天,直接催芽播种。香蕉、小麦、水稻。
在其他国家登记作物: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1.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2.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3.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4.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5.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6.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7.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8.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9.***及哺乳期妇女避免接触。
10.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