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戊唑醇治豇豆叶锈病吗 戊唑醇在豆角上使用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86 次
戊唑醇治豇豆叶锈病吗 戊唑醇在豆角上使用

豇豆叶锈病是豇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着豇豆的产量和质量。而戊唑醇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豇豆叶锈病的药剂。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戊唑醇的治疗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戊唑醇的治疗原理

戊唑醇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能够抑制豇豆叶锈病的病原菌。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的膜脂合成,从而破坏其细胞壁,使其死亡。戊唑醇还能够增强豇豆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1.选用适当浓度的药剂:一般来说,使用戊唑醇的浓度一般为1000-2000倍液。但具体的浓度还需要根据豇豆生长的不同阶段和病害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2.喷洒药剂:将药剂均匀喷洒在豇豆的叶面上,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

3.注意药剂的保存:戊唑醇是一种易挥发的药剂,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三、戊唑醇的注意事项

1.使用药剂时需要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药剂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2.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对豇豆产生不良影响。

3.喷洒药剂的时间应该选择在早上或傍晚,避免阳光直射,影响药效。

4.使用戊唑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其他病虫害的防治,保持豇豆生长环境的清洁卫生。

四、拓展问题

1.豇豆叶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豇豆叶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小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大片黄斑,叶片上出现红褐色锈孢子。

2.除了戊唑醇,还有哪些药剂可以治疗豇豆叶锈病?

除了戊唑醇,常用的药剂还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等。

3.豇豆叶锈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豇豆叶锈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多由豇豆生长环境不洁、气温潮湿等因素导致。

4.如何预防豇豆叶锈病的发生?

预防豇豆叶锈病的发生,需要注意豇豆种植环境的卫生清洁,加强通风换气,避免豇豆生长环境过于潮湿。

5.豇豆叶锈病对豇豆的影响有多大?

豇豆叶锈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豇豆的商品价值。

问答拓展:治疗缸豆锈病有什么特效药?

豇豆锈病用多贺晌菌灵或硫悬浮剂或戊唑醇或烯唑醇或己唑醇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氟硅唑或三唑酮或腈菌唑或嘧菌酯或醚菌唑等叶面喷洒进行防治禅培锋,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即可控制发病,并使患病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加入磷中型酸二氢钾同喷,防治效果更佳

问答拓展:请问豆角锈病用什么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等,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喷药时重点要把药喷到植株中、下部位,要轮换用药。

喷药时加入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会促使植株尽快恢复长势。

预防用药:下雨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即可有效的预防豇豆锈病的发生。

发病规律

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形成锈子腔阶段,产生的锈孢子侵染菜豆并形成疤状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进行再感染,病害得以蔓延蔽袭扩大,深秋产生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季,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一年四季辗转传播蔓延。

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15~24℃,10~30℃均可萌发,其中以16~22℃最适。

日均温24.5℃,相对湿度纯并锋84%,潜育期9-12天。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湿昼夜温差大级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常较秋植发病重。

问答拓展:请问老师豇豆上的绣病打已唑醇可以吗

豇豆上的锈病,可以用已唑醇喷雾防治。豇豆锈病,是豇豆种植中,比较常遇到的一种病害。防治可用三唑类杀菌剂喷雾防治,如:戊唑醇,或腈菌唑,或氟硅唑,或己唑醇等,喷雾防治。也可用苯甲.嘧菌酯,或吡唑萘菌胺.嘧菌酯。常规仔陆郑浓度,喷雾防治。交替成分使用。6-7天一次,连续喷雾防治2次。
建议配方,例:苯甲嘧菌酯或嘧菌酯+戊唑醇或粉唑醇+磷酸二氢钾。或单打吡唑萘菌胺.嘧悉腊菌酯。一线实战用药配方,农户反应念颂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