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灰霉病病症病状 南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南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南瓜病害,常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病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易在南瓜叶片、茎秆等部位形成灰白色霉层,严重影响南瓜生长和品质。为了有效控制南瓜灰霉病,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田间管理、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使用农药等。同时,在南瓜灰霉病防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环保和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田间管理对南瓜灰霉病防治的重要性
南瓜灰霉病的发生与田间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和通风
- 及时清除病残体和其他垃圾,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 加强田间巡查,发现病害早期症状及时处理
选用抗病品种是南瓜灰霉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在南瓜灰霉病防治过程中,选用抗病品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比如,南瓜“粉蒸”等品种就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杂交培育等手段研发更抗病的南瓜品种,提高南瓜的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农药是南瓜灰霉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在南瓜灰霉病防治过程中,合理使用农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用适合的农药,避免滥用和乱用
- 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和剂量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 注意药剂的储存和运输,避免造成污染
南瓜灰霉病的相关问题
问答拓展:南瓜白粉病有什么症状
南瓜白粉病是南瓜发生最普耐清物遍而严重的一个病害,南瓜是瓜类白粉病中受害最大的一种瓜类。南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受害时南瓜叶片或嫩茎出现白色霉斑,被害叶片表面多被白粉状物覆盖,导致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的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南瓜结实,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昌液白粉。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受阻,会影响整个植株的正常生长,对南瓜结实也造成了很大正世影响,人们的经济受到的损失很大。
问答拓展:瓜果蔬菜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瓜果和瓜果类蔬菜包括黄瓜、西瓜、甜瓜、越瓜(稍瓜)、南瓜、丝瓜、西葫芦、瓠瓜、蛇瓜、苦瓜等,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灰霉病、疫病、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斑潜蝇、蚜虫、白粉虱、黄守瓜等。瓜类枯萎病
症状特点:以黄瓜、冬瓜、西瓜发病最重。该病的典型症状是萎蔫,发病初期病株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晴天中午更明显,早晚可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枯萎***,茎基部常纵裂,有树脂状胶质物流出。潮湿时,病部常产生粉红色霉层。剖茎可见维管束深褐色。
发病原因: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和土杂肥中越冬,是一种土传病害。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最好是水旱轮作。
•选种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中农5号,津杂4号等。
•嫁接防病。将感病的接穗嫁接到抗病的砧木上。如将黄瓜苗嫁接在云南黑籽南瓜苗上。
•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收获后清除田间瓜蔓残体,集中烧毁。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10%双效灵300倍液或40%抗枯灵500倍液淋蔸。
瓜类病毒病
症状特点:瓜类病毒病依病毒种类不同,症状各有差异。黄瓜花叶病毒在黄瓜上引起系统花叶,在西葫芦和南瓜上引起黄化皱缩,在甜瓜上引起黄化,不侵染西瓜。西瓜花叶病毒侵染知耐南瓜,叶片呈褪绿黄化、皱缩畸形症状;在西葫芦上产生黄化皱缩症状;在甜瓜上产生花叶皱缩症状。
发病原因:瓜类病毒是由多种病毒侵染引起的,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瓜花叶病毒(WMV)。病毒通过汁液和蚜虫传播。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津研7号、万禄、北京刺瓜等;西葫芦有邯郸西葫芦、天津25号等。
•加强避蚜、治蚜工作。露地育苗可采用银膜避蚜;春季可采用早育苗、早栽、早收措施,避开蚜虫和高温发病季节。苗期与大田生长前期要及时用药治蚜。
•分苗、嫁接、打杈、绑蔓等农事操作时,要注意分别进行。先健株后病株,下田前用肥皂洗手。发现重病株及时拔除。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500倍液喷施。
瓜类疫病
症状特点:瓜类疫病以黄瓜、冬瓜受害最重。黄瓜多在茎基部和嫩茎节部发病,茎基部病斑水渍状,软腐缢缩,其上部萎蔫***,呈青枯状。节部发病,病部缢缩扭曲,上部茎叶枯萎。果实激前发病,病部水渍状,凹陷腐烂,很快扩展至全果,病果皱缩软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稀疏霉状物。冬瓜、甜瓜等被害症状同黄瓜类似。
发病原因: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风雨、流水传播。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4年,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水旱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长春密刺、早春二号等,云南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黄瓜可避免茎基部发生疫病。
•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采用高畦地膜栽培,实施立架吊瓜或瓜底铺草防瓜果接触地面。
•发现病株,病果及时清除处理。病瓜不喂猪,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烧毁或深埋。
•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毒株立即用药防治。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明猛清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疫霜灵300倍液,或64%杀毒矾、50%病毒铜5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结合淋蔸,效果更好。移栽时可用95%敌克松每亩用350克拌细黄土15公斤,施于宣传部,防根基感染。
瓜类炭疽病
症状特点:危害西瓜、甜瓜、黄瓜、冬瓜、瓠瓜、苦瓜等。西瓜叶片病斑近圆形,黑色,外围有紫黑色晕圈;果实病斑紫褐色,凹陷龟裂,上生小黑点。甜瓜成熟果实病斑较大,明显凹陷、龟裂,上有桔红色粘状物。冬瓜叶片病斑圆形,周围有***晕圈;果实病斑圆形,黑褐色,凹陷,上长有黑色小点。
发病原因:病原菌是一种真菌。病菌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田间随雨水,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
防治方法:
•从无病果中采收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消毒可用50%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或用51℃温水浸种20分钟。
•轮作。重病田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加强培管。推广高畦地膜栽培,畦面铺稻草或秸秆等;雨季注意清沟排水;温室与大棚栽培要控制湿度,注意通风。
•初见病株时,注意摘除病叶、病果并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随之深翻土壤。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施药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
瓜类白粉病
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和叶柄。叶片正反两面均可感病,但以正面为多。初期在叶面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扩大后形成不规则形的大片粉斑。后期整叶布满白粉,叶片枯黄变脆,但不脱落。
发病原因:由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病菌在南方温暖地区的寄主上越冬,春暖后随气流北移,侵染我省瓜类蔬菜。生长季节病菌在田间随气流传播。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如黄瓜的抗病品种有津杂四号、中农4号、京旭、唐山秋瓜等。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防治。目前可用的农药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微粒硫磺胶悬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温室和大棚还可用10%多百粉尘剂每亩1000克喷施。或粉锈宁烟剂每亩350克熏烟。
白粉病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用药。黄瓜、甜瓜有些品种对含硫农药敏感,应注意控制使用浓度。
瓜类霜霉病
症状特点:主要危害黄瓜、甜瓜。叶片病斑浅***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背面产生紫黑色的霉层。
发病原因:由一种低等真菌侵染而引起。病菌可能在南方周年种植的黄瓜上越冬,随气流传播。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黄瓜较抗病的品种有津杂1号、津研6号、西农58、宁阳刺瓜、广东全青等。
•改进栽培措施。隔离育苗,育苗地远离温室、大棚黄瓜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栽种;结瓜前少浇水、勤中耕,结瓜期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下列农药喷雾防治。常用农药有25%甲霜灵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70%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
•温室、大棚黄瓜防治霜霉病要注意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实行高湿地膜滴灌栽培。注意夜间通风,减少棚内结露时间。适当时机实行高温焖棚:选择晴天上午,关闭大棚门窗,使黄瓜生长点附近温度升高到45℃,维持2小时,然后放风降温。处理前一天要浇水,以保持棚内湿度。结瓜期用百菌清烟雾剂熏烟,兼治白粉病、炭疽病等。
黄守瓜
主要形态特征:黄守瓜成虫大部分为橙***。蛹的腹部尾端有粗短的刺。
危害特点:以成虫取食瓜苗的叶和嫩茎,常引起死苗,也可以危害花及幼瓜。幼虫俗称“瓜蛆”,以幼虫危害瓜根,导致瓜苗整株死亡,还可蛀入近地面的瓜内危害,引起瓜果腐烂变质。
防治方法:瓜类作物对许多药剂过敏,易发生药害,尤其是幼苗期抗药力弱,用药应特别注意。药杀成虫可用40%氰戊菊酯8000倍液或灭杀毙8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锌硫磷1000倍液灌根。在瓜类近地面周围撒草木灰、锯木屑、糠壳或覆盖稻草可阻止成虫产卵。
问答拓展:南瓜的白粉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南瓜白粉病的症状桐贺:一般在生长后期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叶片发病初呈白色小霉点,后逐渐扩大连片,呈白粉状布满整个叶片,使叶闹轮仿片黄枯或卷缩,但不脱落,霉斑由白色变成灰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病菌闭囊壳)。
病原。
南瓜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白粉真菌侵染而引起发病。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第二年春温、湿度适宜,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致寄主发病,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再侵染。
发病条件。液纤
当温度为16~24摄氏度,田间湿度大或有干湿交替出现,则发病较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