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叶蝉危害特点 如何防治叶蝉病害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679 次
叶蝉危害特点 如何防治叶蝉病害 叶蝉危害特点

叶蝉是一种吸汁害虫,其危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食植物汁液

叶蝉以植物汁液为食,对植物进行大量吸食后,会导致植物体内营养物质流失,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植物凋谢、枯萎、死亡。

2.传播病菌

叶蝉在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时,也会将一些病菌带到植物体内,从而导致植物发生病害。例如,叶蝉可以传播杨树萎蔫病、桑蚜病等病害。

3.影响农业生产

叶蝉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对农业生产有严重的影响。叶蝉主要危害果树、桑树、槐树、杨树等树木,严重影响了这些树木的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农业生产的减产。

如何防治叶蝉病害

针对叶蝉的病害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喷洒农药

农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叶蝉病害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叶蝉的习性,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例如,对于吸食植物汁液的叶蝉,可以选择杀虫剂进行喷洒。

2.加强植物养护

加强植物的养护,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是防治叶蝉病害的重要措施。我们可以通过施肥、修剪、除草等方法,提高植物的营养水平,从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叶蝉病害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叶蝉的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叶蝉病害如何影响果树的产量?

答:叶蝉会吸食果树的汁液,导致果树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从而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果树凋谢、枯萎、死亡,从而影响果树的产量。

2.如何选择适合的农药防治叶蝉病害?

答:选择适合的农药防治叶蝉病害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叶蝉的习性、农药的毒性、环保性等。建议在使用农药前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选择适合的农药。

3.叶蝉病害的防治是否需要定期喷洒农药?

答:叶蝉病害的防治需要定期喷洒农药,以保持农药的持续效果。过度使用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议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百科知识
杀虫剂

杀虫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剂。杀虫剂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等。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注意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参考来源

1.《植物保护手册》

2.《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3.《现代农业技术》

问答拓展:叶蝉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叶蝉俗名浮尘子,在我国各作物上主要有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棉叶蝉等十多种,可以为害水稻、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及大豆、棉花、马铃薯等作物,主要以成、若虫刺吸植尺枝段株汁液,可使叶片枯卷、搭碰褪色、畸形,甚至全叶枯死。另外,该类虫还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数毫米,形似蝉,体色有绿、白、黄褐等。头顶圆弧形,翅为半透明,革质,颜色、斑纹各异,成虫喜跳跃、飞翔,卵产于叶片背面或叶鞘组织上;若虫多5龄,体褐色、灰白、黄绿等色,3龄以后出现翅芽,跳跃性好。该虫多群集为害,受惊后可斜向爬行或跳跃飞开。成虫有趋光性。

(2)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十数代不等,世代重叠严重,可以卵、成虫在植物皮缝、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次年气温回升后,便开始活动,适宜气温为20~30℃,北方多在5~6月份开始。气温高、天气阴湿有利于其发生为害,但大雨则可冲刷杀死大量虫口。天气闷热时,要注意该虫的发展动态,预防灾情发生。由于其世代重叠,故为害高峰主要与天气有关。该虫可以进行迁飞,是病毒病的又一传播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毒,对它的防治应是防治病毒病的前提。叶蝉在北方到10月份大秋作物收获后,便转移到冬麦等菜类作物为害一段时间后,进入越冬状态。

(3)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虫、抗病品种。

②诱杀成虫: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然后集中销毁。

③药剂防治:于若虫低龄,或成、若虫群集时喷洒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2%叶蝉散粉剂或5%西维因粉剂,每666.7米2用2~2.2千克,喷粉即可;也可用25%喹硫磷,40%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等陵誉药剂均匀喷雾(要喷到害虫体上),主要集中于叶背面。

问答拓展:如何防治棉叶蝉?

棉叶蝉在黄河流域棉区每年发生6~困族8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迁入,8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危害盛期,乎蚂10月上中旬开始消退。长江流域棉区各地发生代数差异较大,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猖獗时期。棉叶蝉遇高温干旱繁殖量增加,危害加剧。防治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冬春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减少越冬虫源;重发生地区可种植叶片多毛、毛长的抗虫品种。

(2)化学防除,科学兼治6~8月危害盛期,结合棉铃虫、伏蚜、棉叶螨等害虫防治,喷施化学农药进行兼治。可用90%敌百虫、2.5%溴氰菊酯或40%丙溴磷等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汪顷弊选用2%异丙威粉剂或5%甲萘威粉剂,每亩2~2.5千克喷粉,并于药后3~5天补施一次。

问答拓展:樱桃小绿叶蝉为害症状有哪些?种植户该如何预防和治理?

樱辩运激桃小绿叶蝉为害症状有哪些?农户们该如何防治樱桃小绿叶蝉?在种植樱桃时,农户们常常需要了解掌握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将带领大家详细了解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
为害症状:
成、若虫在叶片背面吸汁液,或被害叶初现黄白色斑点,渐扩大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4~6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末代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春天桃、李、杏发芽后出蛰。(3)发生特点:28℃以上及悄态连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4)天敌:小绿叶蝉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类、步甲类、虎甲类、隐翅虫类、食蚜蝇类、花蝽类、盲蝽类、宽黾蝽类、长蝽类、瓢虫类、草蛉类、螳螂类、蚁类、捕食螨类、蝎子类、鸟类等。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成虫出蛰前清除落叶及杂草,减少越冬虫源。(2)携袜药剂防治:掌握在越冬代成虫迁入后,各代若虫孵化盛期及时喷20%叶蝉散乳油800倍液,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害扑威乳油4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