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稻蝗是什么科
中华稻蝗是什么科?
中华稻蝗是一种昆虫,属于蝗科,学名为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它是稻田中的一种有害昆虫,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
中华稻蝗的生态特征
中华稻蝗的寿命大约在3个月左右,一般在4月份开始产卵,雌虫每次产卵约在50-100颗左右,产卵期可持续3-4个月。中华稻蝗的幼虫期为约25天,成虫期为约30天。中华稻蝗的食物以各类禾本科植物为主,其中以水稻为它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中华稻蝗的危害
中华稻蝗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有害昆虫,会对水稻等农作物造成重大的危害。中华稻蝗在吃掉农作物的同时,还会通过其唾液中的酶类物质对农作物造成伤害,使得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部分变得枯黄干燥,甚至会导致农作物的死亡。中华稻蝗的危害范围广泛,而且繁殖能力极强,如果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其危害会逐渐扩大,对农作物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
如何控制中华稻蝗的危害?
为了控制中华稻蝗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生物防治
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寄生虫等方式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控制中华稻蝗危害的方式。比如,可以引入一些捕食中华稻蝗的鸟类、昆虫等天敌,或者引入一些能够寄生中华稻蝗的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剂。
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通过喷洒或者喷雾等方式,使用一些杀虫剂等化学药品对中华稻蝗进行控制。这种方式在控制中华稻蝗方面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而且使用化学药品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
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采取一些农业措施,比如合理的灌溉、耕作、种植等方式,来控制中华稻蝗的危害。比如,可以采用旋耕、深松等措施来破坏中华稻蝗的卵,或者通过调整灌溉时间来控制中华稻蝗的繁殖。
拓展百科知识
1.蝗灾
蝗灾是指大面积出现的蝗虫大量繁殖,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蝗灾会对农作物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导致粮食短缺和饥荒等问题。
2.杀虫剂
杀虫剂是一种用于杀灭害虫的化学药品,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多种类型。杀虫剂的使用可以对农作物产量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需要注意正确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艳,余祖贤,周进,等.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24,45(13):74-76.
2.张洪波,王瑞云,刘永华,等.中华稻蝗在稻田中的生态特性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2024,44(4):16-19.
相关问答拓展:
蚂蚱的主食是什么?
蚂蚱,植食性昆虫,具咀嚼式口器,以植物叶片为食,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蔬菜,也喜食玉米、小麦、高梁、谷子、水稻、高梁、大麦等农作物,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虾须草、海蓬子及一些蒿类植物。
人工养殖蚂蚱,可以喂食一些鲜嫩多汁的绿色植物,如白菜叶、红薯叶等。
蚂蚱什么季节最多?秋季最多,经过春夏秋三季的繁殖数量增大;
蚂蚱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
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
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东亚飞蝗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区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温干旱年份则为3代或不完整3代;华南地区4~5代。中华稻蝗在长江及其以北地区1代,江南则为2代。
扩展资料:
蚂蚱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果树、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大发生时可将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蚂蚱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全世界的蚂蚱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0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
蚱蜢有几种类型啊?常见种类
1.飞蝗,身体长约5.4cm,呈黄褐色。头顶部色淡,复眼棕色,卵圆形。单眼3个,作鼎足排列。触角丝状,褐色。咀嚼式口器。前胸长大,绿色,中央有隆起的纵走线。前翅皮纸质,狭而长,灰***,有不规则的斑纹前、中足黄褐色,后足腿节绿色,内侧有带状黑绿色斑3条。腹部由11节组成,在第1腹节上有听器,在第2-8腹节上有气门8对,末端有尾毛。
2.中华稻蝗,身体长圆形,大约长3-4cm,黄绿色或绿色,有时黄褐色,有光泽,头顶有圆形凹窝,颜面中部沟深。复眼灰色,椭圆形,触角丝状,褐色。前胸发达,中部有横缝3条。前翅前缘部分呈绿色,余部褐色,腹黄褐色,雄体腹末端屈曲上。
3.稻叶大剑角蝗,身体细长圆形,雄虫长约5.4cm,雌虫长约9cm,全体绿色,有时呈灰褐色。头圆锥形,颜面尖形,显著倾斜,咀嚼式口器,触角剑形。雌虫前翅的中央具有1列纵行的白色.
蝗虫翅膀的特点?蝗虫翅膀特点为: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最大的虫灾
蚂蚱有几种?蚂蚱的种类
1、棉蝗
棉蝗也叫中华巨蝗,在一些地区方言则将其称之为蹬倒山、大油骡子等,其主要意思就是说它的力气大,个头大,而且食用起来味香好吃。
一般只有大山上才抓得到它,属于不易得品种。
2、中华剑角蝗
中华剑角蝗又名中华蚱蜢,属于最为常见,也是最好吃的一种蚂蚱种类,人们常将中华剑角蝗和烧鸡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人们对它食用价值的十分重视。
3、稻蝗
稻蝗是平地与低海拔地区草丛间极常见的蚂蚱,主要也是植食性昆虫,早期是稻作的重大害虫。
成虫除了冬季外,几乎随处可见。
4、沙漠蚂蚱
沙漠蚂蚱分布于北非、东非和南非,它们的破坏性极大,它们曾给北美洲西部的开拓者带来过巨大灾难。
另外与其他蚂蚱不同的是,最奇怪的一点是沙漠蚂蚱基本上是独居的。
5、棱蝗
棱蝗习惯栖息于潮湿***露地面,棱蝗有典型的保护色,在草丛中有绝佳的隐身效果,且善于弹跳,因此想要抓棱蝗并非一件易事。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