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棚草莓灰霉病 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症状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090 次
大棚草莓灰霉病 大棚草莓灰霉病的症状

大棚草莓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农业作物,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容易受到灰霉病的侵害。灰霉病是一种由灰色霉菌引起的病害,它会导致草莓果实变软、变黑、变腐,从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大棚草莓灰霉病,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灰霉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灰霉病是由灰色霉菌引起的,这种霉菌在潮湿、湿润的环境下会迅速繁殖,从而引起草莓的感染。草莓灰霉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空气传播,霉菌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植株上;二是水滴传播,霉菌通过水滴传播到其他植株上;三是工具传播,霉菌通过农具、工具等传播到其他植株上。

二、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方法

为了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灰霉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加强通风和排水: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加强排水,降低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霉菌的繁殖。

3.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大棚内的落叶、残枝等,减少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4.使用化学药剂: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三、大棚草莓灰霉病图片


四、如何判断草莓是否感染灰霉病?

草莓是否感染灰霉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1.观察果实表面:灰霉病感染的果实表面会出现灰色霉斑,果实变软、变黑、变腐。

2.闻果实气味:灰霉病感染的果实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霉味。

3.摸果实:灰霉病感染的果实会变得非常软,摸起来有一种烂掉的感觉。

五、如何处理感染灰霉病的草莓?

如果发现草莓感染了灰霉病,应该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采摘:将受灰霉病侵害的果实及时采摘,以免病菌扩散到其他果实上。

2.清理草莓丛:及时清理草莓丛中的落叶、残枝等,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3.喷洒药剂: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六、如何避免灰霉病的再次发生?

为了避免灰霉病的再次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灰霉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加强通风和排水: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加强排水,降低空气湿度,从而减少霉菌的繁殖。

3.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大棚内的落叶、残枝等,减少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4.坚持轮作:避免连续种植草莓,应该进行轮作,间隔一段时间再种植草莓,从而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七、

大棚草莓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给草莓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预防和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农民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种植抗病品种、加强通风和排水、做好清洁卫生等。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判断和处理感染灰霉病的草莓,避免病菌扩散到其他果实上,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问答拓展:这图片上的草莓是什么病呀?

你好,我没有看到图片啊。

目前我国草莓病害有20多种,主要有草莓叶枯病、草莓“V”型褐斑病、草莓叶斑病、草莓白粉病、灰霉病百、草莓炭疽病、(终极腐霉)烂果病、疫霉果腐病、黑霉病、草莓红中柱度根腐病、黄萎病、草莓枯萎病、芽枯病、线虫病、病毒病等。

草莓专虫害有40多种,主要有斜纹夜蛾、肾纹毒蛾、草莓镰翅小卷蛾、花弄蝶、草莓粉虱、二斑叶螨、桃蚜、草莓根蚜、苹毛绿金龟、黑绒金龟、茶翅蝽、小家蚁、短额负蝗、小地老虎、蛴螬、蝼蛄、属金针虫、蛞蝓等。

(1)叶斑病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做轮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

(3)灰霉病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薯正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纯手信

(4)根腐病

根腐病发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6)线虫

线虫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7)蛴螬

蛴螬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8)草莓卷叶蛾

每年4~5月份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叶,并把叶卷起来在里面吐丝结网继续为害。

问答拓展:草莓叶片病害,怎么防防治好

你好,症状: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尤其是老叶,也侵害叶柄、匍匐茎、花萼、果实和果梗。病叶开始产生紫红色小斑点,随后扩大为直径3~6毫米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央呈棕色,笑简茄咐禅后变为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过多会引起叶片褐枯。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②清除病源。冬季清扫园地,烧毁腐烂病叶,生长初期发生少量病叶及时摘除,发病重的地块在果实采收后全园割叶。③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排水,防止土壤过湿,使用氮肥勿过量。④药剂防治。在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严重时每10~15天喷1次,直到碰察采收,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

问答拓展:草莓的灰霉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解决?

草莓灰霉病是目前草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我国各草莓种植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南方采果期是春雨期,发病更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花和果实的腐烂,对草莓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一、症状显示:主要有害果实以火器渗透为主。病菌渗透花瓣后呈浅棕色斑,病斑迅速扩大到全板,碎片发病扩大到有果。潮湿后发病部位会发霉。生长期果实的发病大部分始于花萼包裹或边缘,形成浅棕色、水渍、轻微凹陷的不规则斑点,随着果实的增大,斑点增大,渗透到大部分水果面。病科软化,病部密生灰色霉菌。水果着色前发病,病夫很少形成分生孢子。成熟后发病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树叶发病很少,污迹、不规则型、棕色,大部分发生在叶片边缘,叶片背上出现灰色霉菌。二、疾病病原体:无性状态为灰色葡萄孢子,属于半真菌亚门葡萄孢子。盆生孢子茎丛生,直立,浅到棕色,280~550m12m~24m,最上面的树枝,枝顶微膨胀,孢子细胞多点萌发。分生孢子卵形、椭圆形、单生、正常生、无色至浅棕色、单细胞、大小为11~15m.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4~32,发芽积温为13.7~29.5,较低温度更有利于超真菌的繁殖。成泰是富氏菌核菌菌核病(debary)Fuckel。通常很少发生。菌核生于腐烂的水果,黑色,不规则型。这种病菌除了伤害草莓外。

还可以感染茄子、黄瓜、番茄、葡萄等多种植物。三、发病规律:病菌主要是菌丝,其次是菌核,在弊病和病州过冬。第二年产生了分生孢子,随着风雨传播。病菌以火器感染为主,可以直接入侵或从伤口入侵。在积温条件下伤口入侵的速度又快又严重。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病的相互接触引起再渗透。草莓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不大。但是一般来说,欧美系统品种的京果型抗病性比较强,而延果型品种比较感病。温湿度是影响草莓灰霉病发生程度的重要条件。草莓生长在促进、半促进种植环境中,12~13h低温持续有助于病原体入侵和繁殖,不利于草莓生长,腐烂水果尤为严重。

相对湿度为64%,病液轿例率不到10%。相对湿度可以达到80%以上连续7d,腐烂水果率达到30%以上。温度适宜时湿度是导致灰霉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另外,氮肥的施用发病也很严重。四、疾病控制:草莓花期长裂隐,分裂结果不明显,采果间隔短。草莓灰霉病的预防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确保火器药物的预防。1.培育抗病品种:泰坦、小球藻、春香等抗病能力。2.清除弊病:冬春仔细清扫庭院,集中焚烧干枝、病叶和杂草。在北方,与地膜覆盖相结合,不仅可以减少越冬菌源,还可以减少死秧,加强植物抗性和生长势头,延缓幼苗,病害轻。3.加强种植管理:合理密植。

整叶果费,加强透明度,减少小气候湿度。下大雨的地区要采用高耕,注意排水。对脆弱病的品种,要调节氮肥的使用量,增加磷、钾肥。4.生物防治:以曲克或真菌T5为拮抗剂,用5106/ml孢子喷雾预防,预防效果达81%左右。5.药剂预防:草莓在露地、促进或半促进栽培条件下,药剂预防治疗的最佳时闹源肆机是草莓一级花序开花20%~30%以上,二级花序刚刚开花。有效药剂为满霉、速克灵、法海因、灰、霉菌、白菌清等,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放置药剂时要注意药剂的替代使用,延缓抗药性的出现。继续下雨的时候,可以选择百菌清、速克灵、灰霉青等烟草剂进行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