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大豆灰霉病病原 大豆灰霉病病原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367 次
大豆灰霉病病原 大豆灰霉病病原

大豆灰霉病病原图片:如何防治大豆灰霉病?

大豆灰霉病是大豆上常见的一种病害,由真菌引起,其病原菌为灰霉菌(Botrytiscinerea)。该病害在大豆生长期间会对大豆叶片、茎、花和豆荚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死亡。防治大豆灰霉病对于大豆产量的保障至关重要。

一、病害特征

大豆灰霉病的病害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叶片

病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水浸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浅***或灰褐色的大圆形斑点,叶片上的病斑周围常有***的边缘。病斑扩大后,可覆盖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2.茎部

病害初期,茎部表面出现水浸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灰褐色的不规则形状斑点。病斑扩大后,茎部变得松软,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的霉层,茎部内部腐烂,导致植株倒伏。

3.花和豆荚

病害初期,花和豆荚表面出现水浸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灰褐色的不规则形状斑点。病斑扩大后,花和豆荚变得松软,表面覆盖着灰白色的霉层,内部腐烂,导致豆荚变形、减产。

二、防治措施

为了防治大豆灰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选地

大豆灰霉病喜欢潮湿环境,我们应该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种植大豆,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2.合理施肥

大豆灰霉病喜欢肥沃的土壤,我们应该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多,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3.及时除草

大豆灰霉病喜欢生长在植物间隙中,我们应该及时除草,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4.定期喷药

在大豆生长期间,我们应该定期喷药,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喷药时应选择有效的杀菌剂,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三、相关问题

1.大豆灰霉病如何传播?

大豆灰霉病主要通过病菌孢子传播,孢子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生长繁殖,风、雨等自然因素也会帮助孢子传播。

2.大豆灰霉病的发病期是什么时候?

大豆灰霉病的发病期一般在大豆生长期的花期和果期。

3.大豆灰霉病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有多大?

大豆灰霉病严重时会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死亡,对于大豆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4.大豆灰霉病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大豆灰霉病的综合治理包括选地、施肥、除草、喷药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全面治理。

5.大豆灰霉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大豆灰霉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选地、合理施肥、及时除草、定期喷药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

问答拓展:这是大豆的什么病害?

立枯病、根腐病、菌核病、灰斑病、花叶病、胞囊线虫病和早霜冷害是大豆生产的六大障碍和防治难症。

发生及症状(1)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
田间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2)大豆根腐病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并造成危害,减产幅度在25%~75%或更多。被害种子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主要症状是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野简向上不同程度扩散至下部侧枝,使病茎髓部变褐,叶柄基部缢缩,叶片***,但不脱落。
(3)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秆,7月下旬开始发病,侵染初期茎秆上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样的菌核,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
(4)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一般在6月上中旬叶上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豆荚从嫩荚期开始发病,鼓粒期为发病盛期,7~8月份遇高温多雨年份发病重。主要危害叶片,严重发病时几乎所有叶片长满颂档裤病斑,造成叶片过早脱落,受害减产20%~30%,品质降低。
2.防治办法经多年多点大田试验验证:沃蠢禅叶根乐夫和菌剂,可有效防治大豆立枯病、根腐病、菌核病、灰斑病、花叶病五大病害和早霜冷害。
大豆立枯病发生在苗期;根腐病可发生在整个大豆生育期;菌核病发生在7月下旬;灰斑病6月上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进入发病盛期。早霜冷害一般发生在大豆收获前10天。
药剂防治大豆苗期的立枯病、根腐病,专家建议:可喷壮苗灵600倍液+恶霉灵6000倍液。7~10天1次,连喷2次。目的是壮苗生根保全苗,控制根腐病的蔓延,塑造合理株型。
大豆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期,即开花结荚期到鼓粒期。应第2次喷施“天达2116”大豆花生专用600倍液+96%的天达恶霉灵6000倍液,10~15天1次,连喷2次,重点防治大豆根腐病、灰斑病、菌核病。有效预防早霜冷害,促早熟3~5天,可实现优质大豆增产15%~20%。

问答拓展:大豆叶,请老师看看什么病?大豆叶上有粉沫样的东西

这个是大贺旅迅豆的霜霉病,叶片染病病斑略呈黄斑,不规则,黄斑对应叶背有稀疏的黄白色薄霉镇态层。防治可用甲霜灵禅此.锰锌,或霜脲.锰锌,或氟吗啉锰锌或,烯酰吗啉+丙森锌,或嘧菌.烯酰吗啉,或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等药+磷酸二氢钾一起喷雾防治,6-7天一次,连续打药喷雾2次。

问答拓展:大豆得了霜霉病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科学防治?

大豆霜霉病,一种真菌性病害,由霜霉菌侵染所致,该病害分布广泛,基本在南北大豆种植区都有发生,根据不同的情况,危害程度有轻有重,给最终的产量造成影响,严重者能减产一半左右。

大豆霜霉病可对整株大豆造成危害,比如叶片、豆荚、豆粒等,不同部位受害,所表现出的咐肆症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分别给大家介绍下。

大豆霜霉病危害叶片时(从幼苗即可被危害),会出现一些小斑块,以幼苗时来说,颜色比较浅(类似褪绿),会随着主脉、侧脉进行扩展,严重的情况下,整片叶片都会褪绿。

如果到了成株期时感染霜霉病,刚开始,也是会出现褪绿的小斑点,然后变成小斑块,从外部看,类似黄斑,到了后期,颜色由变成黄褐色,翻开叶片背部,能发现有霉层出现,颜色呈灰色。

大豆霜霉病危害豆荚时的症状,从外部看并没有也别明显的特征,剥开豆荚,会发现里面有霉层,颜色呈***居多,这也就是病菌的菌丝。

大豆霜霉病危害豆粒时,比较好判断,在豆粒的表面有霉层,颜色呈***或黄白色,粉末状,用手触摸有明显的感觉,另外,受害严重的豆粒发黑,无光泽,收也不能收,只能舍弃。

以上症状相信能给大家判断大豆霜霉病提供不错的经验,除此之外,大豆霜霉病发生比较严重时,会出现叶片掉落、豆粒霉烂等,给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霜霉菌会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是发病的主要来源。

1、种子

种子自身携带病菌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携带病菌的种子播种以后,等到幼苗期时,就有可能出现症状,随着不断的生长,危害越来越大。

特别是一些自留种的农户,感觉上年种植的大豆产量还不错,到了第二年想留种,在留种的过程中,哗孙种子很有可能已轻微感染了霜霉病,携带有霜霉病的病菌,等到第二年种植时,在合适的外部环境下,开始大面积危害。

2、病残体

病残体主要指的是田间掉落的作物叶片、根茎,或者一些杂草等等,比如,某一个田块,上年种植的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有霜霉病出现,等到收获后,田间掉落了很多病残体,没有清理出田外,而病菌就会在这些病残体上面越冬,等到乱简链第二年在种植大豆时,开始危害,这种原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因素。

3、土壤

土壤中也会有病菌的存在,当田间已发生霜霉病,病菌有可能在土壤的缝隙中生存、越冬和繁殖,病菌数量的多少,和该地块发生霜霉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当然也存在其它因素,正常情况下,土壤中所含的病菌数量越多,当大豆种植以后,感染的几率增加,危害增大,相反,危害会相对小一些。

大豆霜霉病发生的严重程度,或者说什么环境下危害比较重,和以下3种因素有关:

1、低温

温度相对比较低时,霜霉病的发生会严重,据观察,东北春大豆种植区域,或者是其它温度比较低的区域,发生霜霉病的几率以及严重程度会加大。

2、高湿

湿度也是霜霉病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以夏大豆来说,7-8月份正处于多雨的季节,如果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田间湿度过大,发生霜霉病的几率就会增加,危害也会加重。

3、长势弱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长势比较弱,感染病害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而且危害也会比较严重,导致大豆长势弱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水肥、播种密度、草害、其它病虫害等等,弱苗的大豆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

大豆霜霉病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能提前预防的要先提前预防,如果预防措施不到位,田间出现病症后,及时进行打药防治,越早越好,具体预防和防治措施如下:

1、轮作种植

轮作种植是预防霜霉病一种很好的办法,尤其是一块地常年种植大豆,霜霉病的发生会越来越严重,和其他作物轮作种植3年以后,霜霉病的情况会得到大大的改善。

2、抗病种子

购买抗病性比较强的种子,也能有效预防霜霉病的发生,在同样的条件下,抗病性强的种子有它独特的优势。

3、田间管理

这里说的田间管理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合理密植,种植时不要过密;禁止大水漫灌,防止田间湿度过大;肥料要充足但不要过量;田间的杂草注意防除等等,也就是我们正常的田间管理要做到位。

4、清理病残体

大豆在收获后,把田间掉落的残株落叶以及杂草及时的清理出田外,尤其时已发病的田块,减少病菌的数量,起到预防的效果。

5、化学药剂防治,通过杀菌剂进行预防或防治,是很多农户使用的办法,目前市面上的杀菌剂有很多,针对霜霉病的也不少,常用的有百菌灵、多菌清、福美双等等,如果上述药剂因抗性大,效果一般,可换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或者使用复配药剂,比如甲霜·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霜脲·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烯酰·嘧菌酯(烯酰吗啉+嘧菌酯)等等,还有很多,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