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除草防虫害用什么药 农药除草防虫害用什么药最好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农药的使用中,除草和防虫害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除草药
除草药是指用于杀灭杂草的农药。杂草是农作物生长的竞争对手,会占据农田水分、养分和光线资源,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除草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常用的除草药有草甘膦、草铵膦、草乐醚、草胺膦等。这些除草药都有一定的杀草谱,可以杀灭不同种类的杂草。在使用除草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农作物造成伤害。
防虫害药
防虫害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的农药。害虫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威胁,会危害农作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防虫害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常用的防虫害药有敌敌畏、氯氰菊酯、杀虫威等。这些防虫害药都有一定的杀虫谱,可以杀灭不同种类的害虫。在使用防虫害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注意事项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适合的农药,根据农作物的类型和病虫害的种类选择相应的农药;
- 按照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使用农药,不要超量使用或不当使用;
- 在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 使用后及时清洗农具和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食品;
- 不要将农药倾倒到水源或河流中,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遵守环保法规,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释义拓展:农药(化学药剂)
农药,是指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广泛用于农林牧业生产、环境和家庭卫生除害防疫、工业品防霉与防蛀等。农药品种很多,按用途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原料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微生物、抗生素等)及化学合成农药;按化学结构分,主要有有机氯、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胺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脒类、三唑类、杂环类、苯甲酸类、有机金属化合物类等,它们都是有机合成农药;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乳剂、乳油、乳膏、糊剂、胶体剂、熏蒸剂、熏烟剂、烟雾剂、颗粒剂、微粒剂及油剂等。问答拓展:草坪的病虫害主要有哪几?分别应该用哪些杀虫剂?
一、病害依据致病起因不同,草坪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物寄主(病原物)引起的,有显然的传染景象,称为侵染性病害;另一类是由物理或化学的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无传染景象,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等,其中以真菌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单一种植易感病草种或品种,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内因。环境条件如气候、泥土和栽培管理条件是病害发生的外因。在北方常见的草坪病害主要有以下几品种型:
1。褐斑病
褐斑病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草坪枯死。
(1)特点:被侵染的叶片首先涌现水浸状,色彩变暗、变深,最终干涸、萎蔫,呈浅褐色。在暖湿条件下,枯草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浸润性边缘,系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称为“烟状圈”,在凌晨有露水时或高温条件下,这种景象比较显然。留茬较高的草坪则涌现圆形枯草斑,无“烟状圈”症状。在单调条件下,枯草斑直径可达30厘米,枯草斑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得快,结果其中央呈绿色,边缘为黄褐色环带。草坪草染上该病,草死后会被藻类所取代,使地面形成蓝色硬皮。
(2)诱发因素:主要是因为高温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环境不通风、枯草层过厚等因素所诱发的。
(3)管理办法: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避免大水漫灌或积水,改良通风透光条件,消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使用世高、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井冈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浓度通常为800倍,治疗时可用300至500倍液。
2。腐霉病
(1)特点: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草坪草会导致根部、根茎部和茎、叶变褐并糜烂。草坪上突然涌现直径2至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修剪较低的高袭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迅速扩展。剪草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低,受害植株糜烂、倒伏,紧贴地面枯死,枯死秃斑呈10至15厘米不等的圆形或不规矩形。枯草斑内病株叶片暗褐色水浸状糜烂,单调后病叶皱缩,色泽变浅,高温时有成团的绵毛状菌丝体生成拆念销。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集合,形成较大的不规矩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经常散布在草坪最低湿的区段。
(2)诱发因素:高温高湿条件下,白天最高温30℃以上,夜间最低20℃以上,相对湿度高于90%,且延续14小时以上。低凹积水,泥土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通气差,缺磷,氮肥施用过量。主要损害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高温高湿季节。
(3)防治方法:改良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水,减少灌水次数,节制灌水量,减少根层(10至15厘米)泥土含水量,下降草坪小气象相对湿度。及时消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合理修剪,高温季节不要过多过频剪草,旅游留茬不宜过低,通常5至6厘米。
(4)药物节制:世高、百菌清、代森锰锌、恶霉灵等。
3。白粉病主要为害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等。环境郁蔽、光照不足时发病较重。
(1)主要特点:叶面涌现白色霉点,后逐步扩展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起初为白色,后变污灰色、灰褐色。霉斑外表着生一层白色粉状物质。
(2)诱发因素:管理不善,氮肥施用过多,遮阴,植株密渡过大和灌水不当。
(3)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减少氮肥用量或与磷钾肥配合使用;下降种植密度,减少草坪周围乔、灌木的遮阴,以利于草坪通风透光;下降草坪湿度,适度灌水,避免草坪过旱;对已感病的草提早修剪,减少再侵染源。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
二、虫害草坪植物的虫害相对于草坪病害来讲,对于草坪为害较轻,比较容易防治,但如果防治不及时,也会对草坪造成大面积的损坏。按其为害部位的不同,草坪害虫可分为地下害虫和茎叶害虫两大类。常见的害虫主要有:蛴螬、象鼻虫、金叶虫、蝼蛄、地老虎、草地螟、粘虫、蝗虫。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药物有西维因、辛硫磷等。对于茎叶部害虫,主要防治药物有敌杀死、氧化乐果等。草坪病虫害的防治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懂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弄清诱发因素,采取综合防治办法。随着引进草坪草品种的不断增长,使用中不但要懂得引入品种的生长习惯、适应性,还要对其抗病虫性进行筛选。含有内生真菌的品种,其抗虫性显然加强。合理施肥,在高温、高湿季节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合理灌水,下降草坪湿度,选择适宜的浇水时间。适度修剪,修剪时严禁带露水修剪,维持刀片锐利,对草坪病斑处要独自修剪,防治穿插感染,修剪后对刀片进行消毒,病害多发季节可恰当提高留茬高度。可经过梳草、表施泥土等方法消除枯草层,减少菌源、虫源数量。防治病虫害主要药剂为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等,使用时应遵守使用说明进行,避免产生药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