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预防、控制和治疗三个方面,探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一、预防预防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首要手段。预防的关键在于加强园林植物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1.土壤改良:在植物生长季节,定期施肥、浇水、松土等,保持土壤松散、湿润和富含养分,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2.剪枝修剪:定期对植物进行剪枝修剪,促进分枝和新梢生长,增强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清除落叶:在落叶季节,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落叶,减少病菌和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二、控制控制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控制病虫害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
1.人工防治:使用手动捕捉、摘除、喷洒药剂等方法对病虫害进行人工防治,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2.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不能过度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生物防治:使用天敌、寄生虫、细菌等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治疗治疗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最后手段。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病虫害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
1.割除病部:对于病害已经严重的植物,可以通过割除病部对其进行治疗,减少病害的扩散。
2.喷洒药剂:对于病害尚未严重的植物,可以通过喷洒药剂对其进行治疗,加速其康复和生长。
3.病虫害监测: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病虫害的进一步蔓延。
拓展百科知识1.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
2.病虫害的分类:病虫害分为真菌**害、细菌**害、病毒**害、昆虫性害虫和其他害虫等。
3.病虫害的预防措施:除了前文提到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还包括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普及、环境的改善等措施。
参考资料: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指南》
相关问答拓展:
1、园林管理知识?
1.苗木管理:乔木:按照季节定期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冬季做好保温越冬。
灌木:定期浇水,修剪,防治病虫害,冬季保温。
地衣植物管理:如草坪等,定期修剪,去除杂草,病虫害防治,检查警示标志。
2、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与技术?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包括:1.植物学知识:如植物的分类、形态、生长习性等,以便对树、花、草的选择、种植、养护有一定的了解。2.土壤学知识:如土地的类型、质地、PH值等,以便了解植物生长的适宜性和栽培技术。3.施肥知识:如肥料的种类、用量、施用时间等,以便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4.病虫害防治知识:如常见的病虫害的种类、防治方法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5.园艺技术:如种植、营养管理、剪枝、修剪、疏花、压土等技术,以便使植物在园林环境中得到更好地生长。园林绿化技术包括:1.绿化设计:如布局设计、绿化效果的预测、植物的选择等。2.植物的选用:如选用适合本地区的树木、花卉、地被植物等。3.绿化施工:如掌握种植方法、管理技术等。4.园林绿化养护:如剪枝、修剪、疏花、施肥等技术,以确保植物的长势和绿化效果。5.灌溉和排水技术:如水源的选择、灌溉设施的设置、排水设备的维护等。6.园林景观照明技术:如景观灯光的安装、灯具的选择、照射效果的预测等。7.生态修复技术:如使用天然材料、生态修复方法等,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维护。
3、什么是园林技术?
1、园林技术主要内容是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园林植物良种繁育与园林植物应用与效益评估。
2、园林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林植物学、花卉栽培技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传育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绘画、园林制图、园林艺术、插花艺术、园林树木学实习、经济花卉生产经营实习、插花艺术实习、园林设计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4、侧柏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侧柏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侧柏病虫害防治技术:
1.蚜虫:蚜虫是侧柏常见的害虫之一。可以使用有机杀虫剂如洗洁精水溶液或者辣椒水喷洒在叶片上,也可以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蚜虫。
2.螨虫:螨虫是侧柏的另一种常见害虫。可以使用有机杀虫剂如硫磺粉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螨虫。
3.白粉病:白粉病是侧柏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可以使用有机杀菌剂如硫磺粉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喷洒。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白粉病。
4.根腐病:根腐病是侧柏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预防根腐病的关键是保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避免过度浇水。如果发现植株出现根腐病症状,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处理。
5.落叶病:落叶病是侧柏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并脱落。预防落叶病的关键是保持植株的健康状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
需要注意的是,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咨询专业园艺师或植物保护专家进行指导。
5、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1、树木无枯枝、枯叶,树形优美,长势良好。
2、清除杂草,纯净率要达到95%以上。
3、清除石块、残枝败叶等杂物,保洁率要达到98%以上。
4、草地边缘要修剪整齐,保持完整,完整率要达到98%以上。
5、适时适量的浇水施肥,保证草地生长良好。
6、要注意剪草,草的高度保持3㎝~5㎝,平整美观。
7、花木病虫害要准确及时地防治。
8、要及时补种死树、死草,成活率达到98%以上。
9、造型修剪合理,造型要优美、丰满健壮。
10、没有业主或者其他人私自侵占公共绿地的现象。
拓展好文:夏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夏季是园林植物旺盛生长的季节,也是病虫害繁衍、危害的主要季节。由于高温,植株本身抵抗能力下降,病虫害的威胁比其他季节更大。夏季也是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之一,其主要虫害有天牛、天蛾、刺蛾、螨类等。
一、天牛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是以幼虫钻蛀园林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引起死亡。天牛种类较多,有的1年一代或2年一代,甚至3年一代,主要种类有光肩星天牛、化为成虫,取食寄主嫩叶补充营养,然后交尾、产卵。夏季是杀灭成虫的良好时机,也是防治天牛的关键时期。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带有虫卵的苗木引入。
2.加强养护措施,提高树势。如避免单纯树种连片,适时修剪、浇水和施肥等。
3.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寄主树干或大的(4厘米以上)枝条,喷施除虫药剂,可有效防治成虫,对于较严重的区域可以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再喷一次。
4.对于已产卵的树木,可人工杀灭卵。
5.保护天敌,如啄木鸟、花绒寄甲等。
二、刺蛾
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又名洋辣子。刺蛾以幼虫取食叶片和嫩梢,体上常具有瘤和刺,被刺后可引起人的皮肤痛痒,园林中常见的种类主要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双齿绿刺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
2.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幼虫群集为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4.幼虫3龄前选用无公害防治,如可施用含量为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
5.化学防治。
6.植物源农药防治,可喷施1.2%苦·乳油800至1000倍液。
7.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三、尺蛾
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害虫,又名尺蠖、吊死鬼等。夏季是国槐尺蛾第2代和丝棉木金星尺蛾发生严重的时期,国槐尺蛾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丝棉木金星尺蛾主要危害大叶黄杨、丝绵木等园林植物叶片。
尺蛾幼虫食量大、暴发性强,如不仔细观察或防治不及时,会在1至2天内将整个植株的叶片吃光。被尺蛾咬食过的树木无叶光秃,林木一片枯黄,好像火烧,对园林苗木的生产和环境美化影响很大,同时危害性也是相当大。
防治方法
1.冬、春季人工挖蛹,灭杀越冬虫蛹。
2.越冬成虫飞翔力弱,羽化期及时捕杀。
3.杀虫灯诱杀成虫。
4.无公害防治:1600IU/毫升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加0.05%洗衣粉喷雾。
5.化学方法。
四、毒蛾
毒蛾类害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夏季园林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毒毛是毒蛾幼虫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命名的依据。毒蛾的幼虫常常色彩鲜艳,胸腹部被有长毛,具毒性,人接触后可引发皮炎,能引起皮肤**、红肿等症状。卵多成块状。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高龄后开始分散活动为害,将叶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粗脉或食光整个叶片,从而消弱树势,致使树木死亡。毒蛾种类较多,为害园林植物的毒蛾主要有黄尾毒蛾、侧柏毒蛾、榆毒蛾、柳毒蛾、舞毒蛾、角斑古毒蛾、灰斑古毒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人工采卵摘除;
(2)将枝干上的低龄幼虫摇晃、振落并杀死;
(3)清除枯叶杂物中的蛹或过冬幼虫。
2.物理防治:利用雄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4.保护和利用追寄蝇、小蜂、螳螂、胡蜂、茧蜂、姬蜂、益鸟等天敌。
5.毒蛾幼虫的毒毛能使人皮肤痛痒,在防治工作中应注意防护。
五、天蛾
天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天蛾科,为大型蛾类。低龄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多将叶片咬成孔洞或缺刻。高龄后的大幼虫食量大增,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部分叶脉和叶柄,严重时常常食成光干,削弱树势。树下常有大粒虫粪落下,较易发现。天蛾种类较多,为害园林植物的天蛾害虫主要有蓝目天蛾、豆天蛾、葡萄天蛾、榆绿天蛾、霜天蛾等。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冬季翻土,蛹期可在树木周围耙土、锄草或翻地,杀死越冬虫蛹;
(2)利用幼虫受惊易掉落的习性,在幼虫发生时将其击落,或根据地面和叶片上的虫粪,人工捕杀树上的幼虫。
(3)幼虫入土后或成虫羽化前,在寄主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以毒杀土中虫蛹。
2.物理防治:利用天蛾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无公害防治: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既保护各种天敌,又防止污染环境卫生。
4.化学防治。
5.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六、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别名秋幕毛虫、美国白灯蛾、秋幕蛾等。1979年在我国辽宁首次被发现,又蔓延至山东、陕西、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有一定蔓延严重的趋势。
美国白蛾食性极杂,幼虫吐丝结巢群居300多种植物。主要危害悬铃木、白蜡、椿树、泡桐、金银木、山楂、桑树等园林植物。
美国白蛾以幼虫取食植物的叶片,1至2龄的幼虫一般群居在吐丝结成的网幕中,在叶的背面啮食叶肉,残留叶片上表皮及细叶脉,被害叶呈纱窗状,仅个别嫩叶被咬成小洞;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透,呈小孔洞。
随着虫龄的增长,幼虫不断将网幕增大以扩充食料。常见的网幕长1米左右,大的网幕可从树梢向下拉到树干的基部,长达3米以上。一棵树上的网幕有几个到十几个,多的达200多个。网幕把树叶及小枝条缀连在一起,内有大量虫粪、幼虫和幼虫脱的皮壳,对树木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4龄后幼虫分散成小群体蚕食叶片,5龄后幼虫爬出网幕单独活动、取食,直到植株叶片全部被吃光。同时幼虫向附近的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杂草等植物上转移危害。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1)加强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苗木、接穗、花卉、鲜花、果及包装箱填充物和交通工具等必须严格检疫。
(2)做好虫情监测。一旦发现害虫,应尽快查清发生范围,并进行封锁和除治。幼虫不要随意乱丢弃,应就地有销毁,以防蔓延。
(3)人工剪除网幕;围草诱蛹;灯光诱杀;捕杀成虫。
2.生物防治:释放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白蛾幼虫释放3至5头周氏啮小蜂的比例,将茧悬挂在离地面2米处的枝干上。
3.无公害防治:对3至4龄前幼虫喷施Bt乳剂,可施用含量为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2000至3500倍液;或喷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4.化学防治。
七、叶螨
叶螨也叫火龙虫、红蜘蛛。螨虫不是昆虫,属于叶螨类、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在植物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常造成植物叶片叶绿素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叶螨个体很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毫米,呈圆形或卵圆形,桔黄或红褐色,因此又称红蜘蛛。叶螨是危害叶片的主要害虫,也属于刺吸植物枝叶的害虫。
叶螨可通过有性繁殖,也可孤雌生殖,以卵或受精的雌成虫在树皮缝隙或土壤中越冬。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可达10余代,多则20至30代。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气温20℃至30℃最适宜,5天左右即繁殖一代、世代重叠。
防治方法:
1.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发病时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
3.螨量不影响树木生长时,可喷清水冲洗。
4.虫害发生严重(6至7月份)时,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无效。
5.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