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小麦纹枯病知
小麦纹枯病的症状是什么怎么防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或白色纹状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小麦纹枯病还会导致小麦的生长迟缓,减少小麦的穗粒数量和大小,降低小麦的品质。
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
1.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首要措施。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抗病小麦品种,如耐病小麦、抗病小麦等。
2.合理施肥:小麦缺乏氮、磷等营养元素会导致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降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率。
3.喷洒药剂:在小麦生长季节中,定期喷洒一些药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剂,如三唑酮、氯氰菊酯等。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麦纹枯病的危害有哪些?
小麦纹枯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导致小麦的生长迟缓,减少小麦的穗粒数量和大小,降低小麦的品质。
2.如何预防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预防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选择抗病品种
- 合理施肥
- 加强田间管理
3.如何判断小麦是否感染了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或白色纹状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如果发现小麦出现了这种症状,就可能感染了纹枯病。
4.防治小麦纹枯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防治小麦纹枯病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药剂使用要合理,不能滥用
- 药剂使用要遵循使用说明
- 药剂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5.小麦纹枯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有哪些?
小麦纹枯病的主要防治药剂有三唑酮、氯氰菊酯等。使用药剂时,应该遵循使用说明,合理使用药剂,不滥用。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药剂:
三唑酮:三唑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真菌的细胞膜合成,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能够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该药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真菌的细胞膜合成,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小麦病虫害防治手册》
2.《农业生产技术大全》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有什么特点?怎样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冬前病原侵染麦苗的机会。合理密植,晌姿握加强田间排灌水系统的建设,勤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宴庆要适当增施钾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有病残株的粪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
(2)种子处理。
用种子质量0.1%的15%三册散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
(3)田间喷药。
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喷雾,或每亩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经常困扰农户,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小麦纹枯病经常困扰农户,叶鞘和茎基部的茎主要受损。幼苗期侵染开始于叶鞘上出现小的榛子褐色斑点,然后逐渐扩散到中间的灰色椭圆形斑点,边缘呈棕色。
除根后,叶片基部鞘上出现小的椭圆形水斑,扩大后形成半灰色的云斑,边缘为浅棕色,有时伴有症状性的花茎。如果受害的是茎,首先会有浅棕色的短条纹,逐渐发展成边缘棕色和中心灰色的大火箭斑。病变部位常纵向开裂。在潮湿天气,叶鞘的表面、内部和茎上出现白色灰色裤裂菌丝体和浅棕色小菌核。如果病情严重,腐烂的茎就会死亡。
上面的叶子是好的。仔细一看,小麦茎秆处有椭圆状的病斑,可能就是小麦的纹枯病,小麦叶鞘上出现病斑,一点点向上扩大成片,茎秆不能正常输送水分,导致小麦形成白穗,结籽少,减产。
小麦在播种后会受到籽粒萎蔫的影响。明岩发芽后,幼根和芽会被细菌感染。冬前和春(拔除期和穗期)是小麦枯萎病发生的两个高峰。主要防治方法如下:在繁殖期晚播,以降低越冬前侵染的风险;避免小麦群体过大(适当减少播种),减少田间水分;平衡施肥,增加钾。事实上,小麦主产区多年来的秸秆还田耕作,在改善和优化土壤结构的同时,也导致了小麦根系病害的加剧。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小麦胡槐闭播种期的病虫害问题。
先正达VERSEMA不仅能防治病虫害,而且含有噻虫嗪和氟西脲,具有促进根系生长、强效结合、强效根系的作用。在提高arv种子期的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其有效分蘖率。通过以下几个示范田的试验,表明包衣小麦的根系发育良好,有大量的有效分蘖。在品种一致、播种均匀的条件下,在围植地块上,可观察到充足的分蘖、早播和旺盛的苗木。
问答拓展: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发病时间与防治措施
近日,有个别小麦种植户反映,自已种的小麦麦尖发黄,根部出现***斑纹。据了解,这是典型的纹枯病症状。本文具体介绍一下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发病时间与防治措施。
1、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发芽后,芽鞘受病菌滑友中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在3~4叶期时叶鞘上先产生淡***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
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信山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
小麦的麦尖发黄,叶鞘出现淡***小斑点,根部出现纹理交错的斑纹状***斑纹,通称花秆,严重的出现深褐色腐烂。这是小麦纹枯病的典型症状。
2、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时间
小麦的纹枯病一般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流行具有冬前和拔节期二个发病高峰,而冬前病害的发生程度又直接影响到后期病害与危害程度。
因而重点控制前期、延缓病原菌侵染期和麦株发病期,降低病害严重度和危害损失,发病率高的重病田块应结合冬前和早春防治措施。
3、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小麦的纹枯病可分两个时期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10月下旬~11月中旬)和返青期(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药剂防治。
即每亩用50ml井岗?蜡芽菌+15ml海绿素或10ml申嗪霉素+5ml爱多收+20克磷钾动力对告知一桶水进行喷雾,间隔5~7天,连续2~3次为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