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豌豆白粉病 如何预防豌豆白粉病病害
豌豆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害,其中豌豆白粉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豌豆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豌豆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会影响豌豆的生长和产量。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豌豆白粉病呢?
1.选择抗病品种
在购买豌豆种子时,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豌豆白粉病的发生。抗病品种通常会在种子包装上标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2.保持通风
豌豆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因此保持通风是预防豌豆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豌豆生长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通风,避免叶片之间的接触,这样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
3.控制湿度
豌豆白粉病的发生与湿度有关,因此要控制豌豆生长环境的湿度。在豌豆生长期间,要避免过度浇水,尽量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是过于潮湿。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落叶等杂物,避免过度积水。
4.喷洒药剂
在豌豆白粉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喷洒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常用的药剂有硫磺粉、甲基托布津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豌豆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5.轮作种植
豌豆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土传病害,因此轮作种植是预防豌豆白粉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豌豆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他作物与豌豆轮流种植,这样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
预防豌豆白粉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选择抗病品种、保持通风、控制湿度、喷洒药剂和轮作种植等。只有在日常管理中做好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减少豌豆白粉病的发生,提高豌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关拓展:
问:荷兰豆、香豌豆白粉病是什么?
症状
此病多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豆荚,多始于叶片。叶片染病初出现白粉状淡***小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粉斑,相互连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盖(彩版二十七,154),叶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块。病情发展,病斑波及全叶,致叶片迅速枯黄坏死。茎蔓和豆荚染病,也出现白色粉斑,严重时布满茎荚,致使茎蔓枯黄,嫩茎干缩,豆荚干小。后期病部形成黑色小点,即病菌子囊壳。
病原
ErysiphepisiDC.属子囊菌豌豆白粉菌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柱状至桶形,无色,单胞,大小24.5~37.8微米×13~17.5微米。子囊壳暗褐色,扁球形,直径88~115微米,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附属丝多根,丝状,为子囊壳的1~3倍。子囊5~8个,卵圆形,大小60~78微米×36~45微米,子囊孢子3~5个,浅***,卵圆形,大小19.5~25.5微米×12.5~15.5微米。
发病特点
寒冷地区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和雨水溅射传播。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进一步扩展蔓延。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也未见产生子囊壳。日暖夜凉,温差大,空气潮湿,植株结露适宜发病。干湿交替发病较重,持续干燥病害也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各地因地制宜选用较抗病品种。
(2)轮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对来年植株根瘤菌活动和根系生长有影响,因而需轮作倒茬,切忌连作。
(3)种子处理。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4)拉秧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妥善销毁处理。保护地在幼苗出土前,每667平方米可选用硫磺粉1~2千克,或20%特克多烟雾剂0.25~0.5千克熏烟灭菌。
(5)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选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5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武夷菌素水剂200~3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选用5%加瑞农或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667m2喷粉防治。
问:怎样种植豌豆
1、培育适龄壮苗
2、配营养土
3、播种后控制温度
4、每亩定量施有机肥
5、定植后及时中耕培土
注意问题:
1、土地选择: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田块种植,要求土壤含有机质较高,沙壤土到粘土均可,以微酸性到中性为宜。
2、整地作畦:选前一年未种过豆类作物的土地,施足基肥,三沟配套,保证排水畅通。
3、播种:长江流域多进行秋播,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也可在早春2月下旬至3月初播种。为了争取时间,最好用地膜覆盖,促进早出苗;在华南地区是9~11月***播种,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采收。
4、田间管理:苗期进行浅中耕和除草2~3次,促进根系生长和固氮根瘤菌的繁殖,并可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5、病虫害防治:豌豆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虫害有潜叶蝇和蚜虫。白粉病在叶片上出现多数白色粉霉状病斑时,用50%多菌灵或20%粉锈宁,加水1000倍喷雾防治2~3次。霜霉病多在开花结荚期发生,在叶上出现黄绿色不规则形病斑,可用50%甲霜灵或90%乙磷铝,加水500~600倍喷雾2~3次。潜叶蝇和蚜虫都可用20%溴氰菊醋或功夫菊酯等菊醋类农药加水2000~2500倍喷雾防治。
6、采收:一般多在开花后7~10d采摘嫩荚,具体掌握在嫩荚中种子开始形成,照光见有子粒痕迹时采摘。食粒青豌豆与食荚青豌豆的栽培技术基本相同,但有以下几点区别:第一,蔓生品种与食荚青豌豆蔓生品种一样,矮生品种种植密度则应增大一倍,即行距由66cm改成33cm左右,不需支架。第二,食粒青豌豆到豆粒充实时采收,比食荚青豌豆所需养分多,开花结荚期应比食荚青豌豆多施1~2次追肥,并要施用复合肥,氮、磷、钾三要素并重,适当增施微量元素钼肥,更能增产。第三,食粒青豌豆采收期迟于食荚青豌豆,一般要在开花后15~20d采摘,过早采摘,豆粒太小,不宜食用;过迟豆粒老化,品质变劣。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