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脲作用
氯吡脲:一种高效、广谱的除草剂
氯吡脲的作用机理
氯吡脲作为一种草甘膦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干扰光合作用
氯吡脲可以干扰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的形成和积累,从而阻碍了植物体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使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和养分,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2.干扰氧化还原过程
氯吡脲还可以干扰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具体表现为抑制植物体内的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使植物无法正常进行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氯吡脲的应用情况
氯吡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控制一些难以处理的杂草,如稗草、苋草、莎草等。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喷洒和撒施两种方式进行。
喷洒:将氯吡脲溶液喷洒在杂草叶面上,使其被杂草吸收,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撒施:将氯吡脲颗粒均匀撒在杂草生长的土壤表面,使其随着土壤水分的渗透被杂草根部吸收,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拓展百科知识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代谢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体内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养分。
2.氧化还原过程
氧化还原过程是植物体内的一种代谢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为植物体内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和养分。
参考来源
[1]王守仁,张宏玉,黄金梅.氯吡脲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4,44(17):187-188.
[2]刘凯.氯吡脲的作用机理及应用[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4,39(5):20-22.
相关问答拓展:
氯吡脲膨果利弊?
1.缺点:常用的膨大剂——氯吡脲,是日本的一家公司于1985年开发出来的,但因其在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的同时,出现了畸形果、果品贮藏期变短等问题,日本未将该产品在生产中使用,但我国却将其引进并得到了农业部的批准,并要求在正常量范围内使用。
2.优点作用:氯吡脲是一种活性较高的细胞分裂素类生长调节剂,它可促进植物生长,能加速细胞有丝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防果实和花的脱落加速芽的形成,促进茎、叶、根的生长,促进果实的膨大,打破顶端优势,防止衰老。其生物活性却较6-苄氨基嘌呤高10-100倍。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果树,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扩大伸长,促进果实肥大;提高产量;保鲜等。主要用于花、幼果处理,也可用于烟草、番茄、茄子、苹果和蔬菜,可提高产浓度高时也可用作除草剂。?
氯吡脲什么时间用好?水稻齐穗后10天喷施
氯吡脲昰一种可以促进作物生长的膨大剂,可用于苹果,梨,葡萄,桔子,以及粮食作物,比如小麦,玉米,高粱,黄豆以及水稻的中后期使用O、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兑水1000倍液对水稻进行喷施,可保绿,能促进水稻生殖生长,使根系更加发达,增强光合作用,使水稻增加产量。
氯吡脲浓度过大会造成什么后果?1、氯吡脲浓度过大,会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易造成瓜果裂开现象。
2、氯吡脲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活性的苯脲类分裂素物质,可以影响植物芽的发育,加速细胞有丝分裂,对器官的横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促进细胞增大和分化,促进果实膨大,防止果实和花的脱落,增加产量。
氯吡脲的最佳使用时期?氯吡脲最好在玉米孕穗期使用,浓度5~10毫升/升也就是加水100~200倍叶面喷施,可促进玉米籽粒饱满、增加产量。
该药剂是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氯吡脲可与杀菌剂混用吗?氯吡脲可与杀菌剂混用。
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苯基脲类衍生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有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器官形成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逆性、延缓衰老、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等作用。
杀菌剂又称杀生剂、杀菌灭藻剂、杀微生物剂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水系统中的微生物——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化学制剂。在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