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白粉病如何原因
植物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导致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物质,严重的话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那么,植物白粉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1.病原菌
植物白粉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白粉菌,它是一种真菌,可以在植物的叶片、茎、花和果实上生长繁殖。白粉菌会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粉末状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随着风或水传播到其他植物上,从而导致病害的传播。
2.气候条件
植物白粉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白粉菌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左右的环境下生长最为适宜。如果气候过于潮湿或干燥,都会影响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
3.植物品种
不同的植物品种对白粉菌的抵抗力不同,有些品种容易感染白粉病,而有些品种则比较抗病。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考虑其抗病性。
4.土壤条件
土壤的养分和酸碱度也会影响植物白粉病的发生。过度施肥或土壤过于酸性都会导致植物抵抗力下降,从而易受白粉菌的侵害。
5.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白粉病的发生,比如植物的生长环境、病虫害的影响等。
植物白粉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预防和控制植物白粉病,我们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环境,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适量施肥并控制土壤的酸碱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从而减少白粉菌的滋生和传播。
相关拓展:
问:种的花上面长白霉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微生物啊问:植物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白粉病是一种较重的病害,全国各地都会发生,无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整个生育时期都会发生,俗称白毛病、粉霉病。多发生在结瓜期和成熟期。病害一旦发生,发展迅速。若不及时防治,会导致瓜叶焦黄,植株早衰,落瓜化瓜。
(2)发病条件病原为单丝壳白粉菌。病菌随空气传播。发病适温15~28℃,分生孢子在高于30℃以上或低于1℃以下时,很快失去活力,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严,发病湿度45%~75%均可发病,80%~90%为最适宜。植株过密、通风不好、过量施用氮肥、植株长势差都易发病。保护地栽培在高温、通风不良时,下部老叶发病重。露地栽培则在夏秋干旱、连阴天、时晴时雨时流行。氮肥过多,或生长势弱、发病重。
(3)防治方法①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适当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加强通风透光。
②保护地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
③10%多百粉尘剂喷粉,每667米2使用1千克在傍晚喷施。
④20%福星8000倍液喷雾。
⑤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
上述药剂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问:多肉植物白粉病怎么办
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原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其他防治措施: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2-3天天,以杀灭表皮杂菌,随后用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温度下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4-6小时,再做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扩展资料:
多肉植物养护技巧:
冬季光照不足,也无法很好地通风,多肉植物会生虫,而且春季气温回升,也利于虫卵的孵化。如果发现虫子,首先要将生虫的植物与其他健康的植物进行隔离,防止虫害传染。然后再对植物进行除虫护理。
发现虫害后,可用小镊子将虫子、虫卵等彻底清理干净,在使用药物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再对植物进行浇灌。植物叶面上生虫,也要将虫子清理之后,再对叶面进行药水喷洒。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一般也可恢复健康。
如果虫害严重,无法清理干净,一定要忍痛割爱,将其扔掉,避免虫害波及其他的植物。无论是否长虫,春天使用药水对多肉植物进行喷洒,也能很好地预防虫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白粉病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