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打几遍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药剂施用是小麦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围绕小麦打几遍药这个话题展开,讲述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药剂施用的注意事项。
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小麦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秆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螟虫、蝗虫等。对于不同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也不同。
对于小麦的病害,一般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对于白粉病,可采用**酮、咪鲜胺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条锈病,可采用氧化锰、氧化锌等药剂进行防治。而对于赤霉病、秆腐病等病害,可采用多菌灵、硫酸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于小麦的虫害,也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对于蚜虫,可采用吡虫啉、氧乐果等药剂进行防治。对于螟虫,可采用氯氰菊酯、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而对于蝗虫等大面积虫害,可采用敌敌畏、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药剂施用的注意事项药剂施用是小麦种植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药剂施用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药剂施用应在适宜的时间进行。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防治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药剂施用。
药剂施用应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不同的药剂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应根据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不可随意增减用量或改变使用方法。
再次,药剂施用应注意药剂的混配。有些药剂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防治效果。
药剂施用应注意安全。在施用药剂时,应穿戴好防护服和防护用品,避免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小麦打几遍药的频率小麦打几遍药的频率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小麦的药剂施用频率为3-4次,具体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一次药剂施用一般在小麦拔节期,主要用于防治白粉病、条锈病等病害。第二次药剂施用一般在小麦抽穗前,主要用于防治赤霉病、秆腐病等病害。第三次药剂施用一般在小麦抽穗后,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螟虫等虫害。如果小麦生长情况不理想,或者病虫害情况较为严重,可增加药剂施用频率。
小麦打几遍药后的注意事项小麦打几遍药后,应注意药剂残留情况。药剂残留过高会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小麦收获前一段时间,应停止药剂施用,以避免药物残留问题。同时,在药剂施用前后,应注意小麦的灌溉和施肥情况,避免药剂与灌溉水或肥料发生反应,影响防治效果。
小麦打几遍药是小麦种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药剂施用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情况来定,同时应注意药剂施用的注意事项,以保障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相关百科知识:
- 白粉病(báifěnbìng):小麦病害之一,由白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 条锈病(tiáoxiùbìng):小麦病害之一,由条锈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 赤霉病(chìméibìng):小麦病害之一,由赤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 秆腐病(gǎnfǔbìng):小麦病害之一,由秆腐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 蚜虫(yǎchóng):小麦虫害之一,为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
- 螟虫(míngchóng):小麦虫害之一,为食用小麦等作物的昆虫。
- 蝗虫(huángchóng):大面积虫害之一,为食用植物的昆虫。
参考文献:
- 《农业植保手册》
- 《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 《小麦病虫害防治手册》
相关拓展:
小麦赤霉病(小麦和大麦的病害)释义:
赤霉病是小麦和大麦的重要病害,遍及全国,一直是淮河以南及长江中下游麦区发生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大流行年份,产量损失可达10%-40%。近年来,在黄淮海平原麦区、西北麦区和东北春麦也多次发生大流行,造成很大损失。赤霉病不仅造成麦类产量的减少,而且商品价值也低,病粒失去种用和工业价值。同时,由于病菌的低谢产物含有毒素,人畜食用后还会中毒。
问:小麦三遍药什么时间打合适(最佳喷施时间,分别打什么药)
小麦在返青拔节期(3月中下旬)、困燃孕穗期(4月中旬)、穗期(扬花后15天左右)各打一次药。第一次药的作用是预防各种病害,让小麦多结籽;打第二次药的作用是为了预防小麦赤霉病;第三次药的作用是预防后期干热风和小麦早衰。小麦三遍药,就是在小麦的三个关键期喷药,就能有效控制小麦病虫的危害和蔓延。
小麦三遍药不仅能减少喷药次数,还能降低清尺碧生产投资成本,确保小麦获得丰产丰收,增加农民的收入。小麦三遍药究竟在什么时间打效果最好呢?
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是小麦幼苗生长量最大的时期。一般来说,小麦在返青拔节期是在3月中下旬左右。
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处于越冬期的病虫,也逐渐进入繁殖和危害盛期,是防治苗期病虫害的最佳时期。
此时,打小麦第一遍药,是提高小麦成穗率的关键。以防控纹枯病为主,兼防根腐病、全蚀病、蚜虫和红蜘蛛。
第一遍药可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1·1%阿维·高氯乳油50毫升+99%磷酸二氢钾1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抽穗扬花期
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一般是4月中旬左右。
由于群体密度大,温度高,湿度大,为多种病虫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是防治成株期病答举虫害发生和蔓延的最佳时期。
此时,打第二遍药,是提高小麦授粉率的关键。要以防控赤霉病和条锈病为主,兼防白粉病和蚜虫。
第二遍药可以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5%高氯·吡虫啉乳油30毫升+磷酸二氢钾20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灌浆成熟期
灌浆成熟期,是延长籽粒灌浆时间,提高千粒重的关键期,一般在扬花后15天左右。
由于群体密度大,温度高,降雨量小,最容易造成穗部蚜虫暴发,是防治穗蚜的最佳时期。
此时,打第三遍药,可防治植株衰老,延长籽粒灌浆时间的关键。以防治蚜虫为主,兼防小麦白粉病和干热风。
第三遍药可用4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20毫升+5%高氯·吡虫啉30毫升+99%磷酸二氢钾200克+0.01%芸苔素内酯水剂1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总结】
打第一遍药,主要是预防各种病害,确保小麦多结籽;
打第二遍药,主要是为了预防小麦赤霉病;
打第三遍药,主要是为了预防后期干热风与小麦早衰。
在打小麦三遍药时,一定要掌握好打药时间,过早或过晚,效果都不会好。
问:小麦三遍药具体什么时间打
小麦打三遍药的具体时间:返青拔节期、抽穗前20天左右、扬花后15天左右。
1、小麦返青拔节期,晚播小麦和群体小的麦田要在小麦返青后早打药
用100克99%磷酸二氢钾+15克硼兑水30斤喷雾,如果叶片发黄,建议一桶水中加入100克**素。同时应加入适量的高效氯氟氰菊酯、苯甲丙环唑等农药来防治麦蜘蛛、蚜虫、纹枯病、锈病等。乱拆答
2、小麦抽穗前20天左右
用50-100克99%磷酸二氢钾+15克硼兑水30斤喷雾。可以加入适当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或者戊唑·咪鲜胺来预防白粉病、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促进小麦孕穗健壮。有条件的农户还可以加上芸苔素内酯10毫升+25%吡唑醚菌酯25毫升。
3、在小麦扬花后15天左右使用
用99%磷酸二氢钾50-100克+硼10克喷雾,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喷施预防赤霉病,药剂可以配备丙环唑或氟环唑、肟菌·戊唑醇或戊唑·咪鲜胺,防治蚜虫、吸浆虫可以使用氯氟·吡虫啉防治。特别强调一定要加入99%磷酸二氢钾,这是预防干热风、抗倒伏,增强麦粒饱满度最佳补充。
小麦的生长环哗慧境
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御带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问:冬小麦春季打几遍药合适
喷洒缩节胺壮苗防止徒增强麦抗倒伏高产于势较旺麦苗麦拔节前喷洒助壮素或缩节胺每667平米(1亩)用助壮素10~20毫升或缩节胺2.5~5.0克兑水50公斤喷洒;二麦返青至拔节期667平米用壮丰安25~30毫升兑水25~30公斤喷洒;三麦拔节前10左右喷洒效唑溶液般667平米用效唑粉剂30~40克势旺用50克兑水30~40公斤喷洒;四麦拔节初期喷洒0.15%~0.3%矮壮素液667平米用50~70公斤;五麦幼穗化初期667平米用北农化控2号15克兑水30公斤喷洒或严格参照说明书总喷洒植物调节剂应严格按照药量施用重喷、漏喷并要选择晴午进行喷洒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