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 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是什么
一、甲拌磷农药的危害
甲拌磷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农药,但它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甲拌磷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甲拌磷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长期接触甲拌磷可能会引发中毒。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的优势
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具有很多优势。它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更小,不会像甲拌磷那样对土壤造成严重的影响。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是,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小,更符合现代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
三、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断提高,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出现,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四、相关问题探讨
答案:相比甲拌磷农药,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在环境和人体健康方面的危害更小,这已经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
答案: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会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相对于甲拌磷农药来说价格可能会稍高一些,但是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这种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答案: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更安全更环保的农药出现,比如基于生物技术的农药、基于纳米技术的农药等。
答案: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农业企业开始使用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但是应用范围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推广。
取代甲拌磷拌种的农药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农业行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
问答拓展:农药久效磷现在拿啥代替了
现在用丙溴尘知磷代替。
久效磷是典型的有机磷杀虫剂,毒性高已被禁止使用。常见的有机磷类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1605等等,此类药剂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对人类有较大的毒害作用。大多目前不在允许使铅逗用了。
丙溴磷(Profenofos),是一种化合物,分子式为C11H15BrClO3PS,分子量为373.63,淡***透明液体。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极佳。
主要用途
1、不对称有机磷杀虫剂。具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作用,杀虫谱广,能防治棉花、蔬菜地有害昆虫和螨类。施用剂量为: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为2.5~5.0g有效成分/100m2;对咀嚼式昆虫为6.7~12g有效成分/100m2。
2、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等作槐兄卖物的多种害虫,特别是对抗性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极佳。
3、属内吸性广谱杀虫剂,能防治棉花和蔬菜地的有害昆虫和螨类。
4、属三元不对称的非内吸性广谱杀虫剂,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能防治棉花、蔬菜、果树等害虫和螨类。施用剂量以有效成分计,对刺吸式昆虫和螨类为16-32克/亩,对咀嚼式昆虫为30-80克/亩,对抗性棉铃虫有特效,使用量为30-50克/亩制剂。
问答拓展:3911农药主要治什么
3911农药链斗的主要用于害虫防治,可以防治蚜虫、飞虱、蓟马、红蜘蛛、潜叶蝇等害虫,可以在种子播种之前,将3911农药稀释拌种,还可以在害虫发生期间,将3911稀释后喷洒在土壤上。3911农药也叫做甲拌磷、西梅脱等,是一种内吸性杀虫杀螨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3911农药用于小麦的时候,可耐滑以棚亩磨在播种之前,每50千克小麦种子使用1~1.5千克的30%甲拌磷粉剂进行拌种,用于防治苗期蚜虫、飞虱、地下害虫,注意使用浓度不宜过高。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小麦黄矮病毒病?
病害的防治:在防治上应以鉴定、选育和推广抗、耐病丰产良种为主,改进栽培技术切断蚜虫食物链和越冬毒源,和防治蚜虫控制传播蔓延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
(1)鉴定选育抗、耐病良种从各地对小麦抗、耐病性多年鉴定的结果看出,普通小麦种内不存在抗大麦黄矮病的抗病基因,但一般当地农家品种大多有较好的耐病性。利用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我国已鉴定出无芒中4、中5、中7、忻4079、陇远45、陇远46、远中1001等异源八倍体材料、球茎大麦等高抗大麦黄矮病毒。利用无芒中4和春小麦中7902、中8601杂交和组织培养,经过人工接种鉴定,已获得抗大麦黄矮病毒的异附加系材料B072—3等。以异附加系L1为抗原,采用中国春ph突变体Csph和组织培养诱导结合人工接种鉴定,我国育成了抗病新品系临抗1号,已通过国家黄淮海旱地区试,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小麦区试名列第一,适宜在山西、河南和陕西北部等旱地及扩浇地种植。
(2)防治蚜虫麦蚜是小麦黄矮病毒的唯一传播介体,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防治蚜虫,能够控制小麦黄矮病的流行和危害。多年来,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摸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治蚜防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①种子处理据甘肃张掖地区、陕西省蒲城县多年大面积示范,冬小麦的早播麦地采用甲拌磷(三九一一)拌种,能治蚜并兼治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年拌种后冬前可以不治蚜。每50kg麦种用75%甲拌磷100~150g加水3~4L拌种,拌后堆闷12h,残效期35d左右。另外,用0.3%或0.5%灭蚜松可湿性粉剂拌种,残效期达40d左右。灭蚜松是一种高效低毒对人畜安全的内吸剂,可逐步取代甲拌磷。用0.3%乐果乳剂拌种,残效期达15~26d,也有一定的治蚜效果。
②喷药治蚜在一般情况下,拌种地块冬前可以不治蚜。但如冬前气温较高、干旱,则必须加强田间麦蚜调查。根据各地虫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喷1次药,以防止麦蚜在田间蔓延、扩散,减少麦蚜越冬基数。冬麦返青后到拔节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麦蚜与小麦黄矮病的流行。春麦区根据虫情,在5月上、中旬喷药效果较好。药剂的种类和使用浓度是50%灭蚜松乳油加水1000~1500倍;40%乐果乳油加水1000~1500倍;50%对硫磷乳油加水2000~3000倍;50%甲基对硫磷加水2000倍;40%乐果乳油508,加水0.5L,拌15kg沙土配成毒土,每亩撒15kg;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每亩喷1.5kg,抗蚜威每亩4~6g具有较好的杀蚜效果。
另外,当麦蚜开始在冬小麦根际附近越冬时,进行冬灌,有显著的治蚜效果。据甘肃省张掖地区经验,冬前镇压、返青后耙耱,能有效地消灭田间残茬和土地上的蚜卵。
(3)加逗蠢强栽培管理因地制宜地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如在种植糜子的地区,尽量压缩游巧糜子的种植面积,神指键可以减少麦蚜和病毒的越夏数量,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安排好茬口,冬麦区避免过早、过迟播种小麦,春麦区适当早播,合理密植,抓紧肥水管理等,对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增强对病毒的抗、耐病性,减轻黄矮病危害,也有一定作用。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