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措施。
病害防治
水稻病害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了防治这些病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技术要点:
-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 病害监测:定期巡查水稻田,及时发现病害的初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防治剂对水稻病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虫害防治
水稻虫害主要包括稻飞虱、螟虫、稻蝗等。为了防治这些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技术要点:
- 清田早种:在田间杂草清除干净后,及时进行水稻的种植,减少虫害的滋生。
- 合理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抗虫能力。
- 虫害监测:定期巡查水稻田,及时发现虫害的初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有效控制虫害的扩散。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防治剂对水稻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综合防治
除了以上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 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间作种植:在水稻田中适当种植一些抗病虫的作物,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修剪水稻的叶片,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 科学施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防治要求,科学施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通过以上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水稻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相关问答拓展:
水稻育秧病害及防治方法?
1.
水稻立枯病1、立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入秧苗所引起的,立枯病主要有幼芽腐死、立针基腐等症状。(1)芽腐是在出土前或刚出土时发生,幼芽或幼根变褐色,芽扭曲腐烂而死,在种子和芽基部生有霉层。
2.
针腐多发生于立针期至2叶期,病苗心中枯黄,叶片不展,种子和茎基交界处常有霉层,茎基软易折,根变成黄褐色。青枯是水分失调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3叶期前后,病苗最初不吐水,天气骤晴高温,迅速出现青枯,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叶色青绿、整株萎蔫,成簇成片枯死。尤其是寒冷稻区发生较重,主要由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过密、秧苗细弱等因素所致。发病时期,从出苗到插秧的整个育秧阶段均可发生,但离乳期发病最重。病苗叶尖无露珠,心叶或上部叶片打绺,根少暗***,无新根,茎基部逐渐黄枯,软化至腐烂,苗提取时与种子分离。
请专家帮我说一下水稻具体打药的时间及每次打药打什么?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但我不是专家。
水稻是幾大糧食作物之一,管好水稻有很深的技術含量。
有的人到現在沒打一次藥,而有的人已經打了三次。
有的水稻好得稻瘟病,白葉枯病,那你現在就得防治,高熱紋枯病和白葉枯病大流行,就得抓緊防治。
要說水稻从插秧到收获要打多少次药?這一下還真不好說。水稻品种不同,打药也不相同;栽插时间不同,所处地域不同,所发生的病虫害时间段有所不同。具体什么时间防治和用什么药防治,要根据本地区的农技部门发布的病虫预报,及时进行防治,要治早治小治了;防病也是如此,防重于治。
地是黃金板,人勤地不懶。
三分種,七分管,作物才高產。
我是黄淮海片区,我处都是種植一季中稻,五月一號左右旱育秧,六月中旬栽秧,栽后三五天施返青肥同时除草杀虫,兑杀虫单,杀灭水稻螟虫。防止啃食水稻導致死苗。
在七月二十号防治卷叶螟,用甲维盐和杀虫单,每三十斤水一喷雾器,每样各兑一袋,另加一袋芸苔素内脂和一袋有机硅展着剂,搅匀喷雾,每亩两喷雾器均匀喷雾。
第二次防治卷叶螟时间是在每年的八月1O号~13号,这个时间段防治最有效。结合防治纹枯病,药可用百分之四点五高效氯氰菊脂或康宽、或虫酰肼和井岗霉素等等农药。
苐三次用药是在孕穗即将破口期。
苐四次用药是在水稻齐穗期。
这两次的用药,要综合防治,既要防治稻曲病,又要防治水稻茎穗瘟,同时防治卷叶螟和钻心虫。用药是康宽或虫酷肼或红钻或苏云金杆菌,兑三环异稻或稻瘟康或米鲜胺和井岗腊蚜菌。用藥量要按照說明使用,不要過大,但也不要太小,太小防治不了病蟲害。
最後一次用藥是在9月4號左右,這次用藥防治稻飛蝨和水稻螟蟲,同時水稻使用葉面肥,增加營養和抗逆性,提高產量和千粒重。
藥物使用高氯氧樂果丶苯甲丙環唑,芸苔素內脂和磷酸二氫鉀。於下午四時後均勻噴霧。最好還是兌袋展著劑,增加藥效,防雨沖刷。
這是我處對水稻病蟲的基本防治方法和用藥次數及用藥量。
注:在购买稻种的时侯,你就要仔细看清本品种对水稻病害的抗性,凡是几大病害指數小于四的,就不用預防。凡是大於四以上的,就要留心預防,不僅苗期要防治,栽插到大田裏更要防治,要一防到底,直到收割前才能罷手。囉嗦這些,不知能否幫到你,請涼解,還是看看農藝師大專家的吧,他們有豐富的書本知識和一流的實踐經驗。我們都要向他們學習。在此,謝謝邀請。
,
律性的,防治稻曲病的时间是两次,苐一次是在水稻孕穗即将破口期,苐二次在水稻齐穗后,药物是用井岗蜡蚜菌,每亩用一瓶,于下
午四时后均匀喷雾,喷两次基本没有病害。
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茎穗瘟,防治时间同稻曲病,用药是三环异稻,也可用其他防稻瘟药。
这时最好进行综合防治,防病治虫一手抓。在水稻破口前(即将出穗前)齐穗后,各综合防治一次。
把井冈、蜡蚜菌,三环、异稻,或甲维盐或康宽或高氯氧乐果,混配在一起,于下午四时后均匀喷雾。
注意上午水稻扬花,颖壳张开,打?
。
。
。
?
?
授粉和籽粒。
混配药液时,每加一种药要加水搅拌搅匀,再加另一种药搅匀,最好放一袋有机硅展着剂,以便沾着渗
。。
。
?
。
。
。
。
。
。
。
。
。
。
。
透,使药物发挥最大药效。
水稻种植管理技术?水稻种植技术包括选地、选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在选地时,应选择土壤质地好、灌溉水源距离近且不存在污染的地方;在选种时,应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种,选择具备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并保证种子纯度。施肥时,应先施足底肥,再根据生长期施用追肥。灌溉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度或不足灌溉。同时,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1.1选地
在对稻田位置进行选择时,应该确保土壤质地好,灌溉水源距离近同时不存在污染,水稻生长过程中无论是光照、温度还是水源都能够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1.2选种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品种繁多,在种植前,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选种。在水稻选种过程中,一是应该选择具备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保证种子纯度,减少杂株率;二是应该配合机选、风力、盐水精选等方法,去除其中存在的秕谷,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选种完成后,应该利用混合多菌灵溶液做好浸种工作,提升水稻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
1.3播种
应该根据稻田的地形地貌以及水稻种植规模选择人工播种或者机械播种,如人工播种,每亩播种量。1、早稻常规稻亩播10~15市斤左右,杂交稻亩播种量6市斤左右。2、中稻杂交亩播量应控制在3市斤为宜。3、晚稻杂交稻亩播量在3市斤左右(如用早杂返秋亩播量控制在5~8市斤为宜)。
1.4育苗
育苗可以在专门的育苗中心进行,也可以在秧田进行,在育苗环节,需要保证秧田地势平坦渗水适中,确保幼苗的茁壮成长,当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继续插秧作业。
1.5插秧
插秧是水稻种植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秧苗插入淤泥的深度合理,间格有序。插秧同样包括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相比较而言,机械插秧的效率更高,但是要求稻田地形必须平坦,如果起伏较大或者形状不规则,会影响插秧质量。插秧过程中应该避开大雨天气,确保秧苗呈南北走向,配合根茎健壮的秧苗来提升其成活率。
1.6施肥
插秧结束后,应该及时施肥,为水稻提供快速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保证水稻的顺利成活。一般情况下,早水稻应该施加35%的复合肥,施加量为600~650kg每公顷,晚水稻的施加量应该适当提高,控制在650~750kg每公顷。考虑优质高产水稻基秆偏细,在幼穗分化或者拔节阶段,需要对氮肥的施加量进行严格控制。
1.7灌溉
水稻种植中,灌溉是最为重要的程序之一,应该坚持几个基本的原则,一是浅水插秧,以保证秧苗均匀、平直;二是深水活蔸,在插秧结束后们需要及时灌水,将水量控制在叶耳下部,满足水稻秧苗的生长需求;三是薄水分蘖,当水稻处于分蘖期时,需要对水量进行控制,必要时排水晾晒,确保田间有裂缝,缝隙中可以看到白根;四是足水长穗,在水稻结穗期,应该保证供水充足,水深应该在5~10cm左右,以保证水稻根系的生长;五是干湿状籽,简单来讲,就是在疏导抽穗期潜水灌溉,收割前5~7d跑马式灌水,不能断水也不能灌水过多。
1.8除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量选择人工除草,或者在水田放样鸭子,对杂草进行有效控制,尽量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如果水稻种植面积较大,可以适当选择一些低毒除草剂,如噁草酮、草克星等,注意控制浓度和用量,避免造成水稻的大面积死亡。把每个环节都做好,是丰收的前提。
七月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最佳时间?七月份病虫害防治最佳时间是早晨6点以前或大雨过后。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加强预测预报,一旦发现成虫数量明显增加,在每代成虫盛期7日内即可选用甲维盐、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6月21日至30日,是第2代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高峰,因此7月初的第1周是第3代梨小食心虫幼虫防治最佳时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