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树流胶病的治疗方法(樱桃树卷叶的治疗方法)
大樱桃流胶病主要为害樱桃主干和主枝。
一般从春季树液流动时开始发生,初期枝干的枝杈处或伤口肿胀,流出黄白色半透明的粘质物,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导致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
一、大樱桃流胶病症状
樱桃流胶病从表现症状上,分为干腐型和溃疡型流胶两种。
干腐型流胶病
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初期病斑不规则,呈暗褐色,表面坚硬,常引发流胶,后期病斑呈长条型,干缩凹陷,有时周围开裂,表面密生小黑点。
溃疡型流胶病
病部树体有树脂生成,但不立即流出,而存留于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病部微隆起,随树液流动,从病部皮孔或伤口处流出。病部初为无色略透明或暗褐色,坚硬。
二、大樱桃树流胶病的成因
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导致树体生理代谢失调而引起流胶。
1、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差,造成有些砧木嫁接的大樱桃流胶病发生严重。
2、土壤理化性状不良
粘性土壤或盐碱地不适合大樱桃生长,流胶病严重。
3、根系病害
大樱桃发生根癌病、根腐病或因积水引起根系衰弱易产生流胶病。
4、由真菌侵染引起的枝干病害
高湿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春季低温多阴雨、雨季
高温多湿,易引起树干发病。
至9-10月中旬缓慢停止。
病原菌在树干、树枝的染病组织越冬,第二年在樱桃萌芽前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机械伤(修剪、碰伤等),
红颈天牛等害虫啃食韧皮部及木质部表层,导致树干的输导组织被破坏。
真菌孢子借机从伤口或皮孔侵入,并反复侵染,造成伤口流胶。
5、樱桃流胶病又叫做细菌性溃疡病,由细菌性病害引起。
发生严重时,叶部病害侵染枝干,引起水渍状坏死斑,随着坏死斑扩大和深入即产生流胶。
枝干病斑是第二年叶部病害的主要侵染源。
6、长期干旱后雨量过大,水分过多,流胶病更严重。
7、由于冻害或日灼,使部分树皮死亡引起流胶。
三、大樱桃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1、春季樱桃萌芽前
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清园。
或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0倍液。
在病原菌活跃初期杀菌,在树液流动前修复伤口、营养树干、减少或避免细菌、真菌和病毒病的发生。
2、病虫害防治
采果后,喷施中药杀菌剂0.5%小蘖碱水剂100-200倍液,全园喷雾。
杀灭果痕、叶痕病菌,冬天防冻,防止病菌侵入树体,降低树体病菌残留量。
12%噻虫·高氯氟,每15公斤水加50毫升。
在天牛成虫产卵后的1个月内(6-9月份)使用。
应定向喷雾,只喷有蛀干害虫危害的枝干。
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强壮树体。
3、合理修剪
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保持稳定的树势。
冬剪最好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夏季尽量减少较大的剪锯口。
夏剪,一次疏枝不可过多,对大枝一般不要疏除,以免造成较大的剪锯伤削弱树势,而引起流胶或干裂。
冬季要逐年逐步、适度疏除大枝。
修剪时要尽量减少伤口,不能大砍大锯。
另外,拉枝时要防枝条裂口,避免脚蹬树枝。
4、高温雨季,树体枝干喷施高浓度波尔多液60倍液。
剪锯口、流胶伤口涂抹小蘖碱水剂原液。
修复夏剪伤口、促进愈合、终止流胶、减少侵染。
5、雨季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
6、使用小蘖碱原液涂抹冻害、日灼、虫害、机械损伤等造成的裂口。
7、合理施肥,健壮树势,提高对冻害、日灼等自然灾害的抗逆能力,增强大樱桃树的抗病力。
增施有机肥,适量增施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
实施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结合的施肥方式。
重视中微量元素的使用,促进叶片生长,增加叶绿素,改善碳氮比,增强树体免疫功能。
生根壮根,确保根系发达,为树体提供足够的养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