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6279 次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

这篇经验总结会给广大网友剖析“玉米蚜虫”的内容进行精细说明,期望对各位农资人们有所帮助,开始你的阅读吧!

玉米蚜虫是危害玉米生长的一种昆虫。它们吸食玉米叶片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减产,严重时会造成玉米死亡。如何防治玉米蚜虫,是每个种植玉米的农民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玉米蚜虫的特点

玉米蚜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仅为约2-3毫米。它们的身体呈椭圆形,颜色为**或绿色。玉米蚜虫通常在5月份开始出现,6月份是它们的高发期。它们主要在玉米叶片的表面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玉米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玉米蚜虫的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是玉米蚜虫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等。由于杀虫剂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对玉米蚜虫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的方法。常用的天敌有瓢虫、蚜茧蜂等。在玉米生长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这些天敌的数量,帮助控制玉米蚜虫的数量。

3.农业措施:采取一些农业措施也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蚜虫。如在播种前清除玉米地里的杂草、选择抗虫品种等。还可以采用轮作、间作等方法,减少玉米蚜虫的滋生和繁殖。

拓展百科知识

1.瓢虫:瓢虫是一种常见的食蚜虫类昆虫,它们的食物主要是蚜虫和白蚁等小型昆虫。瓢虫的身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鲜艳,常用于生物防治。

2.蚜茧蜂:蚜茧蜂是一种寄生蚜虫的昆虫,它们会在蚜虫体内产卵,卵孵化后幼虫会吸食蚜虫体内的组织液,最终将蚜虫杀死。蚜茧蜂是一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

3.氧化乐果:氧化乐果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以用于防治多种害虫。由于它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注意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参考来源:《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

相关问答拓展:

1、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玉米管理技术

-种植前整地,清除杂草和其他残留物;

-选用适当的品种和育种方法;

-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养分供应;

-定期施肥,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控制杂草和除虫,可采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

-及时收割,确保玉米品质和产量。

2.病虫害防治技术

-玉米叶枯病:在播种前或嫁接时先浸种或嫁接芽,用甲基多菌灵或多菌灵等药物进行喷洒;

-玉米种植前后每隔20-25天喷洒杀菌剂;

-玉米螟:采用拟除虫菊酯、苯酚丙酯等杀虫剂进行处理;

-玉米蚜虫和蚜虫病:可用乐果等化学药剂喷洒,也可通过控制周围草丛和菜叶,减少蚜虫的寄生数量。

注意: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发病程度和产量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同时要遵循药物使用的安全规定,确保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2、防治玉米病害最佳杀菌剂?

速保利,属于中等毒性杀菌剂。剂型12.5%可湿粉剂。特点是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适用范围对子囊菌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白粉病、黑粉病、锈病、黑星病等有有特效。

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拌种。避免药剂沾染皮肤,若不小心沾药应及时用肥皂水冲洗。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3、氯氟醚吡唑脂能防治玉米经基腐病吗?

氯氟醚吡唑脂是一种有机磷酸酯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玉米经基腐病是由病原真菌引起的一种根部**,主要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氯氟醚吡唑脂对玉米经基腐病有直接的防治效果。

一般来说,针对玉米经基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消毒种子、选用耐病品种、施用有机肥等。提高土壤水分排水能力,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也有助于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病株出现时,及时采取适当的病害防治方式进行控制。

氯氟醚吡唑脂可能对玉米经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有限。在实际应用中,建议结合以上综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如果您面临玉米经基腐病的问题,最好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或植物病理专家,以获得更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4、唑醚氟环唑能防治玉米哪些病害?

?唑醚氟环唑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的多种病害。唑醚氟环唑在农业领域被广泛应用,可针对玉米病害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此药剂可以防治玉米的叶斑病、赤霉病、锈病等多种**。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唑醚氟环唑的使用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轻病害对玉米的危害。唑醚氟环唑还具有宽谱杀菌的特点,能对多种病原菌起到杀灭作用,提高防治效果。唑醚氟环唑可以防治玉米的叶斑病、赤霉病、锈病等多种病害,有效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5、玉米防控药有哪些品种?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常受到各种害虫和病害的侵害。为了防治这些害虫和病害,农业生产中使用了多种防控药品。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玉米防控药品品种:

1.杀虫剂:包括敌百虫、氯虫苯甲酮、溴氰菊酯、吡虫啉等,用于防治玉米螟、玉米象甲等害虫。

2.杀菌剂:包括多菌灵、噻菌胺、甲基托布津等,用于防治玉米灰斑病、玉米秧苗病等病害。

3.除草剂:包括草甘膦、草铵膦、草木灵等,用于除去玉米田中的杂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农药应遵循科学合理用药原则,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以确保防控效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在使用农药时还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农药,确保自身的安全。最好在使用农药前咨询专业农业技术人员或农药经销商的意见。

拓展好文:玉米虫害高清图谱(收藏版)

  玉米金针虫

  危害症状

  为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还能钻蛀咬食种子及块茎、块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

  防治方法

  1、换茬时进行精耕细耙,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翻耕土壤,减少土壤中幼虫的存活数量。发生严重时可浇水迫使害虫垂直移动到土壤深层,减轻危害。

  2、发现为害时,可用下列杀虫剂: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3、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1:30-40:400-500。

  4、灌根:用15%毒死蜱乳油200-300毫升对水灌根处理。

  5、施用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处理土壤。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公斤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

  玉米地老虎

  危害症状

  在玉米播种出苗前幼虫现在杂草心叶中取食,当玉米出苗后再转移到玉米心叶中危害,这时玉米也上会出现很多的半透明斑点。当幼虫长大一点后,便会由地上转移到地下危害,白天潜藏,晚上获得,将茎基部咬断,当受害幼苗死亡后,会转移到其他幼苗上继续危害。

  防治方法

  1、播前深翻。在春玉米田,播种前要深翻,清除杂草,减少地老虎的落卵量,并杀死初孵幼虫。成虫期灯诱、性诱和糖醋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用杀虫灯、黑光灯、信息素诱捕器、杨树枝把、糖醋液等方法诱杀成虫。

  2、保护天敌、生物防控。推荐多种作物间作,增加田间植物种类,保持生态多样性,保护利用天敌。地老虎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蜂、步甲、虎甲等。

  3、人工防治。当地老虎开始蛀茎,或者幼虫白天潜藏地下时,人工防治效果好,方法是在田间寻找刚出现的枯心苗、萎蔫苗,扒开其周围的土,挖出大龄幼虫,并将这些幼虫杀死。

  4、在地老虎为害玉米的初期,可在地面撒施毒土、毒饵、喷施药粉和药液。早发现、早防治是控制地老虎危害的关键。在地老虎为害初期,不仅个体小,而且白天晚上都在地上部活动,是用药的好时机。当玉米幼苗心叶被害率达5%时进行防治,喷洒须均匀,不仅喷到玉米上,而且也要喷到杂草上。也可以撒施毒土、毒饵进行防治。傍晚时顺垄撒施于幼苗附近,毒杀出土为害幼虫。推荐选用绿色、低毒、高效药剂,如辛硫磷、敌百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玉米蛀茎夜蛾

  危害症状

  幼虫从近土表的茎基部蛀入玉米苗,向上蛀食心叶茎髓,致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每只幼虫连续为害几棵玉米幼苗后老熟,入土化蛹。一般每株只有1头幼虫。

  防治方法

  1、及时铲除地边杂草,定苗前捕杀幼虫,实行轮作倒茬,可减轻危害。蛀茎夜蛾的卵在田边杂草上越冬,5月份孵化后向玉米苗转移,春季清除田间杂草可减少虫量。

  2、结合玉米间苗定苗拔除有虫株。玉米受害初期,心叶刚开始萎蔫时,幼虫尚在植株内,在间定苗时可拔除虫害株,以减少田间虫口数量。

  3、药剂防治。用75%辛硫磷乳油0.5kg对少量水,喷拌120kg细土,也可用2.5%溴氰菊酯配成45至50mg/kg毒砂,每667㎡撒施拌匀的毒土或毒砂20至25kg,顺垄低撒在幼苗根际处,使其形成6cm宽的药带,杀虫效果好。

  玉米螟

  危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收获时将秸秆拉回,堆放整齐,封垛。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毕。

  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

  2、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

  孢子液选用每g五十亿孢子量的白僵菌粗提料。用适量清水浸泡白僵菌成料,泡透后加入少量洗衣粉用手搓揉,将孢子充分揉洗后,捞出残渣,再用沙布过滤。每50g白僵菌成料兑水50Kg。封垛时每平方米一点,将喷头分层插入,尽量使秸秆均匀淋洒孢子液。

  孢子粉将每g含孢子量80亿的白僵菌粉100g,兑滑石粉25Kg,混合均匀,在秸秆垛表面每平方米一点,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手把,直至垛面飞出菌粉。封垛时间在幼虫复苏后化蛹前。

  2)生物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一代幼虫

  BT颗粒剂0.067Ha2用量150ml,兑细河砂4~5Kg混拌均匀。白僵菌颗粒剂(吉林农科院)用每g50亿孢子的白僵菌0.35Kg,兑细河砂5Kg,混拌均匀。玉米心叶中期~末期撒入玉米喇叭口。撒施量为每株玉米1g。

  3、物理防治

  高压汞灯诱杀越冬代成虫

  4、化学防治。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20%辛硫磷乳油200~25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5~35ml/亩。

  玉米白星花金龟

  危害症状

  以成虫取食玉米花丝,多在玉米吐丝授粉期至灌浆初期为害,也有的在玉米灌浆盛期以成虫啃食籽粒。成虫群集在玉米雌穗上,从穗轴顶花处开始,逐渐钻进苞叶内,取食正在灌浆的籽粒,并排出白色稀粥状粪便污染下部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被害穗遇雨水浇淋,还易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深秋及初冬在白星花金龟发生严重的农田及果园进行深翻土地,集中消灭粪土交界处的幼虫和踊,减少白星花金龟的越冬虫源。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法主要包括利用药剂处理粪肥杀死幼虫以及直接药剂喷雾杀灭成虫。化学方法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简便等优点,但由于白星花金龟成虫甲壳硬、飞翔能力强,因此一般化学喷雾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现多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诱集植物捕杀等措施防治该虫。

  3、利用趋性防治:糖醋液及腐烂果品诱杀是普遍使用的防治方法之一。将红糖、醋、白酒与水按照4:3:1:2的比例配成糖醋液,对白星花金龟有较好的诱杀作用。除糖醋液诱杀外,也可以利用白星花金龟成虫趋腐性,将腐烂果品装入大口容器里,置于白星花金龟发生较多的田间进行诱杀,减少白星花金龟成虫的为害。

  玉米蚜虫

  危害症状

  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严重受害时,甚至死苗。玉米抽穗后,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穗期除刺吸汁液外,蚜虫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起减产。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采用麦垄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2、药剂拌种,玉米播种前,可用5.4%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8—180g/100kg种子拌种,减少蚜虫的为害。

  3、在玉米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蚜虫的为害。可喷施下列药剂:48%毒死蜱乳油15—25ml/亩;80%敌敌畏乳油50—60ml/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

  当有蚜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株”时应进行全田普治,可以用下列药剂: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多杀霉素*啶虫脒悬浮剂、2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75%吡蚜酮*螺虫乙酯水分散粒剂等药剂视虫情连喷1一3次。可间隔7—10天再喷1次。

  玉米粘虫

  危害症状

  孵化后3龄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大发生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在暴发生年份,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空,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防治方法

  1、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彻底铲除田埂、田边、沟边、塘边、地边的杂草,消灭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减少虫源。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产期的水稻连片栽种,避免不同品种的“插花”栽培。合理用肥,施足基肥,及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科学管水,浅水勤灌,避免深水漫灌,长期积水,适时晒田,可起到抑制黏虫为害、增加产量的作用。从黏虫成虫羽化初期开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采用毒液诱杀成虫,其药液配比为糖:酒:醋:水=1:1:3:10,加总量10%的杀虫丹,可以作盆诱或把毒液喷在草把上诱集成虫。

  2、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就应施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10~15ml/亩;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120g/亩等药剂进行防治。

  玉米斑须蝽

  危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汁液。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

  防治方法

  1、玉米与油菜间作、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插花条带种植,每一条带10~15米,可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的条件,提高天敌对斑须蝽的自然控制能力。

  2、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捕捉成虫,抹杀卵块,消灭未分散的低龄若虫,可减轻田间受害程度。

  3、利用斑须蝽成虫趋光性,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特别是发生盛期,用黑光灯诱杀,灯下放一水盆,及时捞虫。

  4、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喷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等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