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黄叶了用什么杀菌剂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59 次
小麦黄叶了用什么杀菌剂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虫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小麦黄叶病。小麦黄叶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逐渐变黄,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话会导致产量下降。那么,小麦黄叶了该用什么杀菌剂呢?

常用的杀菌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小麦黄叶病杀菌剂有多种,如丙环唑、氟吡呋喃等。这些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黄叶病,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
  •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衣服,避免残留。

天然的防治方法

除了化学杀菌剂外,还可以采用天然的防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小麦黄叶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天然防治方法:

  • 利用植物的抗菌成分来防治,如茶叶、蒜、辣椒等。
  • 利用微生物来防治,如枯草杆菌、乳酸菌等。
  • 利用有机肥料来增强小麦的免疫力,如腐熟的堆肥、鸡粪等。

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化学杀菌剂还是天然防治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
  •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
  • 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工具和衣服,避免残留。
  • 避免在小麦开花期使用杀菌剂,以免对花粉产生影响。

小麦黄叶病可以采用化学杀菌剂和天然防治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方法。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各种病害,其中黄叶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黄叶病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黄化、枯死等现象,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氧化锌

氧化锌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和细菌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使用氧化锌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黄叶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硫酸铜

硫酸铜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和细菌都有杀灭作用。使用硫酸铜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黄叶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多种真菌和细菌都有杀灭作用。使用苯醚甲环唑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黄叶病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杀菌剂时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小麦黄叶病的防治,使用适当的杀菌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同时还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问答拓展:小麦黄叶病用什么药治疗

小麦黄叶病可用三唑酮、代森锰锌霜脲氰、甲基立枯灵等药物治疗。

根腐病:播种前,用15%三唑酮进行拌种,发病时,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

纹枯病:播种前用15%三唑醇粉剂进行拌种,麦苗进入返青期之后,喷施50%甲基立枯灵300倍液。

全蚀病:小麦播种20-30天后,亩用150-20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

一、小麦黄叶病用什么药治疗

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在发生初期均会表现出黄叶。

1、根腐病

(1)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再用50%福美双(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或15%三唑酮(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3%)做拌种处理。

(2)发病初期,喷施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亩用10克5%井冈霉素水剂兑水40公斤,然后做喷雾处理,间隔7-10天后再喷1次。

(3)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亩用50毫升50%强力杀菌剂兑水4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芦岩施2-3次。

(4)小麦开花初期,亩用100克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喷施后可控制叶部病害发展。

(5)病害较严重的地块,可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基部,或灌施根部。

(6)喷药时应确保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茎部、根部。

2、纹枯病

(1)播种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0.03%),或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125%)或用15%三唑醇粉剂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3-0.04%)陪哗腊。

(2)麦苗返青期,喷施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灵300倍液,重点喷施麦株下方的发病部位。

3、全蚀病

(1)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毫升兑水2-3公斤,然后拌麦种50公斤,拌后堆闷2-3小时再播种。

(2)小麦播种后20-30天,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60升,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

二、小麦黄叶病是什么原因

1、土壤偏酸

(1)过量使用化肥,田间土壤呈偏酸性,此时小麦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下降,并出现根系发黑芦滑、植株发黄等症状。

(2)针对此问题,可亩施50-70公斤生石灰(或50-100公斤草木灰)中和土壤酸性。

2、浇水过多

(1)小麦出苗后浇水过早,或浇水过于频繁,导致水分渗透过慢,麦苗长期浸水,因受淹而发黄。

(2)土壤长期浸泡在水中形成盐渍化,不利小麦的正常生长,此时小麦也会发黄。

3、干旱缺墒

(1)底墒不足,小麦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到的水分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叶片变黄,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2)田间表现为植株发黄情况较一致,分蘖速度慢,生长缓慢或停滞,新叶短小,根小且细。

(3)针对此问题,可抢墒播种,结合浇水亩施尿素7-8公斤。

4、小麦缺素

小麦缺少氮、磷、钾、钙、铁、镁等元素均会导致苗期出现黄叶,比较常见的是缺氮、缺磷。

(1)缺氮: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发黄;此时可在返青期亩施5公斤尿素,起身拔节期后再亩施12-15公斤尿素。

(2)缺磷:小麦的次生根和分蘖量减少,叶色暗绿,叶尖发黄,穗小粒少,千粒重下降;此时可亩施10公斤二铵,或45-50公斤过磷酸钙。

5、密度过大

田间的小麦密度过大,水肥争夺较激烈,且影响到光合作用,导致苗黄弱苗。

6、药害影响

(1)除草剂使用不当,引发药害,导致小麦发黄。

(2)针对此问题,可喷施叶面肥、调节剂、解毒药物,或结合灌水增施分蘖肥,这样可刺激麦苗生长,减轻药害。

7、受到冻害

(1)持续低温,光照时间少,小麦苗情整体较弱,受低温冻害影响导致叶片发黄。

(2)针对此问题,可在寒流来临前加强管理,喷施叶面肥。

8、气候因素

(1)低温、大风、霜冻等不良天气造成黄叶。此类情况和天气变化相关,受害范围较大,整块田地表现较为一致。

(2)症状较轻时不用防治,情况严重时可追施速效肥料,以促进植株生长。

9、秸秆粉碎不彻底

(1)耕作层未达到20厘米,且秸秆还田时未进行彻底粉碎,导致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秸的秆上,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继而造成植株发黄。

(2)针对此问题,可适当浇水,踏实土壤,并增施氮肥,以加快秸秆的腐烂速度,促使幼苗根系下扎。

(3)整地时要深耕深翻,将土块彻底粉碎。每隔3年深耕1次,翻耕深度要达到25厘米。

10、病虫害原因

麦蚜、红蜘蛛、地下害虫均会导致麦苗发黄。

(1)蚜虫:播种前,用60%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药种比为1:300);发病时,喷施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2)红蜘蛛:若虫害发现时间较早,可亩用50-60毫升2.5%联苯菊酯乳油(或10-15毫升5%阿维菌素乳油)兑水喷雾;如果大量发生,可喷施10%阿维·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阿维·螺螨酯悬浮剂1500倍液等药物。

(3)地下害虫:用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淋灌根。

问答拓展:小麦黄叶病毒病用什么药

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前期都会出现黄叶。
1、根腐病
(1)播种前将种子晾干2-3天,然后用50%福美双(种子重量的0.3%)或15%三唑酮(种子重量的0.03%)拌种。
(2)发病初期,每亩喷施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或5%井冈霉素水溶液10克与水40公斤混合后喷施,7-10天后再喷施。
(3)待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每亩用50%的强力杀菌剂50毫升兑40公斤水,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4)小麦开花前期,每亩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可控制叶部病害的发展。
(5)对于病害严重的地块,可将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于基部或灌根。
(6)喷药时,要保证喷洒均匀、彻底,使药液能充分浸泡茎、根。
2、纹枯病
(1)播种前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药物用改脊轿量为种子重量野颤的0.03%)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125%)或15%三唑酮粉剂(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3-0.04%)进行拌种。
(2)在小麦幼苗变绿时,喷洒33%井冈瓦亚可湿性粉剂300倍,5%井冈霉素水溶液500倍,或50%甲基立枯灵300倍,重点在小麦植株下方的发病部位。
3、全包病
(1)将50毫升20%三唑酮(三唑酮)乳油与2-3公斤水混合,然后将50公斤小麦种子混合,核肆混合后堆放2-3小时,即可播种。
(2)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亩用15%三唑酮(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200克与60升水混合,沿垄喷施,次年返青期再喷一次。

问答拓展:小麦发黄用什么药打

小麦出现叶片发黄现象,造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几点。首先是小麦整体播种密度过大,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其次是遇到倒春寒,产生冻害。小麦受冻后,表现下部叶片叶片发黄,同时造成小麦的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是氮肥不足时,麦苗瘦小、黄化。缺肥水导致的麦苗发黄不像冻害发黄来的快,且由于田间地力差异,发黄程度不均匀,有的地方发黄程度重、有的地方发黄程度轻。四是药物中毒。造成小麦苗期中毒的药物主要是除草剂。除草剂施用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药害,且用于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不能在麦田使用。一旦产生除草剂药害,造成了小麦死苗是没有什么有效方法解决的。
根据以上情况,可采取以下管理措施:一是根据情况加强肥水管亩核扒理。若是底肥充足,春节后已经浇过水,田间不太旱,应以中耕划锄为主,促进麦苗生长。若是底氏并肥不足,春节后又没有浇过水,田间干旱严重,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浇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铵、硫铵等速效肥为主,尿素在低温下转化慢不宜使用。适当增施钾迅昌肥,以促进麦苗生长。二是马上使用1次小麦调节剂。三是注意病虫害防治。在防治蚜虫、红蜘蛛的同时,加入适量抗病害的杀菌剂,比如粉锈宁、多菌灵、丙环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