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 灰飞虱用什么农药防治
灰飞虱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它主要危害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灰飞虱的危害呢?
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灰飞虱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长约3毫米左右,身体呈淡**,有两对翅膀,能够迅速地飞行。
灰飞虱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它的幼虫,幼虫会钻入植物的叶片中吸食汁液,导致植物叶片逐渐枯黄并凋萎。同时,灰飞虱还能通过传播病毒等方式对作物造成更大的危害。
灰飞虱是一种短命的昆虫,成虫一般只能存活3-5天。灰飞虱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它们一般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每天能够产卵100-200颗,孵化出来的幼虫很快便能成长为成虫,形成恶性循环。
灰飞虱的防治措施灰飞虱的防治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管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
1.农业管理
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灰飞虱的危害。具体措施包括:
- 合理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虫害的生长环境;
- 加强作物的管理,做好适宜的施肥、灌溉等工作,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增加种植多样性,避免单一作物的连续种植,减少灰飞虱等病虫害的滋生。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对于灰飞虱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效果。具体措施包括:
- 引入天敌,如天蝎、蜘蛛等,对灰飞虱进行天敌控制;
- 采用微生物防治,如用拟杆菌、病毒等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灰飞虱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具体措施包括:
- 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如吡虫脂、氯氰菊酯等;
- 注意杀虫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灰飞虱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对于其的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管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寻找更加有效的防治方法,为保护农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相关百科知识1.拟杆菌(nǐgǎnjūn):一类能够产生杀虫素的细菌,常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
2.吡虫脂(pǐchóngzhī):一种常用的农药,对多种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3.氯氰菊酯(lǜqíngjúzhǐ):一种有机磷农药,对多种害虫有杀灭效果,但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参考文献:
- 陈艳梅.氯氰菊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4,61(4):181-182.
- 李平.拟杆菌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4,9(5):107-108.
相关拓展:
灰飞虱(飞虱科灰飞虱属动物)释义:
灰飞虱(拉丁学名:Laodelphgaxstriatellus(Fallén))为飞虱科灰飞虱属动物。
其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长翅型灰飞虱体长(连翅)雄虫3.5毫米,雌虫4.0毫米,短翅型灰飞虱体长雄虫2.3毫米,雌虫2.5毫米。其头顶与前胸背板**,雌虫则中部淡**,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色黄褐色,足皆淡褐色。
问:灰飞虱的介绍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属于同翅目飞虱科灰飞虱属,主要分布区域拆如巧,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橡弊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旅键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对农业危害很大。
问:山东灰色会飞的昆虫有斑点
您想问的是山东有斑点灰色会橘斗飞的昆派伍链虫是什么吗?这个昆虫是灰飞虱。根据查询种尘孙植网得知,灰飞虱中文别名蛔虫、蚰虫,主要分布在东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东自沿海各省、西至新疆。
长翅型成虫体长3.5-4.2毫米,黄褐至黑褐色。头顶略向前突,其长稍大于复眼间的距离,复眼及单眼均黑色,额侧脊略呈弧形,颜面纵沟黑色。前翅淡灰色,半透明,有翅斑。
问:灰飞虱的为害症状有哪些?
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4-5代。华北地区越冬若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迁向草坪产卵繁殖,第1代若虫于5月中旬至6月大量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第2代若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并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为成虫,第3代于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若虫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羽化,有部分则以3、4龄若虫进入越冬状态,第5代若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并进入越冬期,全年以9月初的第4代若虫密度最大,大部分地区多以第3、4龄和少量第5龄若虫在田边、沟边杂草中越冬。灰飞虱属于温带地区的害虫,耐低温能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较差,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8摄氏度左右,冬季低温对其越冬若虫影响不大,在辽宁盘锦地区亦能安全越冬,不会大量死亡,在-3摄氏度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才产生麻痹冻倒现象,但除部分致死外,其余仍能复苏。当气温超过2摄氏度无风天晴时,又能爬至寄主茎叶部取食并继续发育,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物植株的部位较高,并常向田边移动集中,田边虫量多,成虫翅型变化较稳定,越冬代以短翅型居多,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外,其余各代几乎均为长翅型成虫。成虫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地块产卵。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每个卵块的卵粒数,由1-2粒至10余粒,大多为5-6粒,能传播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小麦丛矮病、玉米粗短病及条纹矮缩病等多种病毒病。问:灰飞虱的介绍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属于同翅目飞虱科灰飞虱属,主要分布区域,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东自台湾省和东部沿海各地,西至新疆均有发生,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发生较多。由于寄主是各种草坪禾草及水稻、麦类、玉米、稗等禾本科植物,所以对农业危害很大。
问:水稻灰飞虱用什么药好
水稻灰飞虱用的药有: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等
1、毒死蜱
毒死蜱是一种高效、中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对害虫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是胆碱酯酶抑制剂。适用于水稻、小麦、棉花及蔬菜、果树等作物上防治多种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
药剂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不长,但在土壤中的残留期较长,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好。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2、吡虫啉
吡虫啉具有很好的内吸性,能作用于飞虱的神经,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防治稻飞虱效果不错,并且价格也不贵,零买的话,一包也就小几块钱,不过,部分区域,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增大,这点还是要注意,如果作用不强,可以考虑换药。
3、噻虫嗪
噻虫嗪的杀虫谱很广泛,并且施药形式也多,比如可喷雾、可拌种、可土壤处理等,从安全性上来看,也比较适用,不过也注意,噻虫嗪的杀虫活性高,不确定用药量的前提下,千万不要私自加量。
据监测,7-8月的高温对灰飞虱有抑制作用,9月天气转凉后繁殖加快,防治穗期灰飞虱适期在抽穗后7天左右(9月中下旬)。建议生产上可将吡蚜酮与毒死蜱、敌敌畏等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
灰飞虱大发生年份,可将毒死蜱或敌敌畏与吡蚜酮混用,以增强速效性与持效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晚稻穗期灰飞虱,每亩用药20克加水50公斤喷雾。
水稻灰飞虱的危害症状:
成若虫都以口器刺吸水稻汁液为害,一般群集于稻丛中上部叶片,近年发现部分稻区水稻穗部受害亦较严重,虫口大时,稻株汁液大量丧失而枯黄,同时因大量蜜露洒落附近叶片或穗子上而孳生霉菌。
但较少出现类似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虱烧”、“冒穿”等症状。灰飞虱是传播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所造成的危害常高于直接吸食危害,被害株表现为相应的病害特征。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