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纹枯病菌基因敲除

2024-07-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156 次
玉米纹枯病菌基因敲除

玉米收获时,经常会发现玉米植株上没有玉米棒子,或有玉米棒子,但是上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玉米籽粒,甚至没有籽粒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植株我们当地人美其名曰“光秆”,而且普遍对其是恨之入骨,不仅因为他们会白白消耗大量养分,而是农户对其的辛勤管理和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玉米为何会出现“光秆”,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及生产者上如何进行防治等。一、玉米“光秆”的原因

当玉米生长到一定阶段时,通常会进行幼穗分行,并随之抽穗受精结实,只是一旦在幼穗分化生长发育期间或散粉受精期间,遭遇异常高温干旱或连阴雨天气等不良条件影响,造成玉米果穗分化生长发育受阻而不能正常抽穗时,就会形成只有秆,而没有果穗的“光秆”情况,而当玉米出现抽雄提前,或果穗吐丝推迟,造成玉米散粉与吐丝间隔5-7天以上,或散粉受精期间因为高温或雨日较多等影响,花粉活力下降,或不能降落到花丝上完成正常受精时,就会造成玉米有穗,但籽粒较少,甚至完全没有籽粒的情况等。栽培上对于玉米植株没有果穗,或有果穗没有籽粒或籽粒很少的情况称之为空秆,而且田间玉米空秆越多,玉米产量影响越大。

简而言之,玉米幼穗分行受阻或不能正常完成受精时,就会引起玉米“光秆”,并对产量造成影响。二、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

玉米光秆主要是幼穗分化至受精发育阶段,因为环境不适等条件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不良而引起,生产上一般容易引起玉米光秆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品种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杆大穗型玉米品种发生普遍较多,而且品种审定区域不包括种植区域的一般多发生较重,严重时高达50%植株都会发生。

气候因素:主要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散粉受精结实期间,一般只要出现5-7天以上高温干旱、或持续阴雨寡照天气时一般田间都会发生,尤其像今年7-8月份干旱严重,玉米提前抽雄,而造成花期不遇的田块发生普遍。土壤因素:土壤透气性差,排水不好,地势低洼田块容易发生,其中保水保肥性能不好田块容易发生,尤其干旱时的沙土及阴雨天气多的黏土田块一般发生较多,

栽培管理因素:生产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况时一般都会容易发生。

播种较晚或较深的弱苗,后期会容易因长势不好发生,对施肥施药不匀形成弱苗,及补种补栽的植株或分蘖苗一般容易因为生育期偏迟容易发生。

施肥不当,尤其氮肥使用过多,磷钾肥不足,营养生长过旺,不能有效进行幼穗分化时,或受精发育期间硼锌等微量元素不足等,也会影响花粉受精发育等。病虫为害,像玉米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粗缩病、纹枯病、穗腐病、干腐病、赤霉病、蚜虫、粘虫、玉米螟等为害时,也会造成幼穗分化或果穗生长发育受阻而引起

密度过大,植株通风透光不好,叶片折叠阻挡,影响授粉受精时会造成受精不良而不能结实或结实较少。三、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光秆”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个人认为其防治措施,要以栽培管理为基础,抓好水肥管理和田间病虫害防治,培育壮苗,使玉米生长健壮,能增产减少发生。因此对于玉米“光秆”的具体防治措施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1.选用好的良种。要根据当地生产环境及其条件,选有具备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温差等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品种,比如郑单958、联创808,登海605,东单335或先玉668等中高密度品种,压缩高杆大穗品种种植面积。

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要根据品种特性,在其适宜的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要避免播种过早或过迟,防止遭遇低温冷害或异常高温天气影响,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同时进行合理密植,不能超高密种植,,宜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大小和栽培种植制度等确定合理的栽培密度,不能密度过大,同时也不宜过稀。像肥力高的田块可以适当密植,但低肥力水平田块宜适当烯植,避免水肥不足影响。3.种子药剂包衣处理。要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包衣的种子栽培,利于玉米生长健壮,长势较好,对于没有包衣的种子,要播前2-3天,用戊唑醇或苯醚甲环唑加吡虫啉或噻虫嗪,或亩用29%噻虫·咯·霜灵6-9毫升拌种,杀虫防病壮苗。

4.合理间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科学合理进行间苗定苗,要保留生长健壮、株距适宜,生育期基本一致的,及时剔除弱苗,病苗及生长发育异常苗和旺长苗,可以防止减少发生。

5.加强水肥管理。前面有关玉米“两性穗”和“招风耳”等有关文章都有叙述,详情可以阅读了解,恕不再重复。6.做好病虫害防治:要在玉米幼穗分化至受精结实期间对大小斑病,瘤黑粉病、粗缩病、纹枯病、穗腐病、干腐病、赤霉病及其褐斑病和弯孢霉叶斑病及玉米圆斑病及蚜虫、粘虫和玉米螟及草地贪夜蛾等害虫进行重点防治,尤其病害一定要勤观察,早防治,不然田间大面积发生进行防治为时已晚。

玉米瘤黑粉病:分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抽穗灌浆期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戊唑.福美双等药剂喷施防治两次。

褐斑病:田间零星发生时,及时选用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70%甲托800倍液或苯甲醚菌酯等药剂喷施防治,连防两次,七天一次。

粘虫:低龄幼虫盛期亩用1.8%甲维盐30-40毫升,或康宽15-20毫升,或毒死蜱,氰戊菊酯等药剂喷施防治。

其它病虫害在前面有关玉米文章中都有介绍,具体可以去阅读了解,恕不再重复。7.人工去雄或辅助授粉。有条件的可以在玉米抽穗三分之一时,于上午9点至下午4点隔行或隔株去雄,不仅可以增加田间光照,降低养分消耗,促进顶部籽粒饱满,而且对提高玉米授粉结实较好。对于玉米花期不遇田块,可以在上午9-11点采集雄穗花粉后,用授粉器将花粉均匀授在玉米花丝上,每隔1天进行一次,连续2-3次,可以避免大量玉米受精不良结实较少,进而减少玉米光秆。

8.喷施抗逆增产药剂。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0.6%诱抗素500倍液或碧护5000-8000倍液+0.5%磷酸二氢钾溶液,不仅利于促进玉米生长健壮,而且能够增强植株抗旱、抗病等抗逆能力,同时增强叶片光合作用,结合抽穗扬花期在喷施一次具有防病和保健作用的吡唑醚菌酯药剂,能促进玉米抽穗受精,避免结实不良,一般可以增产30%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犯,请联系将给与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