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黑穗病该打什么药(玉米黑穗病用什么药)
1,轮作玉米同禾本科作物轮作,病株率减少15%,病穗中仍有籽粒。
2,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时,改平畦覆盖为起垄高畦覆盖,提高地温,降低田间湿度,具有控制病害的作用。
3,药剂拌种在春玉米发病重的地块,播前用25%进口粉锈宁、15%国内生产粉锈宁,70%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用种子重量的3—5%进行干拌,拌后闷种2小时,以利药剂被种子吸附在表面,然后播种,防效很好。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是我国部分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瘤黑粉病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受害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最后呈黒粉,丝黑穗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雌穗、雄穗),受害果穗完全呈黒粉,仅剩下丝状纤维组织,故名“丝黑穗”。玉米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在玉米全生育期任何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均可受害。叶片受害常出现成串排列的病瘤,外膜破后散出黑褐色粉(冬孢子).严重时全穗形成大的病瘤.丝黑穗病为系统性病害,只侵害雌穗和雄穗.颖片增长呈叶片状,不能形成雄蕊,小花基部膨大形成菌瘿,外包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冬孢子),发病重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穗。
玉米瘤黒粉病病原为担子菌门黑粉菌属。冬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暗褐色,厚壁,表面有细刺。冬孢子萌发产生4个无色纺锤形的担孢子。有再侵染。丝黑穗病病原为担子菌门轴黑粉菌属。冬孢子在土壤,病残,种表越冬。幼芽期侵入→生长点→花芽和原始穗,形成丝黑穗.无再侵染。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轮作倒茬,减少侵染源。(3)加强肥水管理,在抽穗前后适时灌水,避免受旱,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虫伤或机械损伤,杜绝病菌从伤口侵入。(4)药剂防治:10公斤玉米种子用2%立克秀可湿性粉剂30克,或2%速立克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种。
我家种的玉米得了黑穗病很严重怎样防治?1.玉米穗腐病症状:玉米穗腐病在田间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2.发病规律:病源菌从玉米苗期至种子贮藏期均可侵入与为害,而霉烂损失在果穗收获风干过程中。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玉米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入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穗腐的发病程度受品种、气候、玉米螟为害、农艺活动、果穗(原粮、种子)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3.发病程度与种植方式和播期有关:地膜覆盖种植的沈单16第1果穗发病率18.5%,第2果穗发病率31.3%,分别比露地发病率低16.1.19.2个百分点;“谷雨”前播种并1次全苗的沈单10发病率21.7%,比“立夏”后补苗的发病率低21.6个百分点。总结其发病率低的原因是地膜覆盖和适期早播,能提早玉米的成熟期,使易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较低的缘故。
4.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灵WP50g均匀搅拌制成的颗粒剂,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叶正中心和组成心叶丛的4-5片叶间隙,避免在结露和卷叶时施药,据试验:灌心不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在玉米收获前15d左右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在果。1.积极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不同的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控制丝黑穗病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2.普遍实行轮作倒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是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有效途径。特别是玉米丝黑穗病严重的地方,要多种一些薯类、豆类和花生、瓜菜等作物,努力避免连续多年重茬种植。实在倒不过茬的,也要轮换种植抗病品种。3.要从种子部门或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种子,大力推广使用包衣种子或进行药剂拌种种子加工部门要选用含有多菌灵、立克秀、粉锈宁、速保利等成分的种衣剂对种子进行统一包衣。对不包衣的种子,播种前要拌种,用立克秀、锈粉宁、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统一拌种,闷种4小时,晾干使用。干旱年份、旱坡地,提倡使用速保利药剂拌种,力戒“白子”下种。4.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技术要在秋深耕的基础上,积极扩大春浇面积,增施农家肥料,提高地力。不具备水浇条件的要反复耙耱磙压土地。要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地膜覆盖面积,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为适时播种创造良好的耕作环境。下种时要播深一致,下种量一致,覆土厚度一致。5.大面积推广适期晚播春玉米的播种期,以当地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5~10厘米土壤地温10~12℃时为宜,这个时间一般出现在4月下旬。发病严重的黏土地、背阴地、低洼地,邻近村庄、场院、道路的地,容易感病的甜(糯)玉米品种,可把玉米的播种期推迟到5月上旬。6.结合田间管理及早铲除或拔除病株病害严重的植株,在玉米抽雄前即可表现出发病症状,如植株矮化型、丛生型、多分孽型等,最显著的特征是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叶色深绿,叶片增厚,顶端向一侧弯曲。根据上述表现症状,可结合中耕除草及早铲除病株。玉米抽雄后,病穗上的黑粉尚未散落前,要及时割除并带出田外统一深埋,同时将病株割倒放于田间。不要用病株病穗做饲料,也不要用其积沤肥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