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灰霉病危害症状 洋葱灰霉病危害症状有哪些
洋葱灰霉病是洋葱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它会给洋葱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将围绕着洋葱灰霉病的危害症状展开讲解,并提出相关问题进行拓展。
一、洋葱灰霉病的症状
洋葱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霉菌,它会在洋葱的叶片、茎部和鳞茎上形成灰黑色的霉状物,严重时会导致洋葱腐烂。具体症状如下:
1.叶片症状
灰霉菌在洋葱叶片上形成斑点,斑点渐渐扩散,形成灰黑色的霉状物,最后导致叶片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霉状物表面会长出许多细长的分生孢子梗。
2.茎部症状
灰霉菌在洋葱茎部形成的症状与叶片类似,茎部表面会长出灰黑色的霉状物,最后导致茎部腐烂。茎部病斑表面也会长出许多分生孢子梗。
3.鳞茎症状
洋葱灰霉病在鳞茎上的症状也比较明显,鳞茎表面出现灰黑色的霉状物,最后导致鳞茎腐烂。严重的病株鳞茎内部也会出现黑色腐烂。
二、洋葱灰霉病的危害
洋葱灰霉病会对洋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具体如下:
1.降低产量
洋葱灰霉病会导致洋葱叶片、茎部和鳞茎腐烂,从而降低洋葱的产量。
2.影响品质
洋葱灰霉病会导致洋葱叶片、茎部和鳞茎腐烂,从而影响洋葱的品质。
3.传播其他病害
洋葱灰霉病会使洋葱叶片和茎部变得松软,容易受到其他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从而引起病害的传播。
三、如何防治洋葱灰霉病
防治洋葱灰霉病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性强的洋葱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地防治洋葱灰霉病。
2.加强管理
洋葱生长期间要加强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斑,保持洋葱生长环境的通风干燥。
3.使用化学药剂
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不要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四、相关问题拓展
1.洋葱灰霉病是否会影响洋葱的口感?
是的,洋葱灰霉病会导致洋葱品质下降,影响洋葱的口感。
2.洋葱灰霉病是否会传染给其他作物?
灰霉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真菌,它能够感染许多作物,包括大蒜、番茄、胡萝卜等。
3.如何判断洋葱是否感染了灰霉菌?
感染灰霉菌的洋葱会在叶片、茎部和鳞茎上形成灰黑色的霉状物,有异味和软烂的现象。
4.如何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洋葱灰霉病?
使用化学药剂前要先了解药剂的使用方法和使用量,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注意药剂的剂量和使用时机。
5.如何避免洋葱灰霉病的发生?
避免洋葱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性强的洋葱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管理,保持洋葱生长环境的通风干燥。
相关拓展:
问:洋葱出现白斑,然后开始发黑的腐烂
洋葱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鳞茎,发病初在叶上生白色斑点,椭圆或近圆形,初期为白色至浅灰褐色,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后斑点逐渐扩大,相互融合成椭圆形大斑,使葱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在枯叶上生出大量灰霉。叶鞘和鳞茎颈部感染时发生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长灰色霉。用腐霉利或者定酰菌胺或者嘧菌环胺或者密霉胺或者异菌脲或者咯菌净或者抑霉唑等药防治问:大葱、洋葱、大蒜灰霉病都有什么症状特点?如何防治?
引起葱属植物灰霉病的病菌是主要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4个种:葱腐葡萄孢、葱细丝葡萄孢、灰葡萄孢、葱鳞葡萄孢。(1)发病症状①大葱。灰霉病最初发生在叶片上,出现1~3毫米近圆形白色斑点,多由叶尖向下发展,逐渐连成片。湿度大时,在病斑上生出灰色霉层。
②洋葱。灰霉病病菌在苗期即可侵染洋葱植株而进入潜育期,由于育苗时通风透光良好,致发病较轻或不发病。田间发病主要为害洋葱叶鞘及鳞颈部等部位,并多始于近地面的外部叶片,尤其是有伤口或常有水珠的叶片上。初期在外部筒状叶上生白色至灰白色斑点,椭圆形或近圆形,多由叶尖向下数扰乎发展,逐渐扩展连成片,进而使洋葱叶片卷曲、***或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满灰色霉状物,内部已腐烂。从而导致植株死亡。该病扩展迅速,3~5天便可蔓延至全田。
③大蒜。灰霉病多发生于植株生长后期。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色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3~0.5毫米,一般先从叶端向下扩展,导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病斑初呈水渍状,继而变白色至浅灰褐色,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大蒜灰霉病发生严重对,可由叶片蔓延至叶鞘及上部叶片,遍及整株,致使叶片变褐色或呈水渍状腐烂。易拔起,病部可见灰霉及菌核。(2)发病条件该病菌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薯悉播蔓延,病菌散落,致新生叶染病。发病适温15~21℃。(3)防治方法①合理轮作。应避免连作或与李让非葱蒜类作物轮作。如可采用水稻或玉米与葱蒜类轮作,实行2~3年轮作方式,可有效减轻该病发生。
②选育无病壮苗。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便利,土壤中性微偏砂,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地块作育苗床。同时,苗床管理中要及早喷药防控,尽量减少带病苗传入栽培田。
③加强田间管理。应注意合理密植,避免因植株过于拥挤而产生有利于发病的遮光,冷湿条件;翌年早春浇返青水、鳞茎膨大水及追肥时,应依据天气预报,适时适量,做到看天、看地、看庄稼及早进行相应精细管理。
④土壤处理与精细整地。定植前随翻地,清除土壤中上茬作物的残根、老叶、烂叶等,以减少菌源。在栽植前7~10天应进行土壤杀菌处理,每667米2用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千克或50%福美双2千克,在翻地时均匀撒施于田间。
⑤合理施肥。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改变过去以氮肥为主的基肥配方。每667米2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磷、钾复合肥60~80千克为宜。早春浇返青水时,可在过去以氮素为主的基础上每667米2增加6~8千克速效钾肥,以强壮植株,增加抗病性,从根本上减轻灰霉病的为害。
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轮换喷淋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必要时可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及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