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青枯病防治
这一篇农资文章会给广大农资人介绍一下“马铃薯青枯病防治”的内容进行精确分析,期待对农友们有几分帮助,犹豫什么呢,收藏一下吧!
土豆青枯病防治可与十字花科、禾本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选用抗青枯病品种植,选用无病育苗,避免大水灌溉,还可喷洒植宝素7500倍液,爱多收6000倍液防治,发病后需清除病株,撒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还可使用硫酸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
好文探索:病虫害科普丨马铃薯青枯病的危害与防治
马铃薯青枯病主要在温暖潮湿、雨量充沛的热带、**带和部分温带地区流行,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马铃薯单、双季混作区和南方马铃薯二季作区,中原二季作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青枯病是一种系统**染病害,植株一旦受侵染,往往导致整株死亡,故其为害是毁灭性的。
马铃薯青枯病为害程度仅次于马铃薯晚疫病,可通过土壤、灌溉、植株、种薯等进行传播。马铃薯青枯病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50科的数百种植物,尤其是茄科植物,如马铃薯、番茄等,防治非常困难,特别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病率更高,严重者可使马铃薯减产80%,甚至绝产,严重威胁着我国乃至世界的马铃薯生产。
马铃薯青枯病在马铃薯幼苗和成株期均能发生。一般幼苗期不明显,多在现蕾开花后急性显症,表现为叶片、分枝或植株急性萎蔫,叶片浅绿或苍绿,开始时早、晩可恢复,以后逐渐加重,经4~5d或更短时间全株茎、叶萎蔫枯死,但病株在短期内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脱落,随后叶脉逐渐变褐,茎部岀现褐色条纹,有时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萎蔫,其他茎叶生长正常。
横切病株茎部可见维管朿变褐,用手挤压有污白色菌脓从切口处溢出,此为病原细菌溢脓。如将病茎切面插入清水中,约半分钟后可见雾状的细菌群自维管束切口处排出,田间可以此方法快速诊断青枯病。
块茎染病后,轻的症状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渍状,切开病薯,维管束环变褐,稍挤压即溢出乳白色细菌脓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块茎外皮龟裂,髓部软腐溃烂。
马铃薯青枯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细菌**害之一,主要有以下防治措施:。
选用无病种薯:从无病良种繁育基地调种或从高山、高海拔地区挑选无病田块引种,并对种薯进行严格挑选。
若种薯较大,需要切块时,要注意切刀的消毒,避免病菌随切刀传播至健康薯块,切刀消毒可用75%酒精或0.3%高锰酸钾溶液。
小整薯播种:整薯播种可有效避免病菌随切刀传播,整薯播种要求薯块不宜太大,以30~-50g为宜。
②间套轮作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如水稻)进行水旱轮作,能明显减轻病菌的为害。不可与茄科蔬菜或花生、大豆等作物连作或邻作。
③选用抗病品种目前,较抗青枯病的品种有克新4号、东引1号、大西洋、新半4号等,抗青枯病的高代无性系或品系有抗青8-4或BP。4、抗青9-1或BP。1、抗青13-4或BP8105.4、抗青24-1或BP。1、抗青24-4或BP。4、抗青10-7或BP。7、BP、BP、BP和BP等。
④其他农业栽培管理措施清洁田园,翻晒土壤,施适量生石灰,降低土壤酸度。
实行高厢垄作,并在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间注意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大水漫灌。调整播种时期,避开青枯病易发季节,及时收获,避免薯块成熟后呆地时间过长而腐烂,减少土壤感染机会。
合理施肥,多施优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磷钾肥,减少**素等化肥的用量,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进行预防性喷浇,若已经发现病株,施药效果就较差。
有多种药剂可供选择,如混合氨基酸盐(庄园乐)、农用硫酸链霉素、王铜、乙蒜素、络氨铜、氢氧化铜等。同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减少根系损伤,降低发病率。
精选问答:
1、土豆种植死秧是什么原因?
土豆种植死秧是因为土豆生长期间雨水过多,造成土豆腐烂。注意及时排水,松土保持土壤通风透气。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左右。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早熟品种的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块茎是茎的**。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3、叶: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
4、花:马铃薯的花瓣呈五角形,一般呈黄绿色或灰**。早熟品种花数少,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的花序多,花期长。
5、果:马铃薯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每个果内含种子80-300粒。马铃薯种子休眠期长,当年发芽率低,种子的寿命可保持10年以上。马铃薯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2、2023年河南土豆丰收吗?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预计2023年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将达2800万亩以上;早疫病、黑痣病、地下害虫、蚜虫等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黄萎病、疮痂病、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为有效控制马铃薯重大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目标,特制定《2023年马铃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防控目标
病虫害发生区防控处置率95%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占防控总面积的4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80%以上,鲜薯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
防控对象
依据马铃薯不同种植区重大病虫发生特点,确定以马铃薯晚疫病为全国重点防控对象,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蚜虫、蓟马、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为区域防控重点,各有关产区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兼顾环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粉痂病、豆芫菁等病虫害的防控。
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采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种薯处理等技术,根据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监测结果科学用药,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户联防联控。
分区防控重点
西南及武陵山种植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北等省(市),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青枯病、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蓟马,兼顾黑胫病、病毒病、疮痂病、蚜虫等病虫害。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