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桔子树常见病害(杨树常见病害大全)

2024-07-0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317 次
桔子树常见病害(杨树常见病害大全)

近年来柑橘脂点黄斑病的发生逐渐加重,其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和果实,可导致叶片提早脱落,树势削弱,使果实外观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和价格。

5-7月份是脂点黄斑病的感染期,9、10月份则开始发病,现在就是防治的关键期,千万别错过!

图1脂点黄斑病来源:网络

3大典型症状

脂点黄斑病最易感染幼嫩叶片,但症状都在叶片成熟后才表现出来,脂点黄斑病在叶片上常表现出3种不同的症状。

1.脂点黄斑型

此类症状主要发生在春梢叶片上,初期叶片背面产生针点状失绿斑点,后扩大成黄色斑块。

图2叶背针点状失绿斑来源:网络

随着病斑的发展,叶背凸起疱疹状、群生在一起的淡黄色小粒点,后期形成坚硬而粗糙的脂斑。

图3粗糙的脂斑来源:网络

与脂斑相对应的叶片正面,初为蜡黄色,边缘模糊,呈斑驳状,后期病斑中央形成黑褐色疱疹状小粒点。

图4受害叶片的正面和背面来源:网络

叶片上病斑多且分布不规则,常集中在叶片的某一侧发生,与光害产生的症状极为相似,注意区分!

图5病斑集中在叶片一侧来源:网络

2.褐色小圆型

受害叶片产生刚开始时产生芝麻粒大小的的斑点,后期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边缘黑褐色隆起,中间灰白色并散生黑色小点。在秋梢叶片上发生较多。

图6褐色小圆星型病斑初期来源:网络

图7褐色小圆星型病斑来源:网络

3.混合型

夏梢叶片上常发生混合型的症状,主要指脂点黄斑型和褐色小圆型同时发生在一片叶子上。

图8混合型病斑来源:网络

果实受害

果实受害主要分为黄斑型和腻斑型。

黄斑型:果实在7~8月份出现大小不一的黄色斑块,严重时联合形成大病斑。

黄腻斑:由最初的针头状黑色小点,逐渐扩大联合成大小不等的腻斑,腻斑周围的活细胞长时间维持绿色。

图9受害果实来源:网络

发病原因

1.品种因素

所有柑橘品种都可能发生脂点黄斑病,其中柚类发病最重,椪柑和温州蜜柑次之,橙类发病较少。对于同一品种的果树,幼龄树发病轻,树龄越大发病越重。

图10柚类发病最重来源:网络

2.气候因素

适合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25~30℃,5~6月份温暖多雨,最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传播,9~10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

图11脂点黄斑病来源:网络

3.栽培管理

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较重,可造成大量的落叶。红蜘蛛、锈壁虱、蚜虫等发生严重的果园脂斑病往往也发生严重。

图12锈壁虱与脂点黄斑病并发来源:网络

防治重点

除病叶,可采取深埋、烧毁或撒施石灰腐烂叶片等措施;

增树势,多施有机肥,避免多施氮肥;

防害虫,加强对红蜘蛛、锈壁虱、蚜虫和粉虱等害虫的防治;

喷药保护,5月中旬到6月使用醚菌酯、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防治1次,可保护春梢,同时兼治黑点病;7月或8月中旬,使用咪鲜胺、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再喷2次,可以有效控制好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