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白绢病 多菌灵 白粉病
多菌灵白绢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棉花、番茄、茄子、辣椒等作物。病害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绢状物,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枯黄、干瘪,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病害的成因
多菌灵白绢病的成因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过高、温度适宜,加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伤口或者受到虫害、病害的侵袭,使得真菌有了进入植物体内的机会。一旦真菌进入植物体内,就会在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绢状物,随着病情加重,叶片会逐渐枯黄、干瘪。
防治方法
针对多菌灵白绢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 保持通风透气,避免潮湿环境的形成。
- 及时清除病叶、死叶,避免病害扩散。
- 使用多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 加强植物的营养管理,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对于多菌灵白绢病这种病害,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害扩散,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
相关拓展:
问:白绢病,用什么药?
白绢病是夏季销迟拆花生高旦咐发病,为避免亏枣减产,这2个方法要早知道!
问:如何防治白绢病?
白绢病在茄果类蔬菜中主要为害辣椒(甜椒),番茄、茄子上偶有发生。该病发生于茎基部和根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叶色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轮老枯死。后期在根茎部生出白色、后变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扩展到根际土表,也产生褐色小菌核。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菌核混在种子中越冬。翌年初侵染由越冬病菌长出菌丝从根茎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再侵染由发病根茎部产生的菌丝蔓仔桐誉延至邻近植株,也可借助雨水、农事操作传播蔓延。病菌生长温度8~40℃,适温28~32℃;相对湿度最佳为100%;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广,为pH1.9~8.4,最适pH为5.9。6~7月间,高温多雨天气,时晴时雨,发病严重;气温降低,发病减少。酸性土壤、连作地、种植密度过高,则发病重。
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
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或与水生作物轮作1年;定植前深翻土壤,并施生石灰,每667平方米用量100~150千克,翻入土中;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硝酸铵;及时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在病株穴内撒生石灰。
(2)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用药。可选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细土(1∶200)撒施于茎基部,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或20%利克菌(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每10天一次,连续念段2次。
问:白绢病用什么药能治好,多菌灵能治白粉病吗
1.多菌灵可以治白绢病,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菌剂,不仅对于白绢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炭疽病、白粉病、茎腐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2.多菌灵可以很好的预防细菌滋生,还具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当植株感染了白绢病之后,就可以使用多菌灵兑水防治,能够很好的预防病菌蔓延。
问:多菌灵能治小叶女贞白绢病吗?
你发的第二张图不像小叶女贞,像茉莉。
茉莉白绢病防治措施:
1、拔除病株及土壤消毒。早期发现被害植株,宜及时拔除加以烧毁或深埋,病穴灌洒86.2%的铜大师800~1200倍,50%代森铵500倍液或撒施石灰粉。拔除病株工作应在菌核形成之前进行。
2、合理施肥。在土壤表层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会加重白绢病的发生,故有机肥料(如厩肥、碧卡菌肥等)应作为基肥,深埋土壤下层。如用作追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于植株茎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洒施50%代森铵1000倍液,隔7~10天后再洒施一次,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应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洒施植株茎基周围土壤,以抑制病害蔓延。
4、生物防治。利用抗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防治茉莉花白绢病有良好的效果。先培养好木霉的菌种,然后混合到灭菌过的麸皮上,配成木霉制剂。木霉制剂使用时,再与细土均匀混合施到土壤中,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促使木霉在土壤中大量生长和繁殖,以抑制白绢病菌的生长,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