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对灰霉病有效吗 紫苏对灰霉病有效吗百科
紫苏对灰霉病有效吗
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会导致作物的凋谢、腐烂和死亡。为了保护作物,农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灰霉病。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紫苏可以对灰霉病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那么,紫苏对灰霉病到底有效吗?
紫苏的抗菌作用
紫苏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和药用植物,它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研究表明,紫苏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其中包括一些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体。紫苏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防治剂来预防和治疗灰霉病。
紫苏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
有研究表明,紫苏可以对灰霉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一项研究发现,将紫苏叶片提取物喷洒在草莓果实上,可以显著降低灰霉病的病害率和病害指数。另外,将紫苏叶片粉末添加到土壤中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植物防治剂来预防和治疗灰霉病。
紫苏的其他功效
除了对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外,紫苏还有许多其他的功效。例如,紫苏可以促进食欲、健脾开胃、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等。紫苏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压等作用。紫苏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植物防治剂来预防和治疗灰霉病,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方面。
相关问题:
答案:紫苏可以防治多种植物病害,例如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答案:紫苏可以制成叶片提取物或粉末,喷洒在作物上或加入到土壤中,也可以将紫苏种植在作物附近,利用其挥发的香气来防治病害。
答案:紫苏含有挥发油、黄酮、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钙、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
答案:紫苏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皮肤***等症状,也可以作为一种抗氧化、抗炎、抗菌的保健品。
答案:紫苏可以用于制作寿司、酱汁、凉菜、烤肉等食品中,也可以作为调味料或添加剂使用。
相关拓展:
问: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1
紫苏子的基本介绍
别名:苏子、黑苏子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类白色,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
辛,温。归肺、脾经。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苏子还有以下作用:
1、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
2、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苏子有抗癌作用。
7、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苏子的营养价值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缁醇、磷脂等。
紫苏子的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紫苏子的食用方法
肺虚咳喘,脾虚滑泄者禁服。
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2
紫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紫苏子叶能补充营养
补充营养是紫苏子叶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微量元素与矿物质,而是一种低糖高纤维的食材,特别是抗衰老成分SOD的含量特别高,人们好尘平时食用紫苏子叶可以吸收营养,促进身体代谢,也能延缓多种衰老症状的发生。
2、紫苏子叶的作用
紫苏子叶的作用也有很多它能解热,平时人们出现发烧以后及时食用紫苏子叶能让发烧的症状很快好转,另外紫苏子叶还能抗菌消炎,它对人类高发有肠炎和气管炎以及咽喉炎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紫苏子叶还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经常食用可以润肠通便也能排毒养颜。
3、紫苏子叶的食用方法
紫苏子叶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种,平时可把它洗净以后加入油和蒜泥调成凉拌菜食材,也可以把紫苏子叶的表面粘上面粉和蛋清,入油锅炸制以后食用。
另外紫苏子叶还是吃生鱼片的理想搭档,平时可以用紫苏子叶把生鱼片包起来醮食调味,这样会让生鱼片味道更好,而且能暖胃也能预防中毒。
苏子籽怎么吃
1、苏子籽是可以直接吃的一种养生食材,它嚼碎以后有自然的香味,人们把它咽下去以后能让肠胃尽快把它消化吸收,可让身体吸收它含有的有效营养,而且能让它发挥好的保健功效。
2、泡水喝也是苏子籽的常见吃法,很多人对苏子籽儿的自然香味儿有点不适应,感觉直接吃口感并不好,这友备禅是可以用它泡水喝,想让它发挥好的保健功效,再用它泡水时可以用硬物把它捣碎,再用开水冲泡。滚团
苏子籽的家常吃法大全
1、调凉菜
苏子籽可以当香料使用可以用来调制凉拌菜,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在无油无水的铁锅中,炒熟取出以后用擀面杖压成粉末,再把准备好的各种蔬菜清洗干净,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再加入准备好的调味料,最后撒上苏子籽制成的碎末,调匀以后就能吃。
2、提纯油脂
苏子籽还可以经加工提纯以后制成油脂供人们食用,用它制成的苏子油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植物油,人们不但可以用它调制凉菜,烹调各种菜品,还可以在空腹状态下直接口服它,食用后也能吸收苏子籽中的有效营养,能让它发挥好的养生功效。
紫苏子粥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1、祛风除湿
紫苏子粥能祛风除湿,它能去除人体内积存的湿气与寒气,能预防人类的风湿骨痛与关节炎,另外那些患者风湿骨痛的人群多吃一些紫苏子粥,对病情好转也有很大的好处。
2、顺气通便
平时用紫苏子煮粥时还能加不同的食材,特别是人们出现腹部胀气或者大便不通时可以把紫苏子与火麻仁以及大米等食材一起煮粥喝,这样就能理气通便,可以加快人体内大便生成与排出,也能让人们腹部胀气的症状很快减轻。
3、润肺化痰
紫苏子中含有大量的紫苏油,用这种中药材煮粥喝,能让人体尽快把它含有的紫苏油吸收和利用,能润肺化痰,也能止咳平喘,在冬天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中多喝一些紫苏子粥就能有效预防咳嗽痰多和肺炎气喘等不良症状发生。
4、疏风散寒
紫苏子粥味道略辛,它能疏风散寒,可以加快人体内寒气的排出,平时人们外出受到风寒侵袭以后及时喝一些紫苏子粥就能预防风寒感冒,另外女性情怀孕以后多吃一些紫苏子粥对身体也大有好处,既能缓解孕吐还能预防胎动不安和先兆***,对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胎儿发育都有很大好处。
问:紫苏子的功效与作用,紫苏子的副作用
紫苏子是可以抑菌的,它可以有效的将酵母菌、青霉菌等一些细菌给抑制住。它含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能够去腥提鲜,并且它能入肺经,可以很好的缓解***、咳嗽等病症。它含有的α-亚麻酸还能降血压,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另外,不当服用会危害自己的健康或出现其他的症状。一、功效与作用
1、抑菌:紫苏子有着良好的抑菌作用,并且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它对于酵母菌、青霉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很多种细菌,都能起到较好的抑制功效。
2、去腥:紫苏子富含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在一般时候,人们会将它用于去腥、提鲜等用途,效果是很好的。
3、润肺:紫苏子是富含油质的,可以入人体的肺经,而肺是与人的大肠相表耐世里,因此能够缓解咳嗽、***等一些不良的症状。
4、降血压:它含有的一种物质,也就是α-亚麻酸,在食用后可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血脂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二、副作用
虽然紫苏子有着不错的功效,但是若用法不当的话,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的。特别是对于哪些气虚、温病患者以及阴虚人昌宴肢士来讲祥颤,都是要慎重选择的。还有就是虚火旺的人,服用之后会危害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可能还会引起一些其他的不适症状。
问:关于彩叶草的繁殖技术,想要更详细的资料??
彩叶草常规栽培方fa彩叶草为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也称斑叶洋紫苏、锦紫苏。彩叶草叶片鲜艳明亮,叶色极富变化,叶面为绿、红、黄、暗红、紫色等,并具有黄、红、紫等各色斑点,且色彩深浅不同,呈不规则斑块状。目前栽培的彩叶草多为各种颜色的优良杂交种,故称***彩叶草。彩叶草为优良的观叶植物,可盆栽观赏,也可配置花坛,枝叶可作为切花材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生长习性
彩叶草原产印度尼西亚,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20℃~25℃;喜阳光充足;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湿润,忌积水。原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故常作一年生栽培。
繁殖
因穴盘育苗具有节约种子、便于管理、生长健壮、缓苗期短、成苗率高、生产周期短、育苗效率高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彩叶草的繁殖多采用穴盘育苗法。根据繁殖的材料,可分为穴盘播种育苗法和穴盘扦插育苗法两种。
穴盘播种育苗法
(1)种子:宜选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50℃~60℃温水中,搅拌20~30分钟。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滤去水分,风干待用。也可用40%的福尔马林溶液、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3%~1.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冲洗、风干后即可使用。
(2)基质:对基质的基本要求是无菌、无虫卵、无杂物及杂草种子,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可选用草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等基质,常用泥炭土与蛭石,将其按2∶1混合,过筛使用。育苗基质在播种前最好用600~1000倍液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播种基质中绝不能掺入无机肥,否则会导致不出苗或出苗后死亡。
(3)穴盘:穴盘的规格有288目、200目、128目、50目,因彩叶草的种子重量为每克3300粒,种子较小,故常用288目或200目穴盘。对于使用过的穴盘再次使用,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使用,常用600倍液多菌灵、800~1000倍液杀灭尔等杀菌剂洗刷或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
(4)播种:先在穴孔中填入基质,尽量使每个穴孔填装均匀,并轻轻镇压,使基质中间略低于四周。基质不可填装过满,应略低于穴孔的高度,使每个穴孔的轮廓清晰可见。播种前一天应淋湿基质,达到刚好浇透的程度,即穴孔底部有水渗出。淋湿时采用自动间歇***或手工多遍***的方式,让水分缓慢渗透基质。然后将种子仔细点入穴孔,每穴1粒,种子必须落在穴孔的正中。种子具喜光性,播后不需盖土。室外播种常在3~4月进行,温室播种则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
(5)浇水:播后及时喷淋水,直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播种初期土壤湿度可大些,以保证种子吸水膨胀的需要,后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润即可。
(6)催芽:穴盘移入温室催芽后,温室要适当遮荫,并使室内保持高温高湿状态。在21℃~24℃的条件下10~14天发芽,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
(7)移植:小苗长至2~4叶期时,就需移植一次。移植时将小苗连根掘起,移植到浅盆中,其密度以叶片相互不接触为度。小苗长至6~8片叶时,再移植到口径10cm的小盆中,并保留2~4片叶摘心。到7月份苗较大时,再换1次盆,盆底应加入少量豆饼作底肥。
穴盘扦插育苗法
(1)插穗:应选择无病虫害、成熟适中、生命力旺盛的嫩枝。在叶芽上方1~0.5cm处,切口向芽倾斜,用锋利刀(剪)切取含2个或2个以上腋芽、约5~7cm长的一段枝条作为插穗。
(2)穴盘:可选用长54cm、宽28cm、高5cm,孔径3cm或2cm、深5cm的穴盘。
(3)基质:选择疏松透气的基质,如草炭与珍珠岩(3∶1)、腐叶土与锯末(1∶1)或草炭与园土(1∶1)。
(4)扦插:温室的穴盘扦插可于3~10月进行,露地多于4~9月进行。扦插的密度以叶片互不覆盖,不影响光合作用为宜,扦插深度为2cm,不宜过深,以免影响生根。插完后将穴盘置于遮光率为70%的遮荫网下,温度25℃~32℃,有微风的小环境中。
(5)浇水:扦插后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晴天每隔2小时向基质表面***,阴天或雨天可少喷或不喷,使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注意基质不能出现积水现象。扦插后10天左右长出新根,逐渐减少喷雾次数,半个月后移植或定植,进入正常管理。
栽培管理
水分管理彩叶草叶大而薄,土壤过干则叶色易褪去,因此在生长期间要注意浇水和叶面***,尤其在夏季高温期宜将浇水和叶面***相结合,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不能使盆土过湿,否则植株易发生徒长的现象,导致茎节过长,影响株形。长期的积水还易使根系腐烂、叶片脱落。冬季则应控制浇水,温度维持在15℃,保证干湿相宜。
肥料管理彩叶草喜肥,每次摘心后都要施一次饼肥水或人粪尿。生长期施1~2次稀薄的磷、钾肥,可促使节间短、枝密、茎硬、叶面色泽鲜亮。切忌施入过量的氮肥,否则易导致叶片暗淡。
光照管理彩叶草为喜光植物,在全日照下叶色更鲜艳,所以一般不遮荫,但在夏季高温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强光会使色素遭到破坏,引起叶绿素增加,导致植株色彩不鲜明,甚至偏绿,影响观赏,因此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而其它季节则不能遮荫,因光线暗淡会使叶色灰暗。
温度管理彩叶草耐寒性不强,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生长迟缓,越冬温度要求在15℃以上,低于10℃则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停止。如冬季的温度长期低于5℃,则地上茎叶会呈水渍状,严重时植株会枯死。
修剪整形若要培养出株形丰满的植株,则应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若要培养成树状株形,则不必摘心。花序出现后,若不采种则应及时摘去,以免消耗营养,影响株形。对于留种母株,要减少摘心次数,让其在入冬前完成开花结实过程。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易发生灰霉病;室内栽培时还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危害。
猝倒病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如棉絮状菌丝体。防治:加强栽培基质的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或交替喷2~3次。
立枯病症状:自幼苗期至定植均可受害,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病部缢缩,当病部扩展至绕茎一周时,植株直立状枯死,一般不倒伏。防治:避免高温高湿;加强栽培基质消毒;发病初期喷洒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升。
灰霉病症状:近地面的茎叶呈水渍状,变褐腐败,并向上扩展,病部出现灰***霉层,严重时茎叶枯死。防治:保持株间的良好通风透气性;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虫害室内栽培尤其是温室栽培时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危害,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在生产过程中也可采用地膜全覆盖和挂防虫板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问:关于彩叶草的繁殖技术,想要更详细的资料??
彩叶草常规栽培方fa彩叶草为唇形科鞘蕊花属植物,也称斑叶洋紫苏、锦紫苏。彩叶草叶片鲜艳明亮,叶色极富变化,叶面为绿、红、黄、暗红、紫色等,并具有黄、红、紫等各色斑点,且色彩深浅不同,呈不规则斑块状。目前栽培的彩叶草多为各种颜色的优良杂交种,故称***彩叶草。彩叶草为优良的观叶植物,可盆栽观赏,也可配置花坛,枝叶可作为切花材料,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生长习性
彩叶草原产印度尼西亚,性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20℃~25℃;喜阳光充足;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湿润,忌积水。原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故常作一年生栽培。
繁殖
因穴盘育苗具有节约种子、便于管理、生长健壮、缓苗期短、成苗率高、生产周期短、育苗效率高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彩叶草的繁殖多采用穴盘育苗法。根据繁殖的材料,可分为穴盘播种育苗法和穴盘扦插育苗法两种。
穴盘播种育苗法
(1)种子:宜选用籽粒饱满、高活力、高发芽率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放入50℃~60℃温水中,搅拌20~30分钟。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漂去瘪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滤去水分,风干待用。也可用40%的福尔马林溶液、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3%~1.0%的硫酸铜溶液浸泡、冲洗、风干后即可使用。
(2)基质:对基质的基本要求是无菌、无虫卵、无杂物及杂草种子,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可选用草炭土、椰糠、珍珠岩、蛭石等基质,常用泥炭土与蛭石,将其按2∶1混合,过筛使用。育苗基质在播种前最好用600~1000倍液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一次。需要注意的是播种基质中绝不能掺入无机肥,否则会导致不出苗或出苗后死亡。
(3)穴盘:穴盘的规格有288目、200目、128目、50目,因彩叶草的种子重量为每克3300粒,种子较小,故常用288目或200目穴盘。对于使用过的穴盘再次使用,必须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方可使用,常用600倍液多菌灵、800~1000倍液杀灭尔等杀菌剂洗刷或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2~3次。
(4)播种:先在穴孔中填入基质,尽量使每个穴孔填装均匀,并轻轻镇压,使基质中间略低于四周。基质不可填装过满,应略低于穴孔的高度,使每个穴孔的轮廓清晰可见。播种前一天应淋湿基质,达到刚好浇透的程度,即穴孔底部有水渗出。淋湿时采用自动间歇***或手工多遍***的方式,让水分缓慢渗透基质。然后将种子仔细点入穴孔,每穴1粒,种子必须落在穴孔的正中。种子具喜光性,播后不需盖土。室外播种常在3~4月进行,温室播种则多在春夏秋三季进行。
(5)浇水:播后及时喷淋水,直至穴盘底部有水渗出。播种初期土壤湿度可大些,以保证种子吸水膨胀的需要,后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润即可。
(6)催芽:穴盘移入温室催芽后,温室要适当遮荫,并使室内保持高温高湿状态。在21℃~24℃的条件下10~14天发芽,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
(7)移植:小苗长至2~4叶期时,就需移植一次。移植时将小苗连根掘起,移植到浅盆中,其密度以叶片相互不接触为度。小苗长至6~8片叶时,再移植到口径10cm的小盆中,并保留2~4片叶摘心。到7月份苗较大时,再换1次盆,盆底应加入少量豆饼作底肥。
穴盘扦插育苗法
(1)插穗:应选择无病虫害、成熟适中、生命力旺盛的嫩枝。在叶芽上方1~0.5cm处,切口向芽倾斜,用锋利刀(剪)切取含2个或2个以上腋芽、约5~7cm长的一段枝条作为插穗。
(2)穴盘:可选用长54cm、宽28cm、高5cm,孔径3cm或2cm、深5cm的穴盘。
(3)基质:选择疏松透气的基质,如草炭与珍珠岩(3∶1)、腐叶土与锯末(1∶1)或草炭与园土(1∶1)。
(4)扦插:温室的穴盘扦插可于3~10月进行,露地多于4~9月进行。扦插的密度以叶片互不覆盖,不影响光合作用为宜,扦插深度为2cm,不宜过深,以免影响生根。插完后将穴盘置于遮光率为70%的遮荫网下,温度25℃~32℃,有微风的小环境中。
(5)浇水:扦插后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晴天每隔2小时向基质表面***,阴天或雨天可少喷或不喷,使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注意基质不能出现积水现象。扦插后10天左右长出新根,逐渐减少喷雾次数,半个月后移植或定植,进入正常管理。
栽培管理
水分管理彩叶草叶大而薄,土壤过干则叶色易褪去,因此在生长期间要注意浇水和叶面***,尤其在夏季高温期宜将浇水和叶面***相结合,以提高空气湿度。但不能使盆土过湿,否则植株易发生徒长的现象,导致茎节过长,影响株形。长期的积水还易使根系腐烂、叶片脱落。冬季则应控制浇水,温度维持在15℃,保证干湿相宜。
肥料管理彩叶草喜肥,每次摘心后都要施一次饼肥水或人粪尿。生长期施1~2次稀薄的磷、钾肥,可促使节间短、枝密、茎硬、叶面色泽鲜亮。切忌施入过量的氮肥,否则易导致叶片暗淡。
光照管理彩叶草为喜光植物,在全日照下叶色更鲜艳,所以一般不遮荫,但在夏季高温时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强光会使色素遭到破坏,引起叶绿素增加,导致植株色彩不鲜明,甚至偏绿,影响观赏,因此夏季高温时应适当遮荫,而其它季节则不能遮荫,因光线暗淡会使叶色灰暗。
温度管理彩叶草耐寒性不强,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生长迟缓,越冬温度要求在15℃以上,低于10℃则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停止。如冬季的温度长期低于5℃,则地上茎叶会呈水渍状,严重时植株会枯死。
修剪整形若要培养出株形丰满的植株,则应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若要培养成树状株形,则不必摘心。花序出现后,若不采种则应及时摘去,以免消耗营养,影响株形。对于留种母株,要减少摘心次数,让其在入冬前完成开花结实过程。
病虫害防治
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易发生灰霉病;室内栽培时还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危害。
猝倒病症状:种子萌芽后至幼苗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如棉絮状菌丝体。防治:加强栽培基质的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或交替喷2~3次。
立枯病症状:自幼苗期至定植均可受害,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病部缢缩,当病部扩展至绕茎一周时,植株直立状枯死,一般不倒伏。防治:避免高温高湿;加强栽培基质消毒;发病初期喷洒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升。
灰霉病症状:近地面的茎叶呈水渍状,变褐腐败,并向上扩展,病部出现灰***霉层,严重时茎叶枯死。防治:保持株间的良好通风透气性;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虫害室内栽培尤其是温室栽培时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危害,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在生产过程中也可采用地膜全覆盖和挂防虫板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