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根腐病怎么治(桃树根腐病叶片症状)
果树根癌病又称冠接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细菌性病害,在欧洲、北美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普遍发生。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是北方果区发病较严重,能造成树势衰弱而诚产,严重时枝蔓或全株枯死,甚者全园毁灭。根癌病菌可侵染93科31属643种双子叶植物和少数裸子植物。
根部根瘤症状
一、桃树根癌病症状
根癌病菌主要危害果树根颈部,也发生于侧根和支根嫁接口处,染病部位初形成豆粒大小稍带浅绿瘤,渐增大后,颜色变福,外皮粗糙,组织坏死,内部组织逐渐木质化,组织亲乱。苗木染病后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侧根和须根减少严重,叶片黄化,早落。
肿瘤形成初期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直径2~5mm,组织柔嫩,表面光滑,光滑的散瘤增长很快,逐渐变褐色、深褐色,质地变硬并木栓化,表面粗糙,瘤的大小各异,有圆形或扁圆形,外部色泽和寄主正常木质相同,老熟痛体表面出现龟裂,在阴雨潮湿天气腐烂脱落,并放出腥臭味。成树染病,病株地上部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浅黄,果小量少,甚至无花无果,树龄缩短,植株逐渐衰弱,严重时死亡。
树干感染症状
二、桃树根癌病病原物
病原为商业商门上集杆菌属根癌农杆菌.可分为根略主维样菌《原生物型了),发根土煤杆菌(原生物型Ⅱ)和葡德土填杆菌(原生物型Ⅲ)8个生物型,则原物具有典报的土难杆瘤菌落形态,菌落呈圆形突起,灰白色,边缘接齐,菌体杆状,兼毛则生1-4粮,有美期,无芽瘤,靠当氏染色阴性。
不液化明胶,不分解酸粉。最通生长温度为25-28℃,病原体带有染色体外协临质粒,简称Ti质粒,是由环状DNA组成,控制病菌的政病性,在T工质我中有一段转移DNA(TDNA),寄主上的各种伤口有利于病菌的定殖和低进病菌IDNA转移,病菌侵人寄主后F-DNA具有自动向者主细胞帮因组转移和整合的特性,使寄主细胞脱离正常的代谢途径,破坏固有的生长苯和细胞分裂素的平衡,细胞无限增生,从而形成肿瘤。
根腐病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桃、杏、苹果、梨和葡萄外,还侵染蓝莓、李、枣、楼桃、无花果、板栗、木瓜、啤酒花等多种植物。
根瘤块状
三、桃树根癌病发生规律
1、病害循环
病菌在肿瘤组织的皮层内或随病组织残体在土壤里越冬,病菌混人土中可存活1年以上,土壤带菌是病害的主要来源。
病菌短距高传播主要通过雨水和灌概水,统新、级站、线虫等地下害虫的移动及农事操作,远距高传播主要通过调运带病苗木,病菌自山伤、冻伤、剪口、嫁接口等伤口侵人,也可侵染未损伤的果树根部,通常在皮孔上形成小前,不易观察到,环境条件适宜,侵人20d左右即可出现癌瘤,有的时间更长。
病菌侵人寄上或层分铭毒素,刺激寄主加速细胞分裂形成肿信,根癌初生时乳白色,质地变斑,表面租制成凹凸不平,小的仅皮层一点突起,大的如拳头,球形、精球形或不规则,受害病栋发育受阳,叶片变小,变黄,植株矮小,果实变小,产量下降或花而不实、有树无果。
根瘤块状
2、发病条件
桃树根癌病的发生程度与温湿度、土壤理化性质、嫁接方式及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情况等因素关系密切。
病菌侵染和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2℃,低于17℃或高于26℃时,癌瘤形成和发育率低,超过30℃不能形成肿瘤。病菌侵染和发病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加重,反之则减轻。
土壤黏重、碱性土壤利于发病,PH6.2~8均可保持病菌的的致病力,当PH<5时,即使土中有病菌也不能发病。病菌在癌瘤皮层内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存活1-2年,
故该病菌污染的土壤2年内不能栽种桃树。土壤黏重、排水不浪的果园发病严重,图纸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病害发生较轻。
接口的部位、提口大小及愈合的快慢均影响发病程度。在苗圃中,切接苗木伤口大,愈合较慢,嫁接口要培土,伤口与土壤解除时间长,耕作粗放,地下害虫多,机械伤口多,染病机会多,发病率高。嫁接部位低,嫁接口离地面越近,发病越重,而芽接苗木接口在地表以上,伤口小愈合较快,嫁接口发病轻。
受害严重症状
四、桃树根癌病防控措施
主要采用无病苗木、搞好苗木及土壤处理、加强地下害虫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
1、不从病区引种,不从病区引进苗木和种条接穗。
2、农业防治
(1)繁殖无病苗木
因地制宜选栽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砧木和无病接穗,选无病史、无病菌土壤作苗圃育苗,起苗时剔除病苗、弱苗。
增施肥水
(2)加强土肥水管理
在育苗期不施或少施化肥,培育壮苗,特别注意防寒。在进行果园作业时严禁伤根,注意防止根茎产生伤口,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减少细菌侵入机会。改进嫁接技术(改切接为芽接,对嫁接工具消毒处理等),多施有机肥,适当增施硫酸铵、硫酸钾等肥料,形成不利于细菌生长的生态环境。
在树冠投影外围施肥,以减少伤根,尤其是尽量避免伤粗根,合理排水,改良土壤,增强树势和树体抗性。碱性土壤应适当施用酸性肥料或增施有机肥料如绿肥等,以降低土壤pH,减轻病害的发生。
冬季:园地深翻,增强土壤透气性
3、化学防治
(1)苗木处理
苗木定植前,嫁接口以下部位先用1%硫酸铜液浸泡3-5min后,再转到2%石灰水或用链霉素500-l000mg/L,浸泡5min消毒,用清水清洗后进行栽植。
浸种后的种子或苗木不可在日光下暴晒,要在晾干前播种或定植,以防药剂失效。新建园苗木定植时认真检查,如发现病癌瘤,先用快刀切除癌瘤,再用波尔多液、1%硫酸铜、400单位的链霉素或1%五氯酸钠溶液涂抹切口,再加凡土林保护,也可用根癌灵20倍液浸根(对病苗)或浇根部(大树)。
用1%硫酸铜液浸泡5-10min,再放入2%石灰水浸泡1min,用清水冲洗后栽植或清洗后再蘸波尔多液保护,同时用辛硫磷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或用3%次氯酸钠浸泡3min,或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浸泡1min,杀死附在根部的细菌,定植要浅栽露耐。
夏季:园地浅翻,增强土壤透气性
(2)土壤处理
用硫黄降低中性土和碱性土的碱性,病株根际浇灌抗菌剂402能减轻病害危害。用80%二硝基邻甲酚钠盐100倍液和细菌素(含有二甲苯酚和甲酚的碳氢化合物)涂抹病瘤可阻止病瘤生长或形成新瘤。
(3)病株处理
对于初发病和生长期带疫病株,人工手术切除辅以药物处理能够显著延缓根瘤的复发,起到了帮助感病苗木正常生长的作用,所用药物有石硫合剂、抗菌素401、抗菌素402、链霉素、碧康水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壳寡糖柠檬酸盐愈伤剂,或用甲醇、冰醋酸、碘片(50:25:12)混合液,或二硝基邻甲酚钠、木醇(20:80)混合液涂抹,均可收到较好效果。
苗木消毒处理
4、生物防治
放射土壤杆菌K84株系能在果树根际土壤中定殖,产生抗菌素,可有效抑制根癌土壤杆菌的生长,澳大利亚和美国已有商品出售,用菌液浸种、浸根或浸插条,有效地防治根癌病的发生。
从保护苗木伤口入手阻止病菌的侵染,K84菌剂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优先定殖于伤口周围,并产生对根癌/根瘤病菌有专化性抑制作用的细菌素,预防根癌、根瘤病发生和危害,与化学农药相比具有防病效果好、持效时间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提醒种植户:购苗时,一定要在供应商认真考察,主要是供应商的相关资质,票据等手续,特别是两证一签(检疫证、合格证、标签)以及合同是否正规,因为这是涉及苗木检疫性病害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检验,如果没有这些手续,那么劝你还是找下一家。另外一家企业如果重视信誉,荣获的荣誉越多,那么这家企业可以考虑选择。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